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网 > 河北高考 > 正文

河北高考语文卷难不难,今年河北高考语文难度系数解读

更新时间:上大学网

河北2018高考语文卷难不难,今年河北高考语文难度系数解读

I 总体评析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卷终于在大家的企盼中露出了真容,纵观整个试卷我们不难发现其所考察的内容和设置的题型,依据2017年考试大纲的修订与调整,在试卷文字总量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做了不少的调整和变化。因此,想从“稳”和“变”两个维度来谈谈今年的语文试卷。

从“变”的方面来看,最大的变化莫过于现代文阅读中,相较于以前来说,实用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均成为必考的内容。当然这在2017年考纲中有明确规定,但是因为考生阅读量的增大,必然要对整个试卷题型和题目数量做出相应的调整,比如:文学类文本减少一道主观题,实用类文本增加一道客观选择题,只保留一道问答题。当然,实用类文本一摆往年人物传记类的考察,改为在比较中认识中国电视纪录片运用和发展的话题,同时采用多篇非连续文本的组合也是较往年明显不一样的。这种变化虽然只是一个局部调整,但盘活了现代文阅读考查的全局,既扩展了调整客观题与主观题比例的空间,也利于命题在考查方式上更为灵活多变,从而提升试题的实用性、针对性、科学性与区分度。

古诗文阅读这块,诗歌鉴赏以一道客观题和一道在主观题呈现,名句名篇默写上也做了适当的调整,今年是两道题共计5分。虽然高三复习中针对这一方面考生早已熟悉,但是客观上来讲,对学生的临场考试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影响。另外,语言文字运用这方面,第19题和第21题也是近几年没有出现的题型,特别是第21题比较新颖,通过寻找“推断中存在的问题”对考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从“稳”的方面来看,虽然2017年语文试题因为存在预期的变化,大家也充满着期待,但是仔细阅览也会发现,“变”的更多的只是形式,而对考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素养、语文这一人文性和工具性学科的考察的依然是整个试卷的着眼点。比如社科类文本《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选段,考察的是学生对于气候与环境、气候与社会、气候与人类等的关系,文学类文本考察的是永恒的人性美以及相应的人生道理等。实用类文本考察内容的变化,但是依然指向学生关注生活、关注世界的的能力和意识。文言阅读沿袭往年对人物传记的考察,包括其题型都是今年最为稳定的模块之一。名篇名句默写依然采用情境式填写的方式,注重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运用模块中,17题、18题、20题均沿袭题型,重在考察考生的语言积累和运用能力。19题和21题虽然形式上的变化,但依然落在对考生语言(语文)与生活的积累和运用的考察上。第22题的写作题,虽然在题目要求上存在稍微的变化,但还是沿袭材料作文的模式,重在考察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II 真题点评

无论大家对这份试卷的“变”和“稳”抱何种态度和情感,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卷就在这儿,我们只能直面。论述类文本1-3题,第1和第3题是传统题型,都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而第2题通过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考察了考纲中今年新增加的对“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要求,严密的论证往往涉及到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这对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论述类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提出高且新的要求。

现代文阅读延续往年对小说类文本的考察,回顾全国I卷《锄》这一反映现代工业化文明和传统农耕文明的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与土地被迫分离的悲凉和痛苦的文本,2017年的《天嚣》(赵长天作)则是通过一场灾难来反映军民团结、民族和谐,进而表现人性的美好以及相关人生道理的主题。其中第4题作为双项选择题,五个选项分别考察了小说文本的环境、人物、细节、主题等,题型比较常规,难度适中。第五题考的是对文本“布局谋篇”的赏析说明,第6题是对小说文本结尾的艺术效果的分析。前者侧重于对人物、结构、主题等的理解和考察,后者侧重于对作品的主题意蕴、作品的艺术魅力和审美取向等的考察,这都很好的回应了考纲的要求。

实用类文本通过文字与图表搭配合理,相得益彰。要求考生带着问题进入文本,搜寻、锁定、分辨和提炼关键信息,从而实现对考生检索、理解、分析、评价等能力的重点考查。比如:第7、8两题,考察的是文本内容信息的梳理、分析和整合的能力,第9题则是在比较中归纳整合文本的信息内容。将文学类与实用类文本均设为阅读必做题,看似不再给考生选做空间,实则对思维方式不同、素养构成有别的考生形成了全方位考查,而信息筛选、逻辑分析、审美鉴赏及语言运用等能力的全面覆盖,将有利于语文知识、能力与素养更为均衡和综合的考生脱颖而出,符合高考这一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古诗文阅读中,传记类文言文在题型设置和内容考察上兼顾文言断句、文化常识、文本内容理解,翻译句子四个方面的内容。第10题文言断句考察考生对传统文言语言的感知和理解。第11题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考察,涉及到古代生活中的几个方面。第12题是对文本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考察,要求考生在读懂文本的前提下,对传主的经历事迹、思想品德等的准确理解和掌握。第13题文言翻译,注重对常见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的掌握和运用,文言题型平稳,难度适中。诗歌鉴赏选取欧阳修的《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借以强调中国选拔人才历来德行为先的传统,第15题要求考生赏析诗中“下笔春蚕食叶声”的精妙之处,似乎表露出对考生的殷切期望与美好祝福。第16题默写题在继承情境式默写的前提下,采用“2加3”的新模式,主要考到曹操《观沧海》和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的相关语句。

语言文字运用模块,其中第17题依然是6个包含成语的句子,只不过题干要求选出全都不正确的一项,题干的变化,要求考生在结合语境准确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认真审读题干。第19题通过语言得体的考察,意在引导考生对日常生活中语言交际和对传统文化礼仪的关注。第20、21两题,前者延续以前的形式,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后者则是新出现的题型,给出一段话,找出其中推断存在的问题,这也是对考生语言文字的运用以及逻辑推理能力的考察,因此这道题的增加也向我们传递出语文高考对于考生语言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视。

第22题写作,材料给出12个“中国关键词”,其中包含的内容很宽泛,既有“一带一路”这样国家战略层面的,也有“广场舞”“共享单车”“移动支付”事关普通百姓生活层面的;既有“高铁”“移动支付”具有崭*特色的,也有“中华美食”“长城”“京剧”带有传统文化色彩的,既有“空气污染”“食品安全”这样现实生活环境的痛,也有“美丽乡村”这样诗意的“乡愁”。内容指向包括了解中国、中国形象、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传统与中国当代等,考生有内容写,但是要是写出高质量的文章还要具备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世界等习惯和意识,平时要多看、多听、多思考、多阅读。这也符合新时期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另外,考生在读完材料的基础上,题目的要求似乎更值得关注,其中“选择两三关键词”“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联系”等更值得考生关注和思考。

纵观2017年语文试卷,不仅体现了语文科在培养和选拔“全面发展”优秀人才方面的基础性地位,还彰显了语文科在高考科目体系中所独具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优势功能。这将会对今后的语文教育与教学产生积极影响,促进中小学语文教学全方面重视语文综合素养,帮助学生构建均衡而合理的能力结构和素养体系,引领语文学科建设的方向,凸显母语教育在这个教育教学中的基础性作用。

河北省高考语文卷难度系数难不难【真题答案解读】

河北高考语文卷难不难【今年语文卷难吗】

河北高考语文作文真题审题【怎么写】

河北高考作文怎么写,河北高考语文作文真题应该怎么写

河北高考语文卷难不难,河北语文难度系数点评答案解析

今年河北高考语文答案,河北高考语文答案公布

河北高考语文试卷答案解析,河北高考语文答案【word版本】

今年河北高考语文卷难不难,河北高考语文试卷难度系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