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网 > 节日习俗 > 正文

三明过年的风俗有哪些,三明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更新时间:上大学网

福建三明的春节习俗如下:

1.送灶: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是灶神上天的日子,家家户户锅台洗刷得干干净净,傍晚点烛烧香放鞭炮,用酒、米、灶糖、灶饼等素供祭祀灶神。

2.扫尘:不仅是清扫灰尘,还有驱邪除灾之意,这一天,家家户户掸尘扫屋,把窗台、门板、桌子、橱具无不刷洗得干干净净。

3.除夕:即腊月三十晚上的过年,大田的武陵、早兴有提前一天过年的风俗,凡外出男女,除夕夜都要回家团聚,这天一大早,家家户户门前贴春联,厅堂挂年画,厨房、谷仓、猪栏分别贴上红帖,橱柜、桌椅、水缸等贴上红纸条,以示欢庆之意。

4.春节:大年初一,大人小孩凌晨即起,穿戴一新,鸣炮开门,以图开门大吉。

5.初二:人们开始走亲访友,互相拜年,一般拜年者不能空手,要带糕饼糖果,给长辈要带红糖,拜年者回归时,主家要回送同等价值的礼品,叫礼尚往来。

三明 民俗

三明每年春节都会举办一些民俗活动,而更多的民俗活动已然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我们一代代传承。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三明这些春节传统民俗,一起品品他们的“味道”。

泰宁上青桥灯

为弘扬非遗文化??泰宁上青桥灯,泰宁特向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申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中国最长的板桥龙灯??泰宁上青板桥龙灯”,本次申请的项目计划将于2月10日(正月十四)在泰宁县展出超过1000m的桥灯。

大田板凳龙

大田县板凳龙(又称板灯龙)于每年元宵节[正月十五].在乡村或街巷迎舞,俗称迎龙,由龙珠、龙首、龙身、龙尾组成,均用竹木、灯板、龙纸分节扎制而后连缀而成。大田板凳龙??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草洋板凳龙

板凳龙又称梅竹灯,这一种汉族舞龙舞蹈,相传源于汉代,由"舞龙求雨"的宗教活动演变而来。相传,在很久以前,遇上了大旱,东海的一条水龙不顾一切跃出水面,下了一场大雨,但水龙由于违反了天条,被剁成一段一段,撒向人间。人们把龙体放在板凳上,并把它连接起来(人们称之为"板凳龙"),人们不分昼夜地奔走相告,希望它能活下来,舞"板凳龙"的习俗也由此产生。龙舞还有"干龙"、"湿龙"之分,"干龙"多为娱乐,"湿龙" 则为求雨。"龙"到之处,百姓必泼水助威,舞者一身透湿。

梅列碧溪板凳龙

前面一排灯笼引路,随后是长龙似的烛桥,从村头出发,浩浩荡荡沿着全村一路游动翻腾绕一圈,家家户户的老人早已设好案桌、摆好供品、备好香烛等候在家门前,烛桥一到,立到点起香烛,放鞭炮迎接。

尤溪梅仙迎板凳龙

三明尤溪梅仙镇的龙灯和其他地区的不同,称为板凳龙,是纯手工制作的。它是在一节节长约2米,宽约20厘米的木板上,用竹篾搭起骨架,糊上白纸,制成灶头状的龙身,绘上七彩的云纹,在里头点上蜡烛。

松阳迎火把

松阳村有自己独特的闹花灯方式--“迎烛桥”。烛桥有的一户一板,也有几户合一板的,其制法大体相同:分别在长约2.5米的厚木板两端钻孔为叉板,板上插好香烛,另制木抬杠(中间钻一圆孔)和木叉轴,表演时将桥板两两相连,便成烛桥,抬杠须固定于桥板各衔接处。传说松阳村先主南朝公打退外患凯旋回村时,因路途较远,得知其进村天色已暗,乡民为迎接他早早地将蜡烛固定于桥板之上,串接而结队,并精心地将干竹片包裹油柴制成三四米长的大火把,伴以笙萧鼓乐,出队迎接。迎接的烛桥灯因此流传下来,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

沙县际?村过火龙

过火龙是流行于凤岗街道办际核村的一项民俗活动。每年农历二月初一晚上,烧炭火在地上铺成一条宽约1.5米、长约10米的火路,表演的人打赤脚从火路的这头跑向那头,以去掉一身霉气,换来来年福祉。同时,在附近将砖头放入火中烧得通红,用手掏出,表示“抱金砖”获富裕的愿望。据说,表演过火龙和抱金砖者,需斋戒并不近女色七天,否则,会烫伤手脚。此民俗也许是源于先民对火的一种崇拜。

