上大学网 > 员工管理 > 正文

被人摒弃的老套管理方法

更新时间:上大学网

  谷歌采用被人摒弃的“老套”管理方法:控制管理成本,紧缩开支,下面跟一起来了解一下!

  谷歌最近的新闻不是和产品有关,也不是又收购了哪家炫酷的科技公司,而是终于在某种程度上跟华尔街达成了和解。7月14日,谷歌的市值大涨455亿美元。这次暴涨的背后,并非是因为市场对谷歌未来走势的看好,而是因为谷歌终于开始像一家正常的公司那样,利用被人摒弃的老套管理方法,控制管理成本,紧缩开支。

  十年前,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那句“Google 不是一家常规的公司,我们也不想变成这样的公司”,基本只能成为那些盲目追求新式管理理论的人们的墓志铭了。

  从藐视华尔街,到主动跟华尔街和解,谷歌的顿悟用了长达一年的时间。根据《赫芬顿邮报》上的一篇报道,投资人们在去年就开始劝说谷歌修正自己过于自由化的开支习惯。理由很简单,谷歌的自由化并没有为其带来显著的产品效应。如果不是Youtube在独撑广告收入的大局,谷歌很可能会越来越糟糕。

  2011和,是谷歌产品死亡率最高的阶段,加之没能阻击Facebook,施密特主动离职。佩奇上台后的首要任务就是收缩阵线,关闭大量正在开发中的项目。这个只要有好点子,永不差钱的新兴科技公司,开始进入常规化运营的轨道。

  被中国的企业家们无限神往的“20%工程师时间”、“Okrs”早已在谷歌内部被摒弃。如果工程师的项目不能带来业绩上的表现,就会被拿下。新的项目必须要报批,业绩是当前谷歌最为看重的。

  更重要的是,谷歌开始趋向于苹果,在尽量淡化点状创新的思维,着重于集中力量干大事。这件大事就是X实验室项目,里面有对于人类未来的种种想象。

  事实上,谷歌的这种管理模式转变在几年前就开始了,但对于当下的国内环境来说,开放组织系统理念正在大行其道,人们会主动对谷歌的新变化视而不见,反而还在拿“20%工程师时间”来为自己打气。但商业竞争终究是效率竞争,即使是在互联网时代,盈利模式不断出新,粘住用户比粘住利润更加可靠。但是,粘住用户同样是讲求效率的,组织内部的行动力分散势必映射到产品的细节之中。

  我们现在可能要站在这个时代的对面,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科斯定律真的过时了吗?

  美国杜克大学富卡商学院院长威廉·博尔丁(WilliamBoulding)将系统分为了九个层级,级别越高复杂程度也就越高。其中第三层和第四层分别代表自调系统和开放系统,这两种系统也是目前最为常见的企业系统。处于最低层级的是静态原子式系统和时钟系统,最高级的则是超验系统。作为系统的组织,并非要追求单一目标形态,这跟组织的规模、所处行业,在价值链条中的地位、资本储备以及企业家的个人意志都有很大关系。

  对于单一组织来说,确实存在形态进化。但是,社会生态角度来说,低级与高级并存也是现实。

  在最常见的两类系统中,自调系统来源于机械控制原理。在系统中先行设定调节目标,组织中的各个系统通过自我调节来完成目标。这是一个封闭系统,自我调节的前提是目标的设定。这种系统在汽车厂商的业务体系中比较常见。

  开放系统理论的视野更加开阔。在这个系统内,子系统可以独立存在,系统之间是一种松散的偶联关系。

  在大的系统之中,存在每一个独立的系统。组织要做的就是将这些独立系统连接起来,组成生态圈。

  需要注意到的是,认识开放系统的前提是如何界定自己企业的角色,以及如何界定系统的边界。传统的商业模式往往将企业作为系统的中心,就好像地心论一样。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平台之中每个系统的独立属性,就决定了组织一定是出于环境之中。

  我们在新的组织理论中,依然要提出“层级”的理念。不同的是,这里的“层级”并非权力和地位下的等级,而是指一种分层聚集的机制。美国的联邦政体制度恐怕是最好的说明。

  所谓开放组织,不是指注册机构内是松散的。美国著名的组织理论学者理查德·斯科特(WRichard Scott)提出,开放组织的重点是系统之间的偶联关系重要于系统内的偶联关系。极端一些,它甚至可以是一群封闭系统的集合。

  决定一个系统是否开放的标准是,“论域中有多少内容划归为系统,有多少内容划归为环境。只要把环境和系统中交换的那一部分划归为系统,那它就封闭的了。”

  封闭和开放是相对而言,因为环境是一个可以被缩放的概念。比如恒温器这个装置。当将装置本身作为系统来看的时候,由于它和人并没有发生关系,也就是个封闭系统。如果将其和人,以及其他硬件设备一起连接的话,它所构造的就是一个开放系统。

  所以,打造开放系统的真谛在于,如何基于对效率的追求抬高自己的视角。谷歌的管理回归到正常轨道了,显然是之前是视角过高,而忽略了效率。这一点,尤其需要引起中国企业家们的注意。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