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新生分配在哪个校区(总共几个校区)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总共2个校区,分别为雪枫校区、卧龙校区。
一、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校区介绍
雪枫校区:南阳市雪枫路与北京路交叉口
卧龙校区:南阳市卧龙路338号
学校网址:http://www.nyca.edu.cn
电子信箱:272558721@qq.com 学校微信公众号:nynzywx
咨询电话:0377-63393888 63393999 63393222
传 真:0377-63393555
据2021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目前学校占地1100亩,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15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9440余万元,全日制在校生24000名。现有专任教师970人。
二、南阳农业职业学院简介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南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始建于1951年,1958年升格为南阳农学院,1959年更名为南阳农业专科学校,1964年复名为河南省南阳农业学校。2013年升格为南阳农业职业学院。
建校以来,学校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正则、敬业、自强、敦行”的校训,坚持“创新、融合、特色、开放”的发展理念,以学生成人成才为目标,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先后荣获全国百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全国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高职院校‘双高工程’建设单位”“河南省文明校园”“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特色院校”“河南省园林单位”“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职教攻坚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五好基层党组织”“河南省平安校园”“河南省依法治校先进单位”和“疫情防控工作河南省政府记大功”等荣誉称号。
目前学校占地1100亩,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15万册,与南阳市图书馆共享图书80万册,教学仪器设备9440余万元,全日制在校生22000余名。现有专任教师970人、聘任教师229人,特聘教授、中原学者16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市级职业教育专家12人,正副教授256人。省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100余人,一支德才兼备、匠心传艺的“四有”教师队伍,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助推器。学校设有农业工程学院、牧医工程学院、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城乡规划与建筑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22个二级学院,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乘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进军的东风,学校以河南省高职“双高”建设为契机,优化专业设置,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精心打造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新职业指导下的一流专业和专业群。目前设置信息技术、文化教育、商务管理、智能制造、学前教育、音乐艺术、汽车工程、畜牧兽医、农林园艺、规划设计等专业(方向)80个。其中养殖专业是河南省首批“重点专业”,园艺技术专业、畜牧兽医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等5个专业是河南省特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省级骨干专业。畜牧兽医、园艺技术专业为河南省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拥有河南省教学名师工作室2个,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个,省级精品在线课程4门,河南省省高职院校立体化教材项目4门,畜牧兽医认定为第二批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216个,获得国家级奖项8项,省级奖项70余项。畜牧兽医专业是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河南省高等职业院校高水平建设专业。
近年来,学校深化产教融合,积极推进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合作,探索多元化办学新模式,建立了牧原产业学院、康养产业学院、荣阳产业学院、一带一路产业学院、正大产业学院、天力产业学院、上汽大众(南京)汽车产业学院、苏州科沃斯产业学院、躬耕学院、防空学院、丹霞产业学院、中关村产业学院、商务大数据产业学院、益民食品产业学院、鼎泰高科产业学院等 32 个产业学院,把学校办在企业、工业园区、生产一线,实施“线场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与西班牙、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等拥有先进教育理念和优势教学资源的多所高水平大学开展交流合作,通过开展学生交流研究和学习,教职员工和研究学者的交流、联合研究活动,共同培养高素质、高水平、高技能的国际化人才,为师生出国深造、提升学历开辟捷径。
学校以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为己任,南阳乡村干部学院、南阳乡村振兴学院先后在我校挂牌成立。学校围绕政策理论研究、农业科技创新、实用人才培养三大重点,充分发挥人才智力优势、产学研优势、教学师资优势,聚焦“三农”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和对策探析,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真正成为市委市政府决策的“智囊团”、驱动乡村产业发展的“引擎机”、乡村人才培养的“孵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