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网 > 新闻发布 > 正文

安徽的历史变化记录,安徽历史传统文化遗产介绍

更新时间:上大学网

一、民间文学

(一)桐 城 歌

申报单位:安庆市桐城市

桐城歌是起源于安徽桐城的一种地方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一种韵文形式的民间文学,同时又是一种融词、曲、表演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桐城歌由山歌、民谣、小调三大类组成。具体类别可分为传说、风土、时政、劳动、生活、情爱、仪式、事理、趣味、灯歌、儿歌等。早在明代以前桐城时兴歌(情歌)就流布于湖北黄梅一带和江浙吴语地区。以其独特的七言五句式体式、委婉凝练的语言、优美动听的曲调等艺术特色,广为传唱,乃至刊布成帙(《明代杂曲集》及冯梦龙《明清民歌时调集》均收录桐城歌),不仅成为安徽歌谣盛行时期的主要本土民歌,而且还影响到“湘、鄂、赣以及浙西地区”等更大空间,历史上形成了一种范围广泛的“桐城歌谣文化带”,尤其对黄梅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基因性孕育与塑造作用。桐城歌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很多专家学者撰文给予高度评价,国家屡次编辑出版的《中国文学史》亦作了充分肯定与介绍。20世纪50年代搜集了大量桐城歌原生态音乐资料,80至90年代相继整理出版《桐城歌谣》、《桐城传统儿歌三百首》,先后举办六届桐城歌演唱会。

桐城歌是中国歌谣发展史上值得注视的文化现象,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尚有很多原生态歌谣资料有待发掘,不少濒临失传的桐城歌曲调和吟唱表演形式,需要及时抢救与保护。发掘、保护、研究桐城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社会价值。

二、传统音乐

(一)当涂民歌

申报单位:马鞍山市当涂县

当涂民歌起源和流传很早,据记载,在明末清初就有民歌的演唱。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中,口头上创作了大量的民歌,干什么农活就唱什么歌。这些民歌曲词优美,内容丰富,结构严谨方整,节奏轻盈明快,以其清越、悠扬、婉转的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

解放后,当涂民歌逐渐兴旺和繁荣起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到鼎盛时期。当涂民歌不仅数量多,而且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当涂民歌分布较广,由于地域差异较大,分平原、圩区、丘陵山区,民歌的内容和形式也各不相同。流行于当涂大公圩一带的是号子、牛歌、舞调;流行于博望、湖阳、新市一带的是船歌、渔歌、灯歌;流行于沿江采石、霍里、新桥一带的是秧歌、对歌、门歌等。由于民歌演唱的场合地点、条件不同,导致了体裁的多样化。当涂民歌不仅是反映人们生产、生活方式,折射审美观念的载体,对当地文化也产生过许多影响。歌曲内容体现了大量的生产习俗和生活习俗,显示出独特的地方性民间音乐和语言艺术的魅力,以及特有的叙事抒情风格。

当涂民歌,口头创作,口头演唱,口耳相传,使民歌具有一定的欣赏性和艺术性,是不可多得的音乐和语言艺术珍品。

(二)巢湖民歌

申报单位:巢湖市

巢湖市位于皖中,襟江环湖,境内有距今三四十万年前的“和县猿人”遗址,证明这里曾经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巢湖民歌,伴随着巢湖古老的历史,经历了一个由简而繁,由单一而多样的演变过程,一直传唱至今。

巢湖人爱唱、爱编民歌。“望风采柳”的创作形式,使聪慧的歌唱者可以见什么唱什么,走到哪唱到哪,干什么活唱什么歌,巢湖民歌有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品种齐全,内容丰富。

