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陇南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登录【整合】
【安全教育知识拓展】
雪灾
雪灾亦称白灾,是因长时间大量降雪造成大范围积雪成灾的自然现象。它是中国牧区常发生的一种畜牧气象灾害,主要是指依靠天然草场放牧的畜牧业地区,由于冬半年降雪量过多和积雪过厚,雪层维持时间长,影响畜牧正常放牧活动的一种灾害。中国牧区的雪灾主要发生在内蒙古草原、西北和青藏高原的部分地区。
什么是雪崩
大量积雪从山坡上突然崩落下来,就叫雪崩。雪崩可分为干雪崩、湿雪崩,也可以叫做粉雪崩和块雪崩,它们的形成和发生有不同的地貌和气候条件有关。
雪崩产生的原因
雪崩市积雪雪山常见的一种现象,雪崩发生地为山地。主要原因是雪山上的积雪堆积过厚,且过厚的积雪超过了山坡面的摩擦力,这样就会引起大量的积雪发生运动,从而产生了雪崩。雪崩是一种所有雪山都会有的地表冰雪迁移过程,它们不停地从山体高处借重力作用顺山坡向山下崩塌,崩塌时速度可以达20-30米/秒,具有突然性、运动速度快、破坏力大等特点。它能摧毁大片森林,掩埋房舍、交通线路、通讯设施和车辆,甚至能堵截河流,发生临时性的涨水。同时,它还能引起山体滑坡、山崩和泥石流等可怕的自然现象。
雪崩发生的规律
雪崩的发生还有空间和时间上的规律。就中国高山而言,西南边界上的高山如喜马拉雅山、念青唐古拉山以及横断山地,因主要受印度洋季风控制,除有雨季(5-10月)和旱季(11-4月)之分外,全年降水都比较丰富,高山上部得到的冬、春降雪和积雪也比较多,故易发生雪崩。此外,天山山地、阿尔泰山地,因受北冰洋极地气团的影响,冬春降水也比较多,所以这个季节雪崩也比较多。雪崩这种自然灾害在某地重复发生,它的发生只和雪山的地形特点和气候因素有关。在容易发生雪崩的雪山,可能每下一场雪就会发生一次雪崩,对于这些地方人们最好少进行各项活动,这些地方的雪层已经非常厚,这时增加一点外力就有可能引起雪崩。
雪崩的分类
雪崩分湿雪崩(又称块雪崩)、干雪崩(又称粉雪崩)两种。它们的形成和发生有不同的地貌和气候条件。
湿雪崩也许是最危险的,湿雪崩一般发生于一场降水以后数天,因表面雪层融化又渗入下层雪中并重新冻结,形成了“湿雪层”。 在冬天或春天,下雪后温度会持续快速升高,这使新的湿雪层不可能很容易就吸附于密度更小的原有的冰雪上,于是便向下滑动,产生了雪崩。湿雪崩都是块状,速度较慢,重量大,质地密,在雪坡上像墨渍似的,愈变愈大。因此摧毁力也更强。这种块雪崩的形成区通常在坡度稍缓的雪坡上。因为陡坡上的粉雪(松散的雪)要几乎崩完了,才会轮到相对的缓坡,发生块雪崩。它的下滑速度比空降雪崩更慢,沿途带起树木和岩石,产生更大的雪砾。但一旦卷入块状的雪崩体中,就绝不会有像遇到干雪崩那样幸运了。而且它一旦停止下来会立即凝固,往往令抢救工作十分困难。
干雪崩夹带大量空气,因此它会像流体一样。这种雪崩速度极高,它们从高山上飞腾而下,转眼吞没一切,它们甚至在冲下山坡后再冲上对面的高坡。一般而言,大雪刚停,山上的雪还没来得及融化,或在融化的水又渗入下层雪中再形成冻结之前,这时的雪是“干”的,也是“粉”的。当此种雪发生雪崩时,气浪很大底层也容易生成气垫层。探险队遭遇此类雪崩时,人可以被裹入雪崩体中并随雪崩飞泻而下。但是干雪崩和粉雪崩对探险者致命的威胁相对较小。
1、雪板雪崩
不稳定且致命的雪板通常位于30至45度的开放坡面上-看起来很好的路线。通常由于体重的作用引发,发出“怦”的声音,同时破碎。如果运气好,发生在你的下面,但很大可能是破碎就在你周围,裹挟着受害者。雪板雪崩也可能由自然因素引发,扫过数千尺,甚至经过平坦的路线。避免的方法就是大雪后呆几天让雪层之间冻结实(但危险的雪板仍可能存在很长时间)。走路的时候注意空洞的“怦怦”声,这是不结实雪层的信号。
2、松雪塌陷
通常位于更陡峭的路线上,这种路线雪板留不住。这种雪崩是可预测的。开始下
雪后雪坡就会崩陷。这种雪崩比较小,但是大的也很危险。最好的防范是,一旦看起来要下雪,就离开这种陡峭路线。如果下雪时在峡谷里或陡峭的坡面上,就在有遮蔽的地方设保护,并且爬到雪流走的主要通道那一面。
3、湿雪下滑
是湿且重的表层雪崩,发生在春夏解冻或夏天的大风雪之后。相对容易预测,由于日照或0度以上的气温使雪变暖,一般发生在30度以上的雪坡。特别有可能是由于夜间的雪没有冻住。湿雪下滑通常由于攀登者引发,由一点向下成三角形扇面发生。一般下方的人被扫走,比上方引发雪崩的人处境更危险。避免湿雪下滑就要夜里攀登,上午之前离开雪坡。如果穿过一个可疑的坡面,记得保护下方的人。
4、冰崩
