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网 > 社保政策 > 正文

年全国两会下岗职工提前和延迟退休最新政策

更新时间:上大学网

公务员退休年龄政策的步伐渐行渐明朗,三中全会中央已敲定,1.从开始,1965年出生的女性职工和居民应当推迟1年领取养老金,1966年出生的推迟2年,以此类推,到2030年实现女性65岁领取养老金。2.从2020年开始,1960年出生的男性职工和居民推迟6个月领取养老金,以此类推,到2030年实现男性职工和居民65岁领取养老金。

昨日,杨震委员审议时说,养老金改革方案中,国家把基本养老保险统一起来,剩下补充的部分取决于大家交的年金,交的多拿的就多,交的少拿的就少。实行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退休金之间的差距会缩小多少,相关部门应该进行测算。

“因为企业之间本身的差距也非常大,有的企业经营非常好,有的企业很差,所以不同企业为职工交的年金不可能一样,补充的一块是不是有上限和下限?这样是不是可以控制退休收入差距?”杨震说,希望国家出台新政策,能使得社会矛盾得到缓解,不要产生新的社会矛盾甚至扩大社会矛盾。

对于养老金改革,黄细花代表说,决策部门一定要将政策尽快落地,人社部作为政策制定者,不能只从自己角度,或者从少数部门的角度考虑问题,应该更多地考虑到老百姓、弱势群体的利益。

延迟退休建议实行弹性退休制度

马凯23日作报告时说,将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改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抚养比。

昨日,苏晓云委员审议时说,目前企业员工退休工资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旦发不出退休工资,影响会很大。他说,这一问题应立足于体制内解决,尽快实施企业员工推迟退休,“现在工人男的55岁退休,女的是50岁退休。企业的干部,男的是60岁退休,女的是55岁退休。从身体状况和平均寿命来看,60多岁、70岁看起来就像50多岁的人,身体还很好。”

苏晓云建议,把企业员工的退休年龄男性提高到65岁,女性提高到60岁。“这样多收五年(养老保险),少发五年(养老金),从身体状况来讲,没有多大影响。这个办法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解决问题的办法。”

吕祖善委员说,现在提出渐进式地延迟退休,应该是一个不得不采取的办法,也是必须采取的办法。延迟退休年龄可能增加新就业的压力,要合理安排两者之间的平衡。

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建议实行弹性退休制度,“规定一个法定最早退休年龄、一个正常退休年龄和一个最迟退休年龄,让自己选择,如果选择延迟退休,退休金可以增加。如果只规定延迟退休,我相信100%的人都会反对的。”

人社部建议我国从实行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

据人社部消息,中国有可能在实行新的退休年龄的政策,将退休年龄65岁。到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有专家表示,提高退休年龄的目的为缓解劳动力总量减少的速度。

7月1日,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称,建议中国从实行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并每两年延长1岁退休年龄,到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有专家表示,提高退休年龄的目的为缓解劳动力总量减少的速度。

我国老龄化速度世界第一

据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说,我国老年人口的规模世界第一。根据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经达到1.78亿,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3.6%,是全球唯一的老年人口超过一个亿的国家。二是我国的老龄化速度世界第一。预计未来40年,世界老年人口的比重将上升10.8个百分点,而我国将上升21个百分点,我国老龄化的速度比世界的平均速度要快一倍多。三是我国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难度大。我国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进入老龄化社会,应对老龄问题的经济基础还很薄弱。

专家建议退休年龄延至65岁

据报道,我国是全球唯一的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201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经达到1.78亿。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这一不争事实,不少专家建议应逐步延长退休年龄以减缓劳动力总量减少速度。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建议我国从实行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并每两年延长1岁退休年龄。到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建议,我国应逐步延长退休年龄,同时加大对老年人的培训力度,以为延长退休年龄创造条件。他建议,退休年龄可采取弹性制度,充分利用一部分高技能、高素质人员的人力资本存量。

五十年后将无钱可领?

