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考改革全解读不分文理自选三科纳入总分(三)
综合素质入档案分数不再是唯一综合素质评价将影响高考录取
在国务院出台的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意见中,将来影响高考录取的有三个因素,分别是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昨天,教育部同步公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以下简称《评价意见》)。
综合素质关注五个方面
《评价意见》规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分为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并且明确了每个方面的考查重点。如在思想品德方面,重点是学生参与党团活动、有关社团活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如到福利院、医院、社会救助机构等公共场所、社会组织做无偿服务的情况。再如在艺术素养方面,重点是在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书法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兴趣特长,参加艺术活动的成果等。
“针对现行考试招生制度下的‘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等问题,综合素质评价能够对学生中学阶段的全面发展状况进行客观及时的观察、记录、分析,同时为高校招生录取提供重要参考,转变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做法。”清华大学招生办主任于世洁说。
素质评价可操作性更高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也有要求,如热爱集体、关心他人、有社会责任感等,但这些要求比较抽象,难以直接把握。为此,《评价意见》强调综合素质评价注重考查学生的行为表现,特别是通过学生在有关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来反映其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如思想品德方面,不仅要看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志愿服务活动的具体内容,还要看参加的次数、持续时间等,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的行为表现是可以考查、可以比较的。
确保评价真实可靠
到了需要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时候,社区就会涌进需要填写证明、盖章的学生和家长,因此如何确保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的真实性是这一举措的关键。岛城一所高校的招生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前的综合素质评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走过场”和“集中突击”等问题,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往往由教师“突击”完成,学生的个性特长很难得到充分展示,对高校录取招生的参考意义有限。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对社会上的各种担心他们已经考虑到了,因此要求各学校在评价程序上,突出写实记录、公示审核等,要求如实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具体活动,并以事实材料为佐证,做到有据可查。用于招生使用的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必须在学校显著位置公示,班主任及有关教师审核并签字。学校最后审核把关。同时,提出要建立健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