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翻译职业学院开学时间入学指南及录取通知书发放时间查询
在黄海与渤海的相交之处,镶嵌着一颗璀璨的“北方明珠”,这就是与青山相依、同大海相连的滨城??大连。这里山川秀美,气候宜人,先后被评为“全球环境500佳城市”、“2004cctv最具经济活力城市”。在这个美丽的城市里,有一座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辽政[2005]86号)、国家教育部备案(教发函[2005]71号)的民办普通高职院校。学院位于辽宁省大连市。距离沈大、丹大高速“十里岗”出口仅1000米之遥,距离飞机场30公里,距离大连火车站30分钟的轻轨路程,距离市中心2公里;欧式风格的校舍建设,彰显出大译中西合璧的办学特色,厚重的大译灰色衬托出现代高等学府氛围;校园内绿树成荫,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塑造了大译优雅、和谐的校园环境;校园网络全覆盖,除宿舍外,学生在校可随时随地免费上网;以科技引领教学数字化改革,大译率先告别了使用纸质教材的历史;保障平安校园,电子监控全覆盖,学生安心家长放心;全面落实“先塑质再就业”的育人理念,应届毕业生全员在校在网在岗实训,为高薪就业提供素质和能力条件;学院超前开展发展方式的转变,新发展模式已基本成型,数字教育产业已全面启动。
学校特色
网络覆盖全校园数字改变教学与生活
为顺利实施教学、实训、作业、考试等环节的网络化数字化,学院斥资百万构建校园智能体系,加快了网络数字化工程建设,真正实现了网络数字化,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使网络覆盖整个校园,使学生在校园内每个角落都能与网“亲密接触”。
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课堂教学实现了网络数字化,电子教材生动直观,音频、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全面结束了使用纸制教材的历史;作业实现了实训化,通过网络模拟仿真,作业变成了实战;网上语言交换社区,使语言学习实景化,外教普遍化,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在语言交换社区里,外教可以随叫随到,外语学习获得了超时空的语言环境;考试实现了网络数字化,进一步保证了评判的客观公平性;知识讲座经常化,开辟了校园的思想广场,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先进的“物联网”校园智能化系统,实现了办公系统智能化、教学管理智能化、学生管理智能化、门禁系统智能化、餐饮消费智能化、寝室管理智能化、节水节电智能化。
高薪吸引优秀硕博加盟师资水平全面提高
随着教育理念的改变和数字教育的发展,对教师队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学院一方面注重对现有师资的培训打造,另一方面不惜重金引进优秀硕博人才,大幅度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对经培训仍不能及时跟上数字教育转变步伐的教师,及时予以调整更换,通过一层层的严格筛选,学院组建了具有专业能力、富有人生阅历、拥有工作经验、掌握多项本领、熟悉现代网络的“实训师”团队,在组织上保证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确保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顺利进行。
学院要求教师要有像“导师”一样渊博的学识,像“师傅”一样的高超技能,像“教练”一样威严好训,在思想上积极引导,在生活上关心照顾,言传身教的指导学生掌握工作方法、人际交往技巧及自主创新能力,提前适应激烈竞争的现代职场,保证学生从学科知识到专业技能得到全面的提升和培养。
翻E网摇出小翻译家实训模式与国际接轨
学院早已预见到网络数字教育发展的必然性,较早组建了网络技术部,开始进行网络数字的研发,自主研发的“翻e网”为外语和翻译的教学、实训、实习与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了便捷的网络平台,大大提高了教学、实训、实习的效率,使外语知识可以顺利的转化为翻译能力,有效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运用翻e网,应届毕业生均完成了10万字以上外译汉和4万字汉译外的笔译译文,练就了一手熟练的笔译技能,为填补笔译人才的空缺起到了应急作用,有效促进了毕业生的就业。学院曾被中共中央举办的《求是》杂志誉为“翻译家的摇篮”再一次得到印证。
政治教育从课堂走向实训让学生实做建设者和接班人