夏茂鱼灯

舞大鱼俗称舞鱼。传说在五百年以前由江西民间艺人来夏茂做工时所传教,至今在夏茂一带流传长盛不衰。每年春节正月初一到十五,各村发起舞鱼队,举着用竹蔑扎绑骨架、用五颜六色纸张裱糊的鱼灯,在锣鼓乐中走街窜户,滚动穿梭,鱼光飞溅,表示祁福,象征年年有余。

稻草龙

稻草龙是用稻草编织串接起来的,每五米为一节,最长100多节,短的二三十节。为祈得三星高照、人丁兴旺的吉意,每年正月初一日,几位老人在祖祠一起编稻草龙。龙的主体是根稻草绳,插上香火的又称香线龙;挂灯 笼的又名灯龙。龙头、龙尾和龙珠由香火组成。龙头上插上两根竹子,挂上两盏灯笼,叫龙眼;用竹篾绑住红薯插上 三炷香称龙须;用来引路的龙珠是一个插满了香火的大红薯。龙头龙尾一般是大人扛的,提龙绳的大都是小孩子。舞稻草龙一般都在正月初一、初九(天公的生日)、十五(元宵节)晚上7点开始。三声炮响后,稻草龙便在锣鼓队开路下, 绕着村头村尾游走,舞狮队在龙两旁伴舞。如果村民家里年前有建房、婚嫁、添丁之类的喜事,主人会端上红酒,摆 上糖、鸡等供品“拜平安”;龙拜厅堂,喝龙酒,吃供品,绕房一周。舞龙结束,家家户户鸣炮迎接舞龙回家的人, 称“接龙灯”,煮吃米粉红蛋犒劳,以兆好运。 

大田汤泉花灯

每年正月,大田许多乡村都有迎花灯的习俗。大多数乡村在正月十五迎花灯,方式大同小异。其中太华镇汤泉村规模最盛,时间、方式较为特别。汤泉村迎花灯是为纪念太保公(康公侯王的神像,康公侯王为一武将,五代时战死于沙县清源洞),相传太保公极喜欢花卉,每年正月二十,汤泉人于用迎花灯的形式让太保公欢喜,以祈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

大田建设迎铁枝

迎铁枝,又叫走古事,大田建设、太华以及永安槐南等地盛行,其中建设最盛。铁枝是由轿脚、铁枝、轿椅组成,轿椅周围镶有各种飞禽走兽,金山银山,配以彩 花、花灯、纸马、木偶等各种花饰装点,绚丽别致,表示丰衣足食,吉祥如意。铁枝由一架“铁枝”和一架“鼓城”组成,称之为一“景”,由两人肩抬,多人驾护 行走。每景铁枝就是一个传说,如“穆桂英挂帅”、“薛丁出征”等,在“铁枝”上坐有一名8至12岁的男童,身穿盛装,扮成三国、唐代或戏曲的人物,如穆桂 英、李世民、姜太公、花木兰等。“铁枝”吸收了民间文艺、传统戏剧、舞蹈、彩扎、纸塑等艺术门类的精华。

新春快乐

正月赛猪会流行于大田县屏山乡内洋村。赛猪活动是该村苏姓村民的祭祖活动之一。苏姓人家的祖先是宋末抗元英雄苏十万,后人为了纪念他,在清乾隆丙辰年间也就是公元1763年建造了万应庙,每年的农历十四,是苏十万的诞辰日,于是每年的农历十四内洋村的苏姓就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延续至今。

宁化闹春田

打泥仗闹春田是宁化石壁客家人在春节期间,各祠堂中结合抬菩萨游春活动时同时开展的迎新春祈丰年的民俗活动。据相传,宁化客家先民在南迁时把“五谷神”也带来南方,建庙永远祭祀,每年都要举办一场庙会。有一年庙会,由于天降大雨,田间小路湿滑,抬“五谷神”游行的人,不慎滑倒在路边的水田里,引起人们的不满,于是捧起泥巴摔向哪些抬“五谷神”的人,引发了一场泥水大战。说来也怪这一年其它地方洪涝旱情不断,虫害肆虐,颗粒无收,而这一带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从此以后,大家都认为“五谷神”培育了五谷而五谷生长离不开泥水。闹春田是保佑来年大丰收,因此打泥巴仗的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铭溪打黑狮