建国以后,巢湖民歌有了长足发展。文艺工作者搜集整理了1000多首原始民歌,有500多首被编入各种歌曲集。其中111首被编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安徽)》,20首被编入《安徽民歌100首》,30多首被编入中学课本和上海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教材,20多首被上海唱片社录制成唱片在国内外发行,并馈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留存。1955年3月,巢湖民歌《姑嫂对花》被农民歌手胡吉英,刘宏英唱到北京怀仁堂,受到*等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巢湖民歌是巢湖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继承、弘扬巢湖民歌,对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巢湖民歌的题材内容和体裁特征,对研究安徽民歌史和中国民间音乐史,有着较高的学术价值。

(三)五河民歌

申报单位:蚌埠市五河县

五河民歌种类繁多,曲目丰富,主要艺术表现形式为表演唱和白口,兼有独唱、对唱、说唱、小演唱等多种表演方式,曲调委婉,欢快流畅。

五河,河湖纵横,素有“泽国”之称,三万年以前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传承文明,创造灿烂的历史文化。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土地,是五河民歌蕴孕的土壤,五河民歌在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就已形成,经过明清、民国时期的发展,至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五河、蚌埠,播布皖苏两省十几个县市的广大地区,出现了《摘石榴》、《打菜苔》、《四季颂淮北》等一批优秀节目、产生了马流柱、曹新云、张红曼、薛胜友等一批著名民歌手,鼎盛时期“姐在南园摘石榴,哪一个讨债鬼隔墙砸砖头”的优美旋律随风飘荡,不绝于耳。

五河民歌类型有劳动号子、秧歌(田歌)、小调三大类,初步普查统计有70余首,其中以小调类的民歌较多,也最具有五河特色。

五河地处淮北、淮南、苏北交界之处,其语言、文化等方面既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也受到吴文化和楚文化的渗透,其民歌风格、旋律,既包含着淮北那种侉腔侉调、粗犷豪迈的元素,又有着节奏平稳、小波浪式的旋律线条,带有很强的抒情性,成为淮河中下游地区优秀的民间音乐。

(四)徽州民歌

申报单位:黄山市

徽州不仅拥有美丽神奇的黄山,更有着很多与之相辉映的徽州民歌。它联袂着徽商、徽学、徽画、徽医,组成了一个璀璨的星座,向世界闪烁着黄山山水的俊伟旖旎,向世界倾诉着黄山人的丰富的内在情怀。

早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徽州本土的音乐工作者,力排当时音乐界的所谓“徽州没有民歌,至少徽州是个民歌贫乏区”的错误认为,根据当时文化部关于抢救民歌的指示精神,深入各区县全面深入挖掘,整理徽州民歌。历经二十几年,徽州民歌一批又一批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它们象一朵朵朴实无华的山花,它们象一滴滴透亮晶莹的泉水,人们为之惊讶,为之感叹。

徽州民歌不但内容丰富,而且体裁多样有号子、山歌、小调,小调中又有不少民俗、歌舞另外还有一些佛教、道教歌曲。早在八十年代初徽州民歌中屯溪民歌《小石桥》歙县民歌《牧牛花鼓》、《猜谜对歌》、《十二月花》等由中国唱片社录制成唱片向国内外发行,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将屯溪民歌《小石桥》作为听众欣赏节目向听众播放。1994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向国外播放屯溪民歌《小石桥》歙县民歌《十二月花》,2005年屯溪民歌《小石桥》被列入中学生音乐教材。

从此徽州民歌以她不带修饰的天然风流从山壑崖隙,从水边地头,从阡陌幽巷向人们走来,徽州先人,在辛勤劳作之余,用他们的民歌装点生活,用他们的民歌弘扬“徽骆驼”的精神,用他们的民歌记录徽文化中最本质无染的一页。