包括冰塔和冰壁崩塌,通常由于冰川运动引发。可能引发下方雪坡的大规模雪板雪崩,从而导致整面山体的巨大雪崩。无法预料冰崩的时间和规模,但是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可以大概预料这座山的冰崩的情况。如果要从看来不稳定的冰塔或悬冰川下通过,要快!这种路线极度危险。
雪崩的几种表现形式
山坡雪下滑时,有时像一堆尚未凝固的水泥般缓缓流动,有时会被障碍物挡住去路,有时大量积雪急滑或崩泻,挟着强大气流冲下山坡,会形成较少见的板状雪崩。
1、松软的雪片崩落
降在背风斜坡的雪不像山脚下的雪那样堆积紧实。在斜坡背后会形成缝隙缺口。它给人的感觉是很硬实和安全,但最细微的干扰或者像一声来复枪响的动静,就能使雪片发生崩落。
2、坚固的雪片崩落
这种情况下的雪片有一种欺骗性的坚固表面-有时走在上面能产生隆隆的声音。它经常由于大风和温度猛然下降造成。爬山者和滑雪者的运动就像一个扳机,能使整个雪块或大量危险冰块崩落。
3、空降雪崩
在严寒干燥的环境中,持续不断新下的雪落在已有的坚固的冰面上可能会引发雪片崩落,这些粉状雪片以每秒90米的速度下落。覆盖住口和鼻还有生存的机会,被淹没后吸入大量雪就会引起死亡。
雪崩带来的破坏力
通常雪崩从山顶上爆发,在它向山下移动时,以极高的速度从高处呼啸而下,用巨大的力量将它所过之处将一切扫荡净尽,直到广阔的平原上它的力量才消失。一旦发生,其势不可阻挡。这种“白色死神”的重量可达数百万吨。有些雪崩中还夹带大量空气,这样的雪崩流动性更大,有时甚至可以冲过峡谷,到达对面的山坡上。
比起泥石流、洪水、地震等灾难发生时的狰狞,雪崩真的可以形容为美得惊人。雪崩发生前,大地总是静悄悄的,然后随着轻轻的一声“咔嚓”,雪层断裂,白白的、层层叠叠的雪块、雪板应声而起?好像山神突然发动内力震掉了身上的一件白袍,又好像一条白色雪龙腾云驾雾,顺着山势呼啸而下,直到山势变缓。
但是,美只是雪崩喜欢示人的一面,就在美的背后隐藏的却是可以摧毁一切的恐怖。领教过其威力的人更愿意称它为“白色妖魔”。的确,雪崩的冲击力量是非常惊人的。它会以极快的速度和巨大的力量卷走眼前的一切。有些雪崩会产生足以横扫一切的粉末状摧毁性雪云。
据测算,一次高速运动的雪崩,会给每平方米的被打物体表面带来40~50吨的力量。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哪种物体,能经得住这样的冲击。1981年4月12日,一块体积约一栋房子那么大的冰块从阿拉斯加的三佛火山顶部冰川上滑下,落在旁边的雪坡上,造成数百万吨雪迅速下滚,将沿途13千米地区全部摧毁。据有关专家指出,该雪崩产生了长达160千米的粉末状雪云,是迄今为止纪录上最为严重的一次。事实上,一旦这种时速可高达400千米、足以吞没整座城市的自然怪物开始行动,我们就只能束手就擒了。
了解雪崩的人应该知道,其实在雪崩中,比雪崩本身更可怕的是雪崩前面的气浪。因为雪崩由于从高处以很大的势能向下运动,譬如从6000米高处向下坠落或滑落,会引起空气的剧烈振荡,故有极快的速度甚至会形成一层 气浪。这种气浪有些类似于原子弹的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雪流能驱赶着它前面的气浪,而这种气浪的冲击比雪流本身的打击更加危险,气浪所到之处,房屋被毁、树木消失、人会窒息而死。因此有时雪崩体本身未到而气浪已把前进路上的一切阻挡物冲得人仰马翻。1970年的秘鲁大雪崩中,雪崩体在不到3分钟时间里飞跑了14.5千米,速度接近于90米/秒,比十二级台风擅长的32.5米/秒的奔跑速度还要快得多。这次雪崩引起的气浪,把地面上的岩石的碎屑席卷上天,竟然叮叮咚咚地下了一阵“石雨”。
雪崩的危害
雪崩对登山者、当地居民和旅游者是一种很严重的威胁。
在高山探险遇到的危险中,雪崩造成的危害是最为经常、惨烈的,常常造成“全军覆没”。因雪崩遇难的人要占全部高山遇难的1/2-1/3。但是,探险者遭遇雪崩的地理位置不同,危险性也不一样。如果所遇雪崩处正是在雪崩的通过区,危险要小一些,如果被雪崩带到堆积区,生还的机率就很小了。雪崩摧毁森林和度假胜地,也会给当地的旅游经济造成非常大的经济影响。
雪崩对人类的危害
雪崩爆发后对人类的危害很重,雪崩对登山者、当地居民和旅游者都构成严重过的威胁。雪崩爆发后会摧毁当地居民的房屋,卷走村民,还可摧毁深林和度假胜地,给当地的旅游经济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雪崩对高山探险也构成一定的威胁,探险队伍在高山探险遇到的威胁中。雪崩的危害最为经常也最为惨烈,遇到雪崩常常会造成整个探险队伍“全军覆没”。因雪崩遇难的人要占全部的高山遇难人数的一半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