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网 > 教育新闻 > 正文

传1904-1974下载txt在线阅读,中央首次为立传 编写历时8年(五)

更新时间:上大学网

对始终留有余地

1969年10月,在京老干部全部战备疏散。临行赴江西前一日,给汪东兴写信说:“我保证在自己的余年中,努力在工作和力所能及的劳动中,好好地學習,向工农兵學習,好好地用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从头做起,重新做人。”他想继续用这种方式保持与的联系。圈阅了这封信。

1971年林彪叛逃,对中国的政治形势产生很大影响。重新考虑用人问题。

1972年建军节前夕,陈云、王震、滕代远、陈再道等一批在“文革”中受打击的老干部,出席国防部招待会。这对是很大的触动。

8月3日,致信,对对他的一些不满再次做了检查,并说:“我过去最大的错误之一,就是没有高举的伟大红旗。”“我觉得自己身体很好,虽然已经六十八岁了,还可以做些技术性质的工作,还可以为党、为人民做七八年的工作,以求补过。我没有别的要求,我静候*和中央的指示。”

8月14日,看过信后,作出批示:“同志所犯错误是严重的。但应与刘少奇加以区别。”

看到批示的当天,即批示汪东兴“立即照办”。《传》称,对于来说,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转折,意味着他的政治生命开始复苏。

《传》分析,对之所以始终留有余地,一是邓在中央苏区时坚决拥护和实行关于反“围剿”的作战和根据地建设主张;二是,没有历史问题;三是,民主革命时期作战有战功;四是,新中国建立以后做过好事。

“促使这个时候来解决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在被打倒之后,始终没有消极应对,而是积极地频繁地用书信的方式保持着与他的联系。在这些书信中,数度含蓄、婉转地向作了检讨,承认自己所犯的‘严重错误’,并多次诚恳地表达了重新出来工作的愿望。”《传》写道。

1973年2月22日,一家从江西回到阔别3年多的北京。3月29日晚,到中南海见到。问他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回答了两个字:“等待”。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