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网 > 福建高考 > 正文

福建高考数学卷难不难,今年福建高考数学难度系数解读

更新时间:上大学网

福建2018高考数学卷难不难,今年福建高考数学难度系数解读

一、试卷分析

1.紧扣考纲,立足基础,自然状态常效发挥

细做、细品福建市2017一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数学文理科试卷,除了理科数学暂不考查“概率与统计”外,发现试卷命制遵循《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下称“课标”)的要求,紧扣《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重视对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总体难度保持稳定。

无论客观题还是主观题,试卷都是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使学生自然地进入考试状态,有利于考试时的正常发挥。

对于文、理科选择题第1-7题、填空题第13?15题、解答题第17、18题基本属于“送分题”,只要学生审题到位、概念清楚、解题基本功扎实,命题者“送分送到位”的愿望就能顺利实现。

试卷在结构、题量、分值分布、主干知识考查等方面延续近年来高考一贯的命题风格。集合运算、复数运算、向量运算、三视图、程序框图等基础题以熟悉的面孔呈现,彰显人文关怀,可以使学生稳定情绪、调适心理、增强自信心,较快地进入积极的考试状态。

2.能力立意,层次分明,注重考查创新能力

试卷注重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考查,对学生素质进行全面、综合的衡量。试卷中很多题目根植于基础,由几个基本知识点综合而成。

部分学生面对熟悉“面孔”,倍感亲切之余放松警惕,往往先入为主、一算到底。通过这类“多一点想,少一点算”的试题,让不同层次的考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真实能力,从而有效地区分学生的审题、思维等水平,甄别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发展潜力。

3.突出主干,思想引领,注重考查思维能力

试卷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突出对高中主干知识:函数、三角、数列、导数、立体几何、概率与统计(理科除外)、圆锥曲线等的考查,保持了较高的比例且达到一定的深度。

试卷注重了文理科差异,相同试题仅有第7、22题,而姊妹题有文理科第1、2、4题、理第5题与文第6题、理第6题与文第10题、理第11题与文第5题、理第15题与文第8题、理第8题与文第9题。

试卷加大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考查力度,不少试题都充满了思辨性,例如理科第10、21题、文科第10、12、21题,充分体现了“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性,从学科的整体高度和思维价值的高度考虑问题,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使对数学知识的考查达到必要的深度”的命题指导思想,有效地引领中学数学教学---教学生学会思考。

智力的核心是思维,思则明,明则通,通则变。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和获得数学知识的主要能力。

4.创新情境,稳中求新,注重考查迁移能力

试卷对知识的考查侧重于理解与应用,尤其是“陌生”情境下的综合和灵活应用,以此来检测学生将知识迁移到不同情境中的能力,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理性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以及抉择解题方案优化解题的能力。

文理科试题第7题(“孙子剩余定理”)文科第14题(“福建三宝”一一脱胳漆器、角梳、纸伞)渗透和弘扬了数学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

理科第8题、文科第16题、第18题凸显实际应用问题(“共享单车”、生产利润、面积最大等)也是创新性的试题,既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也考查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二、第二轮复习的建议

市质检之后,各校都陆续转入第二轮复习。在第一轮复习中,通过做一些基础题、模拟题,考生有了一定方法的积累。

第二轮复习时,应在这些积累之后,应有方法、解题策略的升华,在”最近发展区”,如何从条件中寻找解题的突破口、如何从解答的字里行间洞悉命题者的意图,以及这些知识的考查方式,这正是第二轮复习的任务。

1.把握方向,教材引领,注重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是高考的纲领性文件,给出了高考对知识的具体要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是对考试大纲的具体解读、细化、补充,是高考命题的直接依据。

教材则是它们的知识载体,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内容,构成数学试卷的主体,在高考中占很大的比例,决定着考试的走势。学生基础扎实,能力自然提升。

因此,每位考生要对每个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高考考什么,怎么考?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等)。避免“不知深浅”(随意深化会加重学习负担,过于浅显则无法对接考试目标)盲目复习。

高考试题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回归教材是高效备考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吃透教材,用活教材,就需站在思想与方法、区别与联系、延伸与拓展的高度去重新审视教材的概念、定义、定理、公式、结论、例题和习题,积累基本活动经验,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深化理解,提高复习效率。

2.渗透思想,归纳方法,提升认知理解能力和优化

高三数学复习,解题是主要形式,做题操练必不可少。但做题不是目的,为的是检验自己复习成果,以便更好地深入复习。

从心理上分析,不少考生喜欢将各种问题“分门别类”,形成各种题型,分别有一套成熟的解题模式,期待考试能对号入座,以不变应万变。这样做,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当面对规避“题型、套题”模式化的高考题时,将会束手无第,只能望题兴叹。

因此在复习时要精心选择典型例题、习题,充分利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通过对解题过程的分析与反思,归纳提炼解题的方法,感悟深化解题涉及的数学思想,提高对思想方法的整体认知,提升直觉猜想,归纳演绎等思维能力,解题时自发启动“读取、内化、检索比对、优化、输出”解题程序,且行且思,高效达成目标。

如立体几何问题往往“一个藤上两个瓜”,复习时应实行三法(传统法、向量基底法、坐标法)并举,弄清各自的特点与差异,必要时协同作战。

3.强化变式,适度引申,拓宽思维广度、深度与创新意识

★ 如何既可减轻过重的学业负担,又要提高复习效率,使得这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做到和谐统一呢?

变式训练正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变式训练就是从一个基本问题出发,将问题从概念、思想方法等方面,运用类比、联想、特殊化和一般化等思维方法进行重组、嫁接、引申、拓展,从而经历问题发现、发展、完善的过程,从而认识到问题的本质,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4.夯实常规,突出规范,提高思辨能力,养成良好答题习惯

高考数学全国卷I文、理科试题多以常规面目出现,学生要想得到高分,就必须有一定的思辨能力和规范严谨的答题步骤。

但很多考生解题时先入为主导致自我封闭或对“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视而不见,用直觉感知代替理性分析,失分严重令人惋惜,这与“重思路分析,轻规范书写”等现象不无关系。

因此在复习听课过程中时,要注意老师的分析、讲解和板书的严谨规范,从而经历从观察、感悟到学会对问题的审视、思考、调整、优化的解决过程,并通过知识的整合、解法的归纳、思想的领悟、过程的反思、途径的优化等,深化对知识的理解、结构的完善、促进思维的提升,遇到相关问题时能随机应变,快速地确定最佳解题方案。

总之,在高三第二轮复习中,坚持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立足基本,在重要模块掌握、提升过程,多实践,早发现,勤总结,常反思,对知识融会贯通,从直觉走向自觉,理解透彻,运用自如,使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福建省高考数学卷难度系数难不难【答案解读】

福建高考数学卷难不难【今年数学卷难吗】

福建高考数学难不难,今年福建高考数学试卷难度系数点评

福建高考理科数学试卷答案解析,福建理科数学答案【word版本】

福建高考文科数学试卷答案解析,福建文科数学答案【word版本】

今年福建高考数学卷难不难,福建高考数学试卷难度系数分析

福建高考理科数学试题难度相比去年难不难评析(全国卷1卷)

福建高考文科数学试题难度相比去年难不难评析(全国卷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