(五)大别山民歌

申报单位:六安市

在皖西在六安,大别山纵横千里,淮河水穿境而过。皖西大别山民歌以山而生、以水而传。山水相连,生生不息。民歌多以山歌、茶歌、秧歌、排歌、小调、劳动号子为主。皖西大别山民歌在音乐上,传承了上古时期部落的民谣,在内容上,反映了古代时期的社会演化过程,体现了近现代时期的革命、劳动、生活等发展面貌。如:有反映皋陶治法、大禹治水、楚汉之争,以及辛亥革命、红军起义等民谣民歌;还有反映社会建设时期的生活、生产的民歌;以及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六安社会风土、人情、民俗等民谣民歌。最有影响的是《八月桂花遍地开》、《送郎当红军》等革命民歌唱遍全国。在原汁原味本乡本土的皖西大别山民歌中,最有影响的是《挣颈红》、《慢赶牛》等曲调,曾在安徽乃至全国产生过巨大的反响。主要特征有:1、原生态特征;2、明显的地域特征;3、综合的艺术特殊。主要价值有:1、历史学价值;2、美学价值;3、社会学价值、艺术学价值。

皖西大别山民歌以山水相依的独特地域性,兼收了通过水路流传来的其他不同形式民歌艺术特点,又不失自己的本土的大山山歌之特色,既具有山的沉稳、豪迈、厚实之特点,又具有水的流畅、悠扬、灵动之风格,是极其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六)道教音乐(齐云山道场音乐)

申报单位:黄山市休宁县

休宁县齐云山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泱泱古岳1200余年。正一派道场音乐作为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道教各类大小斋醮科仪活动相辅相成,同系

一脉,道有多久,乐有多长,沿袭至今。

道乐演奏人员为道场中的“文场”,由器乐、声乐两部分组成,道场上道士们有说有唱,有音乐有舞蹈,登场者少则七、八人、多者十四、五人。锣鼓笙箫,经声悠扬,喧闹悦耳而又庄严肃穆。

齐云山道场名目繁多,主要有《绪天科》、《小火连度》等25种;演奏道乐的民族乐器有:鼓、大锣、磬、木鱼、二胡、琵琶、箫、笛、唢呐等。道乐主要曲牌名有:《步虚韵》、《主云飞》、《真香初炷》、《大开门》等。

齐云山道场音乐以原始老谱“工尽”谱(工、尺、上、乙、是)五个音符进行演奏,韵律优美,缥缈飞翔,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一种精神与心灵上的抚慰。它是我国传统文化、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极富生命力的民间传统音乐。它以其强烈而又独特的宗教信仰色彩,彰显出我国正一道与地域文化紧密结合的魅力。

三、传统舞蹈

(一)花鼓灯

申报单位:蚌埠市、淮南市凤台县、阜阳市颍上县

花鼓灯是安徽省优秀的民间艺术,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作为汉民族舞蹈的代表之一在舞蹈艺术中有着广泛影响,是安徽省流传较广、参与人数较多、较为丰富多彩的一种民间歌舞艺术。

花鼓灯主要流传于蚌埠、淮南、怀远、凤台、颍上为中心的淮河流域的二十多个县、市约3万平方公里面积、700万人口的广大地区。

据《凤台县志》记载,花鼓灯“历史悠久,宋代就流传于淮河流域的凤台、怀远一带”。民间传说,包公放粮赈济,百姓为感恩德,以“玩鼓灯”的形式欢庆,相沿至今。

花鼓灯主要由舞、歌、锣鼓演奏组成,以音乐、舞蹈、灯歌相结合的艺术形式,通过情节和人物来表现生活事件和群体情绪,它把情节性的双人歌舞与情绪性的集体歌舞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了比较完整、系统的民间歌舞艺术,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民俗特征,是淮河文化在舞蹈方面的集中表现。兴盛时期,花鼓灯形成了以地域为特点的怀远、凤台和颖上三大流派,涌现了《抢板凳》、《抢手绢》、《游春》等完整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传统舞蹈节目,产生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民间艺人。

花鼓灯艺术热烈、奔放、优美、细腻,较为充分地体现了汉族民间歌舞的特点。近年来,还应邀参加国际艺术交流活动,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二)火老虎

申报单位:淮南市凤台县

火老虎是流传于凤台境内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主要流行在该县的刘集乡山口村和大山镇淮丰村。

