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山东高考语文试卷真题答案难度解析(WORD文字版)
山东高考语文试卷真题答案难度解析(WORD文字版)
(一)题型创新求变
今年的试卷出现了多处创新,令人眼前一亮。
在语文基础知识考查方面,在第一大题改变过去的做法,采用了一段阅读材料,让考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完成错别字辨析、同义词选择和语句搭配等,改变了单纯的字音、字形、词义辨析等考查题型,首次将基础知识的考查和阅读考查结合起来,这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创新举措。
阅读考查方面,第三大题的文言文阅读题,采用了源于先秦典籍《六韬》中的文章,以周武王和姜太公的对话阐述军事韬略,内容新颖,体裁别致,改变了以前主要在“二十四史”里选择传记文章的套路。与此同时,又在选择题的设计上增加一个断句题,这是山东卷从未出现过的新题型,对提高中学生古文阅读能力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在语言运用考查中,第五大题改变了以前的做法,将语言简明的考查与标点符号的考查结合起来,引导考生将知识和能力相结合,于具体语言环境中解答题目,这样做更好地体现了语言运用题的综合性特点。
(二)设题难易均衡
试题整体上难易适中,与去年相当。在各部分之间,试卷又各有难易差异,形成了明显的梯度和区分度。比如语言运用题略难而语言基础知识题略易;古诗文阅读题略难而现代文阅读题略易等,整体上达到一种难易的平衡。另一方面,各大题内部在设题上能够兼顾难、中、易三个层面,形成明显的区分度,此举有利于拉开距离,有利于高考的选拔要求。
第一卷社科文《性格组合论》的设题,在避免往年过多文本细节计较的基础上,今年特别注意了设题中的难易平衡:第一道题目考查的是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而后两道题目则着重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涵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尤其是第三道题目,所提供的选项并不在原文之中,需要对原文观点和论述理解吸收后再做出判断,题目间难易梯度明显,便于区分,同时还兼顾考查考生对文学创作塑造人物性格规律的理解。
文言文阅读题,一方面设计了斜线断句的新题型,难度显然较往年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在实词、虚词和翻译题的设置上又对难度加以限制,材料虽然源于先秦文献,然而难度却未提高,显示出了整体的难易均衡。
第七大题的作文题,采用了材料作文的形式。这则材料涉及青少年的成长,有积极的教育意义;而且审题难度不大,适合不同水平的考生进行写作。由于想象、发挥的空间较大,考生可从不同角度对这则材料加以伸发,表现各自的认识水平和写作能力,所以作文的层次也比较容易区分。
(三)文化导向积极
文化导向的积极、健康也是今年语文试卷的一个亮点。在语言材料和阅读材料的选择上,所选用的材料具有积极、健康的内涵和意义,贴近时代,古为今用,具有良好的效果。
第五大题中的语言概括题,采用一段关于民众参加志愿服务的文字,对志愿服务重在不计报酬、服务大众、实现个人美好价值的意义进行了讨论和阐释,导向明显,内容积极。
第四大题的古诗词阅读,选择了宋代爱国词人张元?的一首《卜算子》。该词是作者休官期间所作,写秋夜江岸所见所感,景中寓情,情景交融,表达了词人报国之志无法实现的怅惘和悲凉,寄寓了作者浓郁的爱国情感,全词境界慷慨悲壮,对青年人具有积极的Ji励作用。
第六大题的现代文阅读《四堡雕版》,节选自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散文《癸未手记》,追述福建建安雕版文化的辉煌历史,描述了这种文化在现代科技和商业文明冲击下的衰败,呼吁对祖国传统文化进行保护。该文既涉及了祖国辉煌的传统文化,又含有现代文明与传统优秀文化如何对接的深刻思考,给人以有益的启示。
其他类似的材料还有古文阅读中关于将帅与士卒应同甘共苦的论述,名句默写中孔子、陶渊明、杜甫的语录和诗赋等,上述材料分布在语文试卷的各个部分,构成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特色鲜明,导向积极,提高了语文试卷的精神品格和文化质量。
(四)兼有地域特色
作为山东卷,与往年一样,也具有一定山东地域文化的特点。
古文阅读材料选自兵书《六韬》,该书是用山东临沂出土的汉简校对过的版本,内容是表现齐国始祖姜太公高超的军事智慧,其地域特点和学术前沿性成为试卷的又一亮点。另外,《论语》的选用和山东当代著名作家莫言语段的选入也是山东地域元素的一种表现。
试卷的地域文化色彩固然并不很重,相反,其他地区的材料倒是多有选用,显出山东作为文化大省兼容并包的气度;但是,一定的地域文化特色的存在,对引起本省考生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对弘扬本省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其积极意义。
总之,今年山东卷语文试题,创新求变,贴近时代,彰显文化,特色鲜明。试题保持相对稳定,难度适中,区分度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