打黑狮是一种傩面舞与南狮表演的混合物。傩面舞在远古时代便是民间驱鬼逐疫的巫术舞蹈,在漫长的 历史过程中逐渐演变为一种民间娱乐活动。中国民俗传统, 认为舞狮可以驱邪辟鬼,民间对狮子很有亲切感,把它当 成威勇与吉祥的象征,并希望用狮子威猛的形象驱魔赶邪。扮演黑狮者手持狮状傩面,后面数人手牵由灰色麻布扮饰 的狮身。宗祠前的贡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丰盛的祭品。黑狮跳跃着围着贡桌转圈,探身取食。跟在身后的人群戴着各 种面具,发出“嘿嗬、嘿嗬”的吆喝声,以敲锣打鼓的方式驱赶、惊吓黑狮。黑狮惊慌奔逃,时而冲向人群,时而冲 向贡桌,人们围着狮子,赤手空拳与黑狮打斗,黑狮绕着贡桌转圈,抵抗着人群的围攻。有时又爬上庙里的大龙柱, 有时又掉头往庙外冲,但很快又被人群驱赶回庙里。如是五六个回合之后,黑狮经过无数次反扑,终于精疲力竭,动 作幅度越来越小,最终无计可施,匐匍倒地。与黑狮搏斗的武士们团团围住黑狮高声呐喊,欢呼胜利。 

大田梅林竹马灯

唐开元二年(714年),郡望雁门的田本盛从河南固始迁徙入闽,途经大田梅岭时,见此地“土肥、水美、林茂、景佳”,便卜居此地。为大田田姓开基始祖。梅岭成为田氏入闽的祖居地之一,“梅岭”有3个乡村都姓田。相传梅林明朝出了“三田”,均在朝中为官,回乡后春节期间自己不便出去参与活动,便叫家中儿童扮演,以马状在村中玩乐,风俗一直沿传至今。

宁化夏坊古游傩

夏坊古游傩与福建其他地方的傩舞、傩戏有着明显的不同,更具有原始的味道。在游神过程中,它并不停下来当众表演,而是在不断的行进之中,走村串户,手执竹鞭左右挥舞,驱邪逐疫,为人们祈祥纳福。夏坊古游傩之所以流传至今,显然是与夏坊所处的偏远环境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讲,夏坊的“七圣”崇拜对于研究古代傩文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活化石”,它不仅保留了这种文化的原始韵味,而且在它身上还可以看到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添加的新印记。

永安大湖迎烛桥

在旧社会,迎"烛桥"寄托了劳动人民祈求吉祥平安、人寿年丰、驱邪灭灾的愿望。除大湖外,永安各地,如贡川、小陶、曹远、安砂、茅坪等地乡村都十分盛行迎"烛桥"。其他地方迎烛桥大都在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之间举行,唯大湖的迎烛桥在农历二月十五至十七举行,个中缘由有待探索。但解放后,大湖迎烛桥灯的时间有所改变,也改在正月初一至十五之间举行,十五晚上桥灯还经常参加永安市举办的闹元宵活动呢。不管是大湖还是永安其他地方的烛桥灯,都以麒麟作头灯,鲤鱼灯压阵,故有“麒麟头、鲤鱼尾”之说。麒麟在永安人心目中是仁兽,以麒麟为灯头,蕴含着人们祈望赐福安康的心理,象征着祥瑞;而采用鲤鱼压尾,意味着鲤鱼跃龙门和年年有余之意。

将乐跑马菩萨

跑马将军,俗称“跑马菩萨”,是唐末宋初由南迁汉人从河南带入将乐的一种民间祭祀习俗,主要目的是祭祀唐朝爱国将领张巡。跑马将军祭祀庙会在每年初八举行,有一整套相关器具和队伍,祭祀习俗保留了中原文化主要风格,同时也融入了本土文化色彩,寄托了村民对爱国将领张巡的一片仰慕之情。张巡木雕像置于马背,人与马来回奔跑,也是一种民间体育运动表现形式,跑马过程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和观赏性。

清流长校迎龙灯

迎龙灯是正月里最盛大的汉族民俗文化活动之一。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汉族的一种习俗。人们通过迎灯,以示驱邪除瘟,祛灾祈福。长校迎游“萃聚龙灯”,每家都要出一名灯。在七家屋祖厅接灯,接连成一条长龙。萃聚龙灯和元宵迎游的龙灯统称新龙,区别于老龙。其特点是:新龙环游之时不搬不走不吆喝,而是和和顺顺沿着村街环游三次。每夜参加迎灯的人都要点名。凡出灯人家,元宵之日可分得一份猪肉,大体l一2斤,视当年田产收入而定。从十三夜起,连游3夜。

清流五经魁

明代科举分五经取士,每经以第一名为经魁,故称“五经魁”,简称“五魁”。在清流李家乡,有一种较为罕见的民间表演艺术,也叫“五经魁”,流传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五经魁”表演特征独特,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清流县李家乡的“五经魁”作为三明市惟一的民间舞蹈,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三明市人春节过年习俗大全,老三明市人春节过年的传统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