火老虎的形成,来源于五代十国的一个传说,后周与南唐争夺淮南,激战寿春(今寿县),这次战争在凤台人民群众中留下许多传说,其中就有后周将领赵匡胤率领数万精兵攻打寿春,使南唐将领余洪被迫逃到八公山篼笼冲。后周名将刘金定率领精兵追赶,并放火烧山,八公山上和淮河岸边芦苇大火,林中老虎被烧起火,急跑下山。火老虎根据这个历史事件和传说衍生而来。

火老虎在制作上,采取夸张和写意的手法,把一只威武凶猛的老虎展现在人们面前。

火老虎表演角色有老虎、雄、雌狮、幼狮、土地神、领狮者。在表演中通过老虎的扑、剪、扫等动作与狮子打斗,在打斗的过程中,加上音乐锣鼓的烘托,使整个场面激烈,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火老虎最大的特点就是表现一个“火”字,所以只有在晚上才能看出艺术效果。同时它受季节限制,一般情况下在春节期间演出,表演者穿厚紧身衣服,然后再系上扎制的虎皮,特别是结束时表演者要跳入水塘里,一是表示老虎被狮子打败,二是为了扑灭身上的火,所以表演者即要忍耐烟熏火烤,又要抵抗寒冬腊月冰水寒冷的能力。

火老虎的形成,反映了淮河人民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这种表演形式,不是任何人都能表演的,只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才可以表演。这一民间艺术,反映了凤台的历史背景,人文景观,对研究淮河中段历史文化、社会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傩舞(祁门傩舞)

申报单位:黄山市祁门县

流行于祁门的傩舞是中国远古时腊月里驱鬼逐疫的一种祭仪,源于原始巫舞。人们戴着面具,把自己装扮成比臆想中的鬼疫更凶猛狰狞的傩神,跳着凶猛、狂热的舞蹈来驱邪。在徽州汉代就开始有“方相舞”和“十二神舞”的名称。后来傩逐步向娱人悦众方面演变,加强了其娱乐成分,内涵也大为丰富,其中包含了驱邪扶正、祭祀祖先、祈福求安、祝祷丰收等内容,出现了表现劳动生活与民间传说故事方面的节目,发展成为傩事。

傩舞,亦称鬼舞、舞鬼。在远古时期,祁门地区交通不便,生活水平极为低下,徽州原住土著山越人对各种自然现象和身边所发生的种种事物缺少正确的认识,人们要战胜妖魔鬼怪,只好借助神的威力与妖魔疫鬼进行斗争,乞求神灵的庇护和保佑。基于人们对万物有灵的观念,从而产生了一种驱鬼逐疫、迎神纳吉为目的的原始祭祀活动??傩。

祁门傩活动历史上一直很普及,明清更为盛行。祁门县立春前的一天,县令要率领下属到城东郊占卜水旱,老百姓则扮戏相从,立春日则祭祀太岁行傩。其它县也是如此。如果说春祀傩仪尚带有古傩驱鬼逐疫意义的话,在民间迎神赛会中出现的傩,则纯粹是一种娱乐了。祁门县社景六月十二至十四日举行游太阳神赛纪念“八灵王”的游行活动,人们在队伍中边歌边舞,即为傩舞。

祁门傩舞形象地凝聚着傩文化所体现的宗教意识、民俗意识和审美意识。透过弥漫着宗教色彩的傩窗口,从中可以窥视到我国多民族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风貌、民风民俗,是不可再生的民族文化遗产。

(四)灯舞(东至花灯舞)

申报单位:池州市东至县

东至花灯由“六兽灯”、“磨盘灯”、“八仙过海灯”、“五猖太平灯”、“龙灯”、“狮子灯”、“蚌壳灯”、“旱船”等十余种形式各异的花灯组成。主要灯种源于300多年前,有的根植于本乡本土,有的异地流入,表演形式各异,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内容涉及到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手工技艺、民间美术和宗教信仰等诸多领域。东至花灯主要流传于东至县的石城、张溪、高山、官港、木塔等乡镇20多个大姓家族,以家族为演出单位,以请神祭祖、驱邪纳福,祈求太平为目的。

