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网 > 节日习俗 > 正文

湖州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

更新时间:上大学网

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其实大家都很好奇各个省份当地的传统文化及传统文化特色,小编整理了湖州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供大家参考,希望有所帮助。

湖州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

一、湖州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

特色文化

丝绸文明

1851年,英国举办首届世界博览会――万国工业博览会,商人徐荣村寄送的12包产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辑里村的“荣记湖丝”,一举获得维多利亚女王亲自颁发的金银大奖,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国际大奖的民族工业品牌.湖州是全国著名的蚕乡,也是世界丝绸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三合防风文化节

防风山南麓的秋祭防风活动,在旧历八月廿十五前后各一天(即廿十四、廿十五、廿十六)举行,历代官民都十分重视。秋祭防风,先由官祭,经过“埋眚”、“起眚”、致祭等仪式后,出殿巡行。各社各就各位,旌旗招展,集合于庙会广场;老龙在前,青龙在后,台阁、高跷、马灯,摆开道子;“四弟相公”前有硬牌执事;钢叉开道,鸣锣放铳;巡行队伍中还有各种龙灯、渔灯、马灯,称为“龙灯会”。街上三处拳会,表演钢叉、顶缸与各路武术。巡行至桂花厅,则用当地土产的熏豆茶“坐茶”、“供茶”;有的地方还要搭浮桥而过。连演三台社戏,乡民也在这几天走村串户,“做客人”喝“烘豆茶”。 [22] 

湖笔文化

湖笔被誉为“笔中之冠”。湖笔之乡善琏镇,相传秦大将蒙恬“用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外衣)”发明了毛笔,因此善琏建有蒙恬庙供之。湖笔笔尖有一段整齐而透明的锋颖,一般都是用上等山羊毛经过浸、拔、并、梳、连、合等近百道工序精制而成。白居易曾以“千万毛中拣一笔”和“毫虽轻,功甚重”来形容制笔技艺之精细,所以有“毛颖之技甲天下”之说。

茶文化

湖州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茶圣陆羽在湖州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据考证,三国时期,东吴已成为当时茶业传播的主要地区,但消费还局限于上层社会,唐朝时茶叶的产销中心转移到浙江和江苏,湖州茶业开始特供朝廷,名扬天下,成为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饮茶之风一起,文人墨客便将茶淋人诗词,“茶道”一词也出现了,它最早发现于唐代著名诗僧、茶僧皎然的茶诗《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这比日本使用茶道一词早了八百多年。皎然俗姓谢,名昼,湖州人士。

湖剧

旧称湖州滩簧,曾有“小戏”、“花鼓”、“湖州文戏”等称谓。流行于浙北的湖州、嘉兴各县,及毗邻的江苏吴江、余杭等地,采用湖州吴语方言演唱。

湖剧是浙北地区具代表性的地方戏曲剧种,是中国戏曲和湖州文化密不可分的一部分。2007年4月,浙江省文化厅公示湖剧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湖州琴书

俗称“胡琴书”,简称“琴书”。由于它是湖州滩簧的重要分支,所以也有人把湖州琴书称做为“湖滩”,采用湖州吴语方言演唱。琴书的形成与湖州滩簧的另一个分支——湖剧密不可分。两者在剧(曲)目、音乐上互为相通,艺人亦常常“搭班做小戏,分档唱琴书”,而又各具特色。2007年4月,浙江省文化厅公示湖州琴书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太湖风光

俗称“纤板书”、“三敲板”,简称“三跳”,皆因它的伴奏乐器是“三跳板”而得名。流行、分布于以湖州为中心的浙北各市县,是一种用劝世调单曲往复,使用湖州吴语方言,说唱相间的地方曲艺。

2004年以来,湖州市有关部门对三跳开展了保护和抢救工作。至2007年,湖州三跳(含桐乡市)被浙江省文化厅推荐为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长兴百叶龙

2006年2月,百叶龙申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6月10日,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百叶龙被批准列入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4月7日18时30分,奥运圣火顺利抵达法国巴黎,应中国驻法国大使馆邀请,百叶龙艺术团在巴黎参加了奥运圣火传递活动;百叶龙先后在本次奥运圣火传递活动的起点(埃菲尔铁塔)和终点(夏莱蒂体育场)精彩亮相,为奥运圣火助威。