近日人社部提出的弹性延迟退休引起舆论反响。延迟退休是否能解决养老制度中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认为,延迟退休的目的毫无疑问只有一个,就是提高养老金的支付能力,因为退休年龄太低,威胁到制度长期的财务可持续性和支付能力。提高退休年龄不是解决现在的问题,而是长期的制度问题。

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称,建议中国从实行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并每两年延长1岁退休年龄。

全世界都面临类似问题,提高退休年龄虽然引起普遍不满,但在残酷的数据面前,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必然选择。王志浩表示,从数据来看,当下工作人口与退休人口的比例大约是4比1,照现在的趋势发展下去,到2030年可能会达到2比1,到2050年达到1比1。这显然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状态,国家不可能拿大部分的税收来养活退休人员。从公平角度来讲,如若不改变现状,那么三五十年下去现在的年轻人将无钱可领,所以说,每个人可能都要承担一定社会责任及成本。

我国将研究延迟申领养老金政策

据报道,近日下发的《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研究弹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的政策。

6月初,人社部在答复热点问题时曾表示,延迟申领养老金是大势所趋。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近日也明确表示,短期内不会推出该政策,并表示仅仅是在进行前期的研究。

此次社保“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研究弹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的政策,也从我国整体规划层面明确了这一说法。记者咨询相关业内人士也了解到,这项政策的制定目前尚未进入实质性的阶段,因为争议较大,且退休年龄的修改可能涉及到立法程序,因此很难短期内实施。

加强对老年人培训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建议,伴随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逐步减少的趋势,我国应逐步延长退休年龄,同时加大对老年人的培训力度,以为延长退休年龄创造条件。

蔡?坦言,在我国人口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低。因此,我国目前没有延长退休年龄的条件。

他建议,退休年龄可采取弹性制度,充分利用一部分高技能、高素质人员的人力资本存量。同时,针对受教育程度不够的普通劳动者,可以采取教育优先以及加大对老年劳动者的培训力度,增加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提高其为工作岗位服务的能力。

社科院建议三年内完成养老金并轨2018年延迟退休

中国社科院25日发布的一份报告建议,改革退休年龄前应该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2015至2017年实现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金制度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2018年开始延迟退休年龄。

近日,中国官方发布消息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方案已经拟定,并在决策层面获得通过,社会呼吁多年的养老金并轨改革将有全面实质性的进展。虽然养老金并轨具体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尚未面世,但是,舆论关注点已经开始转向与养老金并轨密切联系的另一话题“延迟退休”。

中国现行的退休年龄的基本架构始于上世纪50年代。1951年颁发的《劳动保险条例》,规定男工人与男职员年满60岁、女工人和女职员年满50岁时退休。195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暂行办法》,国家机关中女性工作人员的退休年龄由50岁提高至55岁。1978年《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严格了退休条件,在男工人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外,本人连续工龄必须满10年。总体来看,退休年龄在1949年后60年间基本上没有变化。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此后,关于“延迟退休”的争议持续引发社会关注。但是,在养老金双轨制迟迟难以破题、退休后待遇差异较大的背景下,社会上关于“延迟退休”如何推进,争议较大。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社科院发布的这份《全面深化改革二十论》有着专题研究。这份报告发布在中国社科院12月25日举行度创新工程重大科研成果系列发布会上,该书由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培林担任主编。

这份报告指出,当前,无论是从国内形势还是从国际形势来看,中国延迟退休年龄已经势在必行,但是,改革退休年龄前应该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

对于改革的时间表,这份报告建议,2015至2017年实现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金制度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2018年开始延迟退休年龄。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建议,未来中国退休年龄将有两类:一是职工养老保险的养老金领取年龄,二是居民养老保险的领取年龄。

