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网 > 节日习俗 > 正文

齐齐哈尔市人春节过年习俗大全,老齐齐哈尔市人春节过年的传统习俗

更新时间:上大学网

齐齐哈尔春节民间习俗杂谈

春节在民间俗称过年,起源于远古的腊祭。腊祭是在一年农事完毕后,祭神感恩的仪式,它具有祝贺丰收之意,又有祭祀祖先,祈求来年再获丰收的愿望。行之既久,逐渐有了腊月(十二月)、腊日(初八日)之名,以至形成了过年的风俗。清代的齐齐哈尔,居民多为少数民族,春节习俗中民族风情浓厚,如正月初一“添柴”讨吉利、正月十五冰灯会、正月十六“抹黑日”等。清末民初,伴随移民招垦和闯关东大潮,汉文化深刻影响东北民俗,春节习俗渐与关内趋同。下面介绍的,是当下流行于齐齐哈尔的春节习俗,从中大概可知中华民族春节文化的主要内容。
传统意义上的过年,是内容特别丰满、时间跨度较大的节日序列。过年的程序大致可分为“忙年”和“过年”两个阶段。一般从腊月二十三(或说腊月初八的腊祭)到三十(除夕)以前这些天称为“忙年”,期间有置办年货、扫除卫生和贴春联等活动。“过年”,就是正月初一到闹元宵。这个时段,大致有供祖宗、接神、守岁、吃“更岁饺子”、辞岁、拜年等,其中每项内容都有较深的民俗文化内涵。
贴春联。过年贴春联,是从上古“桃符”演变来的。相传古代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其下有二神,能食百鬼。所以人们便在农历元旦,将二神画在桃木板上,悬于门户,以驱鬼辟(音必)邪,是为桃符。至五代时,后蜀之主孟昶在过年时,喜欢与其文臣在桃符上题写吉祥文字。一天,他在桃符上题写了“新年纳馀庆,嘉年号长春”这样的联语,鲜明的体现了“迎春纳福”之意,从而成为中国最早的春联。据传,明代朱元璋定都金陵(今南京市)后,他传旨要求公卿士庶之家,过年时都要写春联贴在门上,他还亲自出巡,逐家观赏取乐。从此,写春联、贴福字就被推广开来,并成为沿习至今的过年时必不可少的年俗活动。
贴福字。过年贴福字的习俗,相传是在宋代时开始流行的,至明、清时期大盛。民间将“福”字分正福、倒福和各类小“福字”。“福”字都写成斗方形式,正福,一家只贴一个,须坐东朝西贴,寓“福如东海”之意。倒福,须坐北朝南贴在门厅的正前方,寓“福到厅堂”之意。贴福字的顺序也有讲究,一般应从外向里,先贴抬头福,再贴门福,最后贴倒福,意味着一年的福气都从外面流进来。还有“抬头见喜”、“出门见喜”、“日进斗金”、“招财进宝”等等也都一起贴出来,作为祈祷迎祥的象征。
吃饺子。饺子的名称很多,古时有“牢丸”、“扁食”、“饺饵”、“粉角”、“水饺”等名字。由于饺子体现团圆、美满、和谐的内涵,所以受到大家的喜爱。年三十的饺子是更岁饺子,是取饺子与交子的谐音。在这时吃饺子,象征过去的一年有什么驳杂琐碎、不顺心、不吉利的事,以及天灾病业等等,都随着包饺子给包上了。随着饺子开锅,象征日子像开锅一样沸腾、热闹、乐呵。
燃放爆竹。中国古代,人们在过年时为了驱鬼,最初是燃起一堆树枝,用火光和劈啪的声音驱邪。南方竹子多,人们用火烧竹,其爆破之声噼里啪啦的响亮,鬼邪闻而逃逸。据说唐宋以后,人们发明用火药制成爆竹,声音更响亮,持续时间更长。如今烟花爆竹业兴起,遍及全国,其用途已不限于年节,凡是表示喜庆之处,也都用它。
压岁钱。过年时,在除夕之夜或是元日,长辈都要给未成年的小辈一些钱物,称为压岁钱。孩子们拿着得到的钱,可以自主地去买炮、买花、买糖果。现在人们的生活好了,孩子们所得的压岁钱也丰厚的多了。
吃元宵看花灯。元宵节这天,家家都要吃元宵,元宵又有汤圆、圆子、粉果、元宝等等多种名称。宋人周必大有《元宵煮浮圆子》诗:“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巡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原来,汤圆最初是专在元宵节上市供应的消夜(小吃),久而久之,人们便直接呼之为元宵了。
元宵节又称“灯节”。冰雕、冰雪艺术在卜奎已有二百年的历史。清嘉庆中满族学者西清在《黑龙江外纪》言道:“上元,城中张灯五日夜,村落妇女来观剧者,车声彻夜不绝。有镂五、六尺冰为寿星灯者,中燃双炬,望之如水晶人,此为难得”。如今“北国冰城”哈尔滨名传宇内,可谁知,卜奎才是冰雪雕塑艺术发轫之源呢?

齐齐哈尔市本地春节习俗有哪些,齐齐哈尔市过年春节的习俗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