2009年的国庆60周年晚会,长兴百叶龙在天安门广场上中心表演区参演“和谐中国”、“腾飞中国”和“崭新中国”三大篇章中的“腾飞中国”部分。

近代湖商

湖商是继徽商、晋商之后,在近代中国涌现的,具有地域特征的商人群体。与潮州帮、宁波帮在同时涌现,影响了近代中国政治与经济。

南浔镇的丝商在清末崛起,形成以“四象、八牛、七十二条金狗”为代表的中国近代最大的丝商团体。是资本主义兴起与开埠,以南浔丝商为代表的湖州商界接触到西方思潮,并加入了推翻清皇朝的革命运动之中。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经费大部都由以张静江为主的湖州丝商捐赠的,而南浔的丝商成为支持民国财政支柱的江浙财团的中坚力量,是蒋介石在财政上的主要支持力量。

第一届西湖博览会是张静江在任浙江省政府主席时举办的,张家是南浔的丝商世家。

湖州人是在上海开埠后即参与上海开发。大量的湖州人在当时陈其美的上海督军府任要职。湖州的丝商在上海办了大量的绸厂,并控制码头和租界大半房产,拥有的房产仅次于沙逊,包括当时远东第一高楼-国际饭店。1927年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指挥部就设在湖州会馆。

二、湖州城市简介

湖州是一座有着100万年人类活动史、23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得名的江南城市。全市辖吴兴、南浔两区和德清、长兴、安吉三县,面积5820平方公里,2021年常住人口340.7万人。近年来,湖州先后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全国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最幸福城市等荣誉称号,并成为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湖州地处长三角中心区域,是沪、杭、宁三大城市的共同腹地,是连接长三角南北两翼和东中部地区的节点城市,离杭州75公里、上海130公里、南京220公里。湖州拥有全国一流的铁路、公路、内河水运中转港,交通十分便捷。

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湖州是丝之源、笔之源、茶之源、瓷之源、酒之源,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宋代便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说。列为“文房四宝”之首的湖笔就产于湖州;钱山漾遗址开启了4000多年的世界养蚕织丝史,被命名为世界丝绸之源;湖州所产的“湖丝”曾获得1851年英国伦敦首届“世博会”金奖,迈开了中国参与世博的第一步;茶圣陆羽在湖州完成了世界首部茶学巨著《茶经》。湖州历来崇文重教,人才辈出,既哺育了曹不兴、孟郊、赵孟頫、沈家本、吴昌硕、沈尹默等一批名人,也吸引了王羲之、颜真卿、苏轼等名流大家,尤其是开宗立派的书画家众多,有“中国书画史,半部在湖州”之说。唐宋以来,湖州共出状元19人、进士1500多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共有湖州籍“两院”院士(学部委员)40名。

山水清丽、生态环境优美。“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这既是元代诗人戴表元对湖州最宜人居环境的赞誉,也是今日湖州生态的真实写照。2005年,*同志到湖州安吉调研,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湖州开启了“两山”重要思想诞生地、中国美丽乡村的发源地、生态+的先行地、太湖流域生态涵养地的生动实践。城市地标“塔里塔”——飞英塔阅尽千里湖光;长三角第一双子楼——东吴国际傲立中心城区;全球最佳建筑——月亮酒店让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熠熠生辉;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南浔古镇名扬中外;德清拥有避暑胜地莫干山和下渚湖湿地;长兴拥有十里银杏长廊、扬子鳄、金钉子等古生态奇观;安吉是中国竹乡和全国首个生态县,拥有中国首座凯蒂猫家园。

社会和谐、发展势头强劲。近年来,湖州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快速协调发展。2021年,湖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644.9亿元,增长9.5%,增速居全省第二。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48.6亿元,增长2.9%,两年平均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1865.0亿元,增长10.6%,两年平均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1631.3亿元,增长9.0%,两年平均增长6.9%。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调整为4.1:51.2:44.7。2021年,湖州规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200亿元大关,达到1245.6亿元,同比增长13.3%,高于浙江省均0.4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9.1%。2021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2%,快于全省平均3.4个百分点。

三、浙江习俗的相关文章分享

嘉兴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温州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宁波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杭州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
浙江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