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招生专业有哪些 最好的专业排名前十名
复旦大学好的专业有汉语言文学、预防医学、生物科学、哲学、物理学、基础医学、经济学、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等。
一、复旦大学招生专业有哪些
院系名称 | 专业名称 |
---|---|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 汉语言文学、汉语言 |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 英语、翻译、德语、日语、朝鲜语、俄语、法语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 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 (卓越新闻人才计划) |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 历史学 |
旅游管理 | |
复旦大学旅游学系 | |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 |
文物与博物馆学 | |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 哲学 |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 社会学、心理学 |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 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思想政治与教育 |
复旦大学法学院 | 法学(卓越法律人才基地) |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 经济学、经济学(数理经济方向拔尖项目)、经济学专业国际项目(UIPE)、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 |
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 | 物理学 |
复旦大学大气科学与海洋系 | 大气科学 |
复旦大学核科学与技术系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复旦大学化学系 | 化学、应用化学、能源化学 |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智能科学与技术(卓越班,智能系统方向)、智能科学与技术(卓越班)、光电信息类(卓越班)、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 |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卓越班)、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 | 材料化学、材料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 |
复旦大学航空航天系 |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理论与应用力学 |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
复旦大学海洋工程系 | 海洋信息工程 |
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 |
复旦大学软件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 软件工程(卓越班)、软件工程 |
复旦大学国家保密学院 | 保密管理、保密技术 |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战略、国际商务、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市场营销、财务管理(金融工程方向)、会计学、管理科学(供应链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方向)、统计学 |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 临床医学(8年制本博连读)(卓越医生计划)、临床医学(5年制)(卓越医生计划)、基础医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法医学 |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预防医学(5年制)、公共事业管理 |
复旦大学药学院 | 药学 |
复旦大学护理学院 | 护理学、护理学(助产士方向) |
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 | 物理电子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电子信息(专业学位)、机械(专业学位) |
二、复旦大学最好王牌专业名单
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预防医学、生物科学、哲学、物理学、基础医学、经济学、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核技术、管理科学
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中文、历史、哲学
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基础医学
三、复旦大学简介
复旦大学,简称“复旦”,位于直辖市上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高校,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由教育部与上海市重点共建,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九校联盟、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亚洲校园、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长三角高校智库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成员。
学校前身是1905年创办的复旦公学,是中国最早由民间创办的高等学校之一。上海医科大学前身是1927年创办的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是中国自主创办的国立高等医科院校。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复旦大学。2017年,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A类名单。
截至2022年10月,学校有邯郸、枫林、江湾、张江四个校区,占地总面积约243.7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42.53万平方米;设有直属院(系)35个,附属医院18家(其中2家筹建),开设本科专业80个;有在校普通本科生15164人,研究生34618人(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大陆港澳台生),学历留学生2535人;在校教学科研人员360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