“政治素质实训”是我院党委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的*和接班人而采取的政治教育形式,是把政治理论教育和思想教育实训化,把课堂教育与学生的实际行为紧密结合起来,即学即用,身体力行,把政治理论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内容,通过组织各种真实的活动使之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使学生不但会学政治理论,而且能够真实的运用政治理论去指导自己的行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做真实的*和接班人。通过实际的政治活动与政治行为来塑造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政治觉悟,帮助学生打牢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健康向上的政治倾向,树立*和接班人的理想。
学院党委确定以雷锋和雷锋生前同班战友为学习榜样,2009年2月份党委宣传部对雷锋生前同班的七位老战友进行了慰问和探访,并邀请雷锋生前同班战友来学院做学习雷锋报告会,系列活动报道在3月5日“学雷锋日”被“人民网”以专题形式在首页刊发,被多家媒体转载,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学雷锋做雷锋在学院上下掀起高潮。2010年五四青年节前夕,学院党委又邀请雷锋生前同班战友齐聚大译,与同学共论雷锋精神。这是雷锋同班战友分别46年后的首次相聚,是雷锋精神的打造者与大译学子首次共办雷锋精神论坛,对我院师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震撼性的作用,又一次掀起学雷锋做雷锋的热潮,有效推进了政治实训的进展。
学院党委还专门成立了数字党建办公室,全力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红色网络阵地,通过建设一系列红色网络宣传平台,用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手段,以“红色”爱国思想为指导,向全院师生灌输爱党、爱国、爱社会、爱人民的思想,提升了全院师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为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提供了可靠政治保障。
应急教育训出高薪网络专员毕业生就业质量得到提高
在学生专业能力素质有了大幅提高的同时,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形势,针对应届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学院一改“先就业后择业”的被动做法,采取“先塑质再就业”的主动应对措施,及时提出“应急教育”的新概念,即在现有专业的基础上,加训市场上极其紧缺且高校尚未开设的专业课程,弥补市场之空缺。这种应急实训由于其内容是大学暂时的专业空缺,所以属于蓝海领域,经过实训的学生很快成为人才市场上的抢手货,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待遇。对07级应届生所进行的“网络专员”岗位的应急实训,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达到了提高07级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目的,成功探索了应急教育的实训新领域。
电子监控全覆盖校园安全又舒适
校园安全实现了智能化、网络化,电子监控覆盖校园的每个角落,红外线报警实现校园全封闭,安全保卫无盲区;训练有素的保安队伍,24小时为师生提供安全服务,有效保证校园安全;舍务管理温馨有序,食堂服务力调众口,学生在校家长放心。
网络建设E统天下数字教育引领发展
超前发展是大译人的前瞻意识使然,居安思危是大译人的危机意识的体现,未雨绸缪是大译人的的发展启示。早在我国高等教育处于高峰期的时候,大译人就开始了未来发展模式的筹划与探索,我们预测到网络数字教育的未来前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着力于网络数字教育领域的研发,注册商标和域名,提前占领未来的“跑道”,规划出数字教育产业园的宏伟蓝图,现已踌躇满志地投入到实际运营阶段,在不远的将来,一个崭新的教育模式将横空出世,以E统天下之势,占领新的蓝海。
2005年被中国外文局翻译专业资格考评中心指定为“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指定培训机构”。
中央电视台、中央广播电视台、《求是》杂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都进行过专访和报道。
《中国画报》曾以13种文字介绍过大译院。
《求是》杂志曾把大译院誉为“翻译家的摇篮”。
《中国青年报》把大译评为“中国十大特色专业院校”。
百代传媒把大译评为“最佳校园环境高校”。
中国教育联合会评大译为“中国一流民办大学”。
2005年被辽宁省民办教育协会评为“2004年辽宁省民办教育优秀学校”。
2005年被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等评为“全国学生就业示范民办高校”。
大译院的带头人蔡德成院长赢得“中国民办高校十大杰出人物”“中国民办教育最具影响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