其中,对于职工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改革方案,报告建议:第一步,2017年完成制度并轨时,取消女干部和女工人的身份区别,将职工养老保险的女性退休年龄统一规定为55岁。为了减小对女性工人的影响,可以规定在一定的时期内,女性工人可保留选择按照旧制度退休的权利。第二步,从2018年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同时达到65岁。

对于居民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改革方案。这份报告建议,居民养老保险的男性退休年龄目前和职工养老保险的男性退休年龄相同,女性退休年龄(60岁)则比职工养老保险的女性养老保险(50岁或55岁)更高,可以等待职工养老保险的女性退休年龄延迟至60岁时再与其同步延迟。这项制度建立时间不长,也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以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和信誉度。因此,建议从2033年开始每3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完成。

对于如何减小“延迟退休”的改革阻力,该报告称,“为了减小改革的阻力,必须统筹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一个可行的做法是为人们提供一定程度的趋利避害的机会,这就有必要采用弹性原则。”

报告称,为了尊重人们对退休年龄的选择权并减少改革的阻力,建议中国进行退休年龄改革后也引入弹性机制,以法定退休年龄为基准,规定人们可提前5年退休,但养老金标准将比按照法定退休有所下降;也可以高于法定退休年龄退休,养老金标准可适当提高。

同时,弹性退休年龄设计还可以引入新旧制度之间选择的弹性,即可以设立一个过渡期(如10年),允许人们在此时期内在新旧两种制度之间进行选择,为人们提供一定的趋利避害的机会,从而减小改革的阻力。

对于“延迟退休”对就业市场的影响,报告称,延迟退休年龄必须统筹考虑社会保障状况和就业状况。设计的退休年龄改革方案要尽量减小对两者的冲击,根据社会保障资金平衡状况和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状况,努力寻找一个对两者均有利的方案,把握好延迟退休年龄的时机和节奏。

中国将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一个统一

即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改革退休费计发办法,从制度和机制上化解“双轨制”矛盾

五个同步

即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待遇调整机制与计发办法同步改革,改革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23日审议了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我国将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

报告称,按照中央部署,有关部门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已经拟订了改革方案,并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

要点1养老金并轨改革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

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一个统一、五个同步。

“一个统一”: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改革退休费计发办法,从制度和机制上化解双轨制矛盾。

“五个同步”:

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待遇调整机制与计发办法同步改革,改革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

要点2全民参保全国还有1亿多人没参加养老保险

报告称,目前全国还有1亿多人没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主要是部分非公经济组织员工、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以及部分农村居民等。

报告指出,国务院有关部门已经制定并开始实施以养老、医疗保险为重点的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力争使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人数在2017年达到9亿人,到2020年达到10亿人左右,将覆盖率由目前的80%提高到95%。同时,巩固全民医保成果,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基本覆盖职业群体。

要点3延迟退休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报告指出,要建立健全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社会保险激励机制,建立兼顾各类群体的社会保障待遇正常调整机制。综合考虑人力资源供需、教育水平、人均预期寿命、基金收支等因素,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改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抚养比。

要点4社保基金社保基金保值增值机制不健全

代表国务院向会议作报告的国务院副总理马凯说,社会保障筹资渠道仍偏窄。目前各项社会保险缴费比例已经较高,财政投入大幅度增加,但面对老龄化高峰的迫近,养老抚养比持续增高,医疗费用上涨,给社保基金长期收支平衡带来了很大压力,亟须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他说,目前社保基金保值增值机制尚不健全。结余基金绝大多数存银行、买国债,投资渠道单一,收益率比较低。补充性社会保障推进缓慢。

报告指出,将制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办法,在确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扩大投资渠道,实现保值增值,增强基金支付能力。

■数据

●3700多万人不用自己支付养老金

据统计,中国在职公务员数量约为700万,126万个各类事业单位在职人员3000多万。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无需自己支付,直接由财政统一支付,而社会企业单位则由单位和个人按照一定标准缴纳。这导致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为单位性质不同,退休待遇差距较大,引发公平性质疑。

