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网 > 小学教育 > 正文

南京350多所小学实行弹性放学 家长解忧学校累

更新时间:上大学网

为缓解部分家长放学接孩子难题,南京市政府一周前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小学“弹性离校”工作指导意见》。自今年春季学期开始,南京所有公办、民办小学从每学期开学第二周起实行“弹性离校”,学校为学生提供延时照顾服务。2月20日是南京全面实施“弹性离校”第一天,全市350多所小学实行弹性放学,给家长们送上了“解忧红包”。

5万多小学生“弹性离校”

20日下午5点,南京市南理工实验小学二年级学生周智辰牵着爸爸的手离开校园。小家伙蹦蹦跳跳地告诉爸爸,留在学校和同学一起写作业,比去“小饭桌”有意思。

下午3点35分,记者在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分校105教室看到,二(3)班“弹性离校”女生平果和十几个小伙伴们,正在英语老师雍雅的照管下安静地做作业或看课内、课外读物。平果的爸爸、妈妈一个在长虹路开店,一个在怡康路做生意,要到5点多才能来接她。“放学跟这么多同学待在一起挺好玩的。”小姑娘一脸稚气地说。

致远分校校长仇玉玲告诉记者,一二年级孩子下午正常放学时间是3点半,三年级到六年级的孩子4点放学,选择“弹性离校”的孩子都可以延迟到5点放学,全校445名学生,报名“弹性离校”的有71个,全校48位老师,除去怀孕和生病的,均安排轮流值班。

“只要家长申请,我们100%接纳,”北京东路小学共有1641名学生,报名“弹性离校”的有110多人。副校长唐隽菁告诉记者,“弹性离校”学生分成3个班,每个班均派一位老师值班。“延时照管服务主要是让学生自主复习、自主预习和自主做作业。”唐隽菁说,全校95位在职老师,能值班的全部安排轮流值班,确保延时照顾服务“不打折”。有些家长5点钟还不能准时来接怎么办?唐隽菁表示,值班老师会等最后一个孩子离开才走。

新城小学南校区食堂被改造成弹性放学“安心驿站”,记者看到,餐桌铺上了深蓝色台布,变成临时课桌。30多个小朋友正安静地伏案写作业,偶尔有小朋友提问题,南师大现当代文学专业研二学生吴玲当场解答。新城小学南校区校长侯俊东介绍,学校与南师大文学院志愿者协会合作,由大学生志愿者和本校教师联合看护学生,“孩子们完成作业后,志愿者会让一二年级学生体验国学,教高年级学生鉴赏国学”。

下午5时许,刘昭延的爸爸前来接女儿。“对‘弹性离校’,我们家可以说是望眼欲穿。”刘爸爸说,“我们是双职工家庭,以前孩子每天放学后都由‘小海豚’托管班带走写作业,每月支出800元。相比托管班,学校的各项配套更完善,孩子待在学校我们更放心,工作也更安心。别说免费,就是给学校交点费用我们也是愿意的。”

据初步统计,此次南京市选择“弹性离校”的小学生超过5万,各个年级都有,其中一二年级学生占了大多数。

政府“买单”广受点赞

“‘弹性离校’是件大好事,不过能坚持多久呢?”采访中,记者听到有些家长表示疑虑,他们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

早在2013年,南京市教育局就曾出台《关于小学实行“弹性离校”办法的通知》,并于当年11月1日起对按时离校确有困难的学生实行“弹性离校”管理,但真正能坚持下来的学校并不多。

“我们是试点学校,一直坚持弹性放学,每学期为200多个孩子提供延时照顾服务,但学校在人力和经费方面确实面临压力。”游府西街小学副校长朱勇告诉记者,在人力方面,游小最初由本校老师看护孩子,但老师在上课之余还承担着批改作业、备课、参加教研活动等工作,“弹性离校”增加了在职老师的工作量。所以,学校在不得不返聘5名退休老师承担这项工作,每名退休老师每小时给予80元的补贴,每天看护孩子2小时,学校一年支出近20万元。

记者了解到,针对“弹性离校”3年试点过程中经费短缺、人力不足等困难,南京教育部门在市财政局、人社局大力支持下,逐条制定解决方案。今年,市级财政拟投入不少于1500万元的专项经费用于奖补“弹性离校”,市区两级专项资金将按每生每年不低于400元标准落实。

“2月12日‘弹性离校’通知发出后,全校2276名学生,有超过300人报名,远超往年。”朱勇表示,今年有了财政补贴,学校的压力应该会减轻很多。”最新调查数据显示,超过95%的受访者对政府为“弹性离校”买单表示赞成。

也有人持观望态度。“尽管有了补贴,相对学校要承担的责任和老师增加的工作量,补贴所能起到的激励作用并不明显。”一位不愿具名的小学校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每学年200天,老师每天照管一个“弹性离校”学生一两个小时仅能获得2元补贴,所以激励效果如何还需拭目以待。

好事办好还需“加把力”

“选择‘弹性离校’的孩子,冬季时段下午5点离校,非冬季时段下午6点离校。对于上班的家长而言,这两个时间点接孩子还是不太方便。”采访中,记者听到家长反映,“弹性离校”时间如果能推迟到单位下班后半小时,就更能为家长解难了。

新政提出,“弹性离校”可由学校“自管自办”,具体工作由校内老师承担;可以实行“自管他办”,由学校统一管理,具体工作由志愿人员和外聘人员等承担;还可实行社区管理、学校参与的“他管他办”模式。

尽管政策鼓励学校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吸引各区关工委、文化艺术科技体育等领域的机构和团体提供公益性服务,但记者调查多家学校发现,大部分学校还是采取“自管自办”。多名小学校长向记者表示,“弹性离校”暂不考虑引进社会力量。

“我们学校700多名学生有100多名申请‘弹性离校’,编成了4个班级。60名教师大概每半个月轮一次,每位老师相当于每周增加了一两节课的课时。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坚持用自己的老师看护孩子。”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副校长王祖名说,“相比社会力量,本校老师更熟悉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更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作业、预习、复习等进行指导。”

“孩子交给别人不放心,用自己的老师心里踏实。”金陵中学实验小学校长何义田坦言,一些志愿者在时间上不能保证,社会培训机构则带有盈利性质,财政补贴不足以满足其盈利要求,“就算培训机构出于公益和品牌美誉度的考虑愿意参与,如何保证他们不趁机进行广告宣传,资质如何考量,能否保证孩子们的安全等,都是问题。”

南京市教育局新任局长孙百军表示,如果没有各方力量的积极参与支持,“弹性离校”这件民生实事很难办好。“教育部门将和市区财政、人社等部门一起,根据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优化政策细则,加强管理服务,尽最大努力把这项教育民生实事办好、办持久。”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