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职业学院什么专业最好 附王牌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一、济南职业学院招生专业名单
院(部) | 专业 |
---|---|
机械制造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梯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飞机机电设备维修、汽车营销与服务 |
电子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智能终端技术与应用、微电子技术 |
计算机学院 |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技术、动漫制作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 |
财经学院 | 财务管理、会计、会计(校企合作)、金融管理、会计信息管理、连锁经营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物流管理(中美物流项目) |
创业学院 | 市场营销、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 |
商贸经济学院 | 市场营销、电子商务 |
旅游管理学院 |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国际邮轮乘务管理 |
学前教育学院 | 学前教育 |
文化传播与艺术管理学院 | 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
中德技术学院 | 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 |
国际交流与合作学院 | 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 |
公共教学部 | ---------------------- |
思政教研部 | ---------------------- |
二、济南职业学院王牌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国家骨干重点建设专业:会计电算化、旅游管理、市场营销
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软件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旅游管理、市场营销
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餐旅管理与服务
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设专业:旅游管理、市场营销
山东省高等学校成人高等教育品牌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山东省级高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
山东省级特色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软件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旅游管理
山东省省级新旧动能转换行业(专项)公共实训基地: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
三、济南职业学院简介
济南职业学院是由济南市政府举办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是山东省示范高职院校,国家级骨干高职院校,第一批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立项建设单位。学校成立于2004年,由原济南教育学院、济南机械职工大学、济南职工科技大学三所成人高校合并组建。学校有66年的高等教育办学史和20年的高职教育办学史,培养毕业生10余万人。学校面向全国10个省(区)招生,现有普通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2500余人。
明晰质量主线、内涵发展办学思路。学校持续探索发展的内在动力,明确了从规模扩张到质量内涵发展的办学思路,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和“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提出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确立了“特色立校、服务强校、合作兴校”的办学方针,明确了“立足省会,引领全省,示范全国”的办学定位,凝练了“厚德博学、强能善技”的校训精神,制定了“品德高尚、品质优秀、品味高雅”,“技强业精、知行合一、务实思新”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学校适应济南区域经济发展,设立机械制造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财经学院、商贸经济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文化传播与艺术管理学院、学前教育学院、中德技术学院、创业学院、国际交流学院11个二级学院及思政教研部、公共教学部2个教学部。开设与济南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物流管理、旅游管理等35个专业,形成了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财经商贸、旅游等为主干大类的专业集群。为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
立德树人为根本,校园文化建设再提升。健全完善德育工作机制,坚持以*的培育践行为主导,着力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以思政课为主渠道,各门课程协同协力,强化人文素养教育,推进实践育人,使外在的道德原则和社会规范内化为师生自身的道德信念和行为准则,培养了品德高尚、品质优秀、品位高雅的“三品”技术技能人才,提高了教师的师德水平和育人自觉。实施“3hé”(核-合-和)特色文化,涵养“三品”技术技能人才。核:围绕立德树人“核心任务”,践行“核心价值”,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让学生学会“做人”,打造了“济职好青年”、“济职义工”等文化品牌。合:遵循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规律,加强工匠精神培育,让学生学会“做事”,聘请德国企业高层次人才担任学校双元教育大师,学校与济南二机床集团的现代学徒制经验被《人民日报》整版刊载。和:实现学生、教师、学校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目标。通过聚焦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建设、美丽校园、魅力校园、幸福家园“三园”层递环境提升等重点工作,辐射带动其他工作,全面提高了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提升了工作的精细度和规范度,增强了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和幸福感。学校坚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全校上下“合心合力”凝聚力量,构建了全面、自由、发展、优质的人文环境,实现学生、教师、学校与社会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和谐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