●49%被调查者不满养老金双轨制

从5月起,全国人大财经委调查组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社会救助制度为重点,进行了专题调研。据调研组在中国人大网的问卷调查,49%的被调查者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大表示不满。

●甘肃两类职工退休收入相差近1200元

调研组发现,上世纪90年代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来,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和企业职工养老金的差距逐步拉大。甘肃省有关部门向调研组反映,全省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费水平为月人均3227元,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金水平为月人均2065元。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年支出到2035年约达2.7万亿元

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保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发布的《老龄社会的养老金结构与制度整合》的课题报告指出,如果现行退休金政策不变,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年支出总成本到2035年约达2.7万亿元。

■解读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咋交?

针对养老金并轨相关问题,本报记者昨日采访了对外经贸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苏培科。

记者:中央已经通过改革方案,未来有哪些方面需要关注?

苏培科:主要关注点应该是并轨后公务员的缴纳标准与企业是否一致,其次是养老金的缺口问题如何解决,还有延迟退休方案、财政补充养老金的比例,以及养老金未来如何管理、如何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记者:如何分配单位与个人的缴费比例,是否也与企业相同?

苏培科:既然要并轨,就应该与企业相同,如果不一致的话还是双轨制,否则与并轨的初衷就相悖了。

记者:现有员工不需要补交部分险费?

苏培科:应该新老划断、从现在开始缴纳,如果让补交的话,估计很多公务员受不了。

记者:机关及事业单位会不会增加相应的补助,变相代缴?

苏培科:既然要并轨,就不要再搞变相补助和变相代缴,否则双轨制的不公平依然存在。

■难点

可能会使某些地方社保基金形成缺口

实际上,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公务员和全额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他们的养老金纳入财政预算,由财政全额拨付;另一类则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时被纳入公益类的事业单位,如高校医院、科研院所等,作为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财政只负担其职工的一部分养老金,其他的由单位自筹。后一类则是改革的难点所在。

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主任苏海南认为,全额拨款或者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主要看财政能不能兜底,这些人已经欠缴费很多年了,退休后要动用现收现付养老保险基金的部分钱,可能会使某些地方的社保基金形成缺口。

■观察

养老保险并轨重在协调利益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据媒体报道,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公布之日算起,有关养老金并轨,推进时间已经将近7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明确提出“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然而,这项改革涉及到机关事业单位的切身利益,如果没有顶层设计和顶层推进,落实中势必面临强大阻力。从过去几年一些省市的改革试点情况看,养老保险制度并轨进展缓慢。究其原因,不在于技术设计问题,而在于利益平衡问题。

一方面,机关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统账结合的制度,改变单位和个人不缴费的历史。这项改革的技术设计并不困难,制度参数等也可以通过精算来予以确定。即便是机关事业单位的转型成本,也可以通过名义账户等方式予以解决。

另一方面,机关事业单位改革的关键在于避免改革前后养老金待遇差距过大。这并不是说保持机关事业单位当前过高的替代率,而是要形成合理的养老金结构,除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外,还包括职业年金和过渡性养老金。换言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尽管待遇变化不大,但结构应更为合理,各方的权利义务更为对等。如果这一点没有得到保障,恐怕改革难以推进。改革的关键是要打破固化利益格局,在保障合法利益的基础上加快制度并轨。

两会关于下岗工人提案,全国两会关于下岗工人的热点提案解读

全国两会关于下岗职工退休新政策,两会提案下岗职工新政策

全国两会关于下岗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又涨了

全国两会下岗退休提案,全国两会下岗职工提案

两会关于下岗退休提案,全国两会关于下岗职工提案解读

全国两会下岗职工提案,今年两会关于下岗工人的提案汇总篇

今年全国两会下岗职工提案解读,全国两会关于下岗职工提案

全国两会对下岗职退休问题,今年两会对下岗职工退休的提案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