花灯均伴有民歌、山歌、戏曲、舞蹈等。灯会一般从正月初二开始,正月十五结束没有的要到二月初二圆灯,习俗不一。东至花灯汇蓄和沉淀了多个历史时期诸多文化信息,仍保持着古朴、粗犷的原始风貌,是光大农村最重要的一种民俗活动;是汇集工艺美术、戏剧、舞蹈、音乐、武术表演等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是把扎彩灯,唱文南词、黄梅戏、敲十番锣鼓汇集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大烩萃,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通过玩花灯,人们既欣赏到精湛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又可以再现一些古老的戏剧表演艺术形式。

目前,东至花灯仅靠“口传身教”的方式传承,随着老的花灯艺人的先后故去,精湛的技艺已部分失传,现在演出已显逊色,加上年轻人对花灯艺术价值的认识不深,缺少自觉继承者。因此,东至花灯急需进行抢救性保护和传承。

四、传统戏剧

(一)徽 剧

申报单位:安徽省徽剧团、黄山市

明末清初,徽戏形成于安庆石牌、枞阳、桐城一带,其基础是青阳腔、昆山腔和俗曲。

嘉靖年间,青阳腔即已兴起。外来的昆山腔在徽州地方和安庆形成两股势力,时称“新安曲派”和“皖上曲派”,并和青阳腔相辅相成,以其“时调青?昆”、“昆?池雅调”著称。同时吸收[桐城歌]、[罗江怨]、[桂枝儿]等俗曲,产生了梆子乱弹腔,称乱弹。

康熙年间,乱弹腔以“新奇叠出”之姿态,吸引广大观众。乾隆年间产生的新腔[二簧调]与湖北西皮形成皮?簧合奏。不久,乱弹班即形成安庆、巢湖、太平(当涂)、徽州四大派系。到乾隆中叶,安庆乱弹班走向外省。从此,安徽班社皆称徽班,唱腔称徽调,演出剧目称徽戏。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三庆徽班为高宗八旬祝寿,首次晋京献演。嘉庆年间,晋京徽班中,以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影响最大,世称“四大徽班”。徽戏曾享誉京师舞台半个多世纪,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起过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迄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不仅孕育产生了京剧,而且中国南北几十个地方戏曲剧种都与她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

1956年秋安徽省徽剧团成立,成为目前国内唯一集研究、教学、演出为一体的专业艺术团体。多年来,徽剧先后荣获了中国戏剧“梅花奖”,第八届文华奖?新剧目奖、中国曹禺戏剧?剧目奖、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剧本奖、中国首届戏曲“红梅奖”大奖等多种国家级奖项,并赴上海、北京、香港、澳门、日本、台北、西班牙等地演出,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评。

(二)黄梅戏

申报单位:安庆市

黄梅戏又名“黄梅调”。源于湖北省黄梅县一带的采茶调。清末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生的戏曲剧种。一度被称为“怀腔”、“皖剧”。 

安庆座落在长江中下游,安徽省西南部,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在清乾隆以后,曾作为安徽省府170多年,为黄梅戏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早期黄梅戏以演唱“两小戏”(小旦、小丑)或“三小戏”(小旦、小丑、小生)为主,后吸收青阳腔和徽调的音乐、表演,并借鉴其剧目,开始演出“本戏”。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到上个世纪40年代末,已积累了36本大戏,72本小戏代表作和平词、花腔两大腔系音乐唱腔。

建国后,黄梅戏在音乐伴奏、演唱技巧等方面有了质的飞跃,整体艺术水平全面提升。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严凤英、王少舫等杰出表演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天仙配》、《女驸马》等,把黄梅戏推向一个崭新阶段,奠定了黄梅戏在中华戏曲大家庭中的显著地位。改革开放以来,马兰、黄新德、韩再芬等新人涌现,《红楼梦》、《风雨丽人行》、《徽州女人》等一批优秀剧目相继问世,黄梅戏的影响日益扩大,蜚声海外,成为安徽著名文化品牌,标志性文化形象。

目前,安徽省有黄梅戏剧团26个,其中,省黄梅戏剧院一院二团,安庆市拥有3个市级剧团和8个县级剧团,是黄梅戏艺术的中坚力量。

(三)庐 剧

申报单位:合肥市、六安市

庐剧,旧称“倒七戏”,是安徽省地方戏主要剧种之一。清末以来,流行于安徽境内的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它是在大别山一带的山歌、淮河一带的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吸收了锣鼓书(门歌)、端公戏、嗨子戏的唱腔发展而成。曲调清新朴实,优美动听,很受当地群众喜爱。

 

(四)泗州戏

申报单位:宿州市、蚌埠市

泗州戏旧时称拉魂腔,起源于江苏海州(即江苏省东海县),流行于安徽皖北一带,为安徽省四大剧种之一,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泗州戏与山东、江苏的柳琴戏、淮海戏有着一定的血缘关系,同是由“拉魂腔” 发展而来的,属姐妹剧种。

早期泗州戏表演形式非常简单,最初是一个人的自打板自演唱,或自拉琴自演唱,后来发展为有八、九个人合作的小戏班。早期的演出以柳叶琴,俗称“土琵琶”,外带梆子、小锣伴奏。以“帮腔”弥补音乐气氛的单调。直到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才有固定班社的剧场演出。

 

(五)青阳腔

申报单位:池州市青阳县

青阳腔形成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因青阳属池州府,故又称“池州调”,誉为“徽池雅调”。

青阳腔于明代嘉庆年间在青阳本地“俳优四出”的基础上,吸收了余姚腔、弋阳腔等特点,突破曲牌联套体的音乐结构,发轫了板腔自由体,创造了腔、滚结合的歌唱形式??“滚调”,实现了戏曲声腔史上的重大革新。其演唱特征一是用锣鼓伴唱,不用管弦;二是一唱众和,独唱与帮腔结合;三是运用腔滚结合的歌唱方法??滚调。

 

(六)岳西高腔

申报单位:安庆市岳西县

岳西高腔属地方古老剧种,承袭于明代青明腔,其戏曲文学、戏曲音乐、表演艺术及其活动形式自成体系,风格独特,对中国戏曲的变革与发展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在中国戏曲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刻、广泛的影响。众多的后继地方剧种中,明显带有岳西高腔所承袭的明代青阳腔的艺术基因。如今,在日本及欧洲多国的国家图书馆中仍珍藏有明代青阳腔刊本,从世界民族文化认同的层面见证了岳西高腔承袭的明代青阳腔所具有的极高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

 

(七)徽州目连戏

申报单位:黄山市

目连救母的故事最早见载于佛家经典,到了明代,祁门清溪人郑之珍,为借戏曲宣扬佛理,劝人为善,以正社会之风气,在这些杂剧、变文、传说的基础上,于 1579年撰写《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3卷100出,它描写了傅相一家人的命运,傅相行善而升入天堂,其妻刘氏不敬神明,被打入地狱,其子傅罗卜孝母情真,地狱寻母,历尽艰险,终于感动神明,救母脱离地狱。

 

(八)贵池傩戏

申报单位:池州市

池州傩戏源于原始宗教意识和图腾崇拜意识,主要流传于中国佛教圣地九华山麓方圆百公里的贵池、石台和青阳等县(区),尤其集中于池州市贵池区的刘街、梅街、茅坦等乡镇几十个大姓家族,史载“无傩不成村”,至今仍以宗族为演出单位,以请神祭祖、驱邪纳福为目的,以戴面具为表演特征的古老艺术形式。

池州傩戏有“傩仪”、“傩舞”和“傩戏”等表现形式,其中与中国其它地区的“傩”主要区别在于她搬演傩戏,即饰演既有戏剧情节、表演程式,又有角色行当和舞台砌末等戏曲特征的正戏。她是靠“口传心授”的方式,宗族师承,世代沿袭,每年例行“春祭”和“秋祭”,“春祭”即每年农历正月初七(人日)至十五择日进行,“秋祭”即农历八月十五进行,平时不演出。

 

(九)文南词

申报单位:安庆市宿松县

文南词,又名文词腔,流行于池州市的东至县、安庆市的宿松县等地。剧种名称,取其主要声腔(文词)、(南词)首字组成,原系湖北黄梅一带渔鼓小调,清末由逃荒卖艺人传入。清末东至县仰家桥秀才谢敬仁在《南乡诗草.省亲偶见》中有诗道:“翁操四胡桂树下,姝弄渔鼓唱‘思嫁’。妇孺入迷文南词,月落西山不归家”。(南乡,即现在的东至县青山乡。)此诗记叙了当时文南词的演出形式,伴奏乐器以及观众喜闻乐见的程度。

 

(十)坠子戏

申报单位:宿州市

坠子戏是安徽的稀有剧种,四十年代初起源于宿州萧县。它是以民间说唱的单口坠子为基础,经过“大扬琴”、“道情班”和“曲艺剧”的过程发展而成。坠子戏以其主奏乐器为“坠子”而得名。

 

(十一)花鼓戏

申报单位:宿州市、淮北市、宣城市

宿州市、淮北市(淮北花鼓戏)

淮北花鼓戏流行于苏、皖北部边界以内,至宿州、浍河以北这一较小区域。是极具民间特殊演唱风格的稀有剧种之一。

淮北花鼓戏据传溯源于明初。又有记载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解放后,淮北及丰、沛、萧、砀地区的民间花鼓班有百余个。淮北花鼓戏源于生活,有浓郁的地方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因此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其主要曲调有宿州调、浍北调、口子调平板、寒板等;舞蹈为“压花场”和“大小武场”两种,有文有武,语汇丰富,舞姿优美;唱腔说唱和咏唱融于一体,舒展、抒情又激越昂扬;戏曲语言质朴;角色行当齐全,生、旦、净、末、丑俱全;剧目丰富,计170余出,其中大戏110出,小戏60余出,另有段子72篇。

 

宣城市(皖南花鼓戏)

皖南花鼓戏为安徽五大剧种之一,流行于皖南、苏南、浙江相毗邻地区,而以皖南宣州、郎溪、广德、宁国一带最为盛行。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该剧由湖北民间的花鼓调和河南民家的灯曲、随移民传入皖南,并于当地的民间歌舞合流而成。

该剧成长过程,大致经历了灯会歌舞、“打五件”、“地摊子”、“四季班与草台班”四个阶段,并吸收了高腔、徽剧、京剧艺术的有益成分,经过百年的演化、发展,从而形成了一个具有粗犷、质朴、明快的艺术风格和鲜明乡土色彩的民间剧种。

该剧语言保存着民歌和民间说唱的特色,以中州音韵系统为基础,融入地方语音;表演艺术保存着灯会时期的民间歌舞和从农村日常生活中提炼、美化的程式动作,并吸收了京剧的表演程式;唱腔分为主腔和花腔两类,有淘腔、北扭子、四平、悲腔四大主腔,花腔多为灯曲和民歌小调。

 

(十二)二夹弦

申报单位:亳州市

二夹弦是我国的一个稀有剧种,它起源于皖北、苏、鲁、豫、冀相邻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由最初的“纺棉小调”后吸收“花鼓丁香”、“大五音”和“四根弦”等剧种的艺术元素,经过老一辈艺术家一代又一代的努力,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二夹弦。

 

安徽历史上的名人,安徽历史名人排行榜汇总表

安徽高考历史试卷答案解析,安徽高考历史答案【word版本】

安徽历史上的名人汇总,最全安徽历史上所有的名人排名

安徽大学研究生历史学学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