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网 > 数据相关 > 正文

柳州经济排名及人均GDP数据分析

更新时间:上大学网

2018柳州经济排名及人均GDP数据分析还未公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17柳州经济排名及人均GDP数据,请参考!

根据广西统计局的数据

地区生产总值方面,南宁继续领跑

以4118.83亿元排广西第一

紧随其后的是我们柳州

GDP总量达到2755.64亿元

排在第二

桂林GDP总量也达到了2000多亿元

▲数据来源:广西统计局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2017年,自治区党委、政府面对复杂多变的区内外经济形势,及时出台“新28条”等一系列调控政策稳增长。经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全年全区经济运行总体稳定、稳中提质、稳中增效,实现了就业扩大、物价稳定等多重目标,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

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初步核算,2017年,全区生产总值20396.25亿元,比上年增长7.3%,是2011年以来GDP年度增速首次止住回落态势。分季度看,除一季度外,近两年GDP增速已有7个季度稳定运行在7.0-7.3%区间内,表明全区经济稳定增长的态势没有改变,持续运行在合理区间。

人均GDP突破6000美元公报数据显示,2017年,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1955元,按2017年平均汇率折合6213.90美元,这是继2014年突破5000美元后,时隔三年再次跨上新的台阶,突破6000美元。

就业物价形势稳定。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显效,创业带动就业作用突出,就业形势保持稳定,成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亮点。2017年,全区就业超额完成预期目标,城镇新增就业44.61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27.5%;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1%,比上年末下降0.72个百分点,处于近年来的低位。物价水平较为稳定,全年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6%,低于预期目标。

二、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转型升级显著加快

为解决当前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自治区党委、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既坚定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又加大对符合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方向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统计公报显示,过去的一年,全区经济结构进一步改善,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第一动力。2017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2%,比GDP增长快1.9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40.2%,是200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9.8%,比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服务业比重在连续多年提高的基础上,2017年继续保持上升的势头,这主要得益于全区大力发展服务业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实,也是消费结构升级不断加快的客观反映。

工业结构加快向中高端迈进。2017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4%,高于规模以上工业8.3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2%,高于规模以上工业2.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23.1%。高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表明,我区工业结构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不断升级改善,工业经济加快向中高端价值链发展。

需求结构进一步改善在积极扩大消费、推进城乡流通体系建设等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作用下,全区消费市场稳定回升,消费升级态势明显。2017年,全区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3.3%,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7.2%,中西药品类增长16.2%,家具类增长10.8%,汽车类增长10.4%。同时,投资结构不断优化。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7.6%,快于全部投资4.8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32.5%,比全部制造业投资快24.8个百分点。

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随着户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证制度全面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进程加快,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显著提升。2017年末,全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9.21%,比上年末提高1.13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31.23%,提高0.56个百分点。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质量效益显著提高

全区各地各部门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效益为中心,突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全力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重点任务,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有所增强,市场供求关系明显改善,经济运行质量效益明显好转。

“三去一降一补”成效突出。全年共取缔“地条钢”产能541万吨,化解煤炭产能246万吨,吊销“僵尸企业”945户;年末广西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比年初下降0.21个百分点;全区商品房待售面积比上年下降9.8%;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成本比上年同期减少0.2元;全年文化体育娱乐业、农林牧渔业、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比上年分别增长38.3%、26.7%和21.7%。

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显改善了市场供求关系,企业经营状况好转、效益回升。2017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比上年增长25.2%,增速比上年加快16.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3%,增速高于全国17.0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一位。

四、创新创业蓬勃发展,经济活力显著增强

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传统动能减弱,新动能亟需培育推动的形势,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促进创新有序健康发展,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调动微观主体积极性,新的力量新的动能不断发力,经济社会发展焕发新的活力。

创新创业效果显现。随着商事制度改革和“放管服”改革的持续深化,市场主体持续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2017年,全区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47.37万户,比上年增长13.2%,平均每天诞生1300户左右。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为新经济成长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2017年末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3.81件,比上年增长27.0%。全年签订技术合同成交金额39.41亿元,比上年增长27.0%。

新产业增速领先。全年全区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5.4%和9.2%;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3和2.1个百分点。

新产品快速增长。全年全区电子元件增长41.5%,新能源汽车产量3.62万辆,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和轿车达到最大生产能力,以宝骏为主的(SUV)全年产量64.96万辆,城市轨道车辆产量108辆。

新业态模式快速成长。全年全区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比上年增长191.6%。年末,全区互联网用户4764万户,增加744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通达的行政村比重达到99.4%。随着电商平台、城乡物流网络的加快发展,带动快递业务快速增长,全年全区快递服务业务量31750万件,比上年增长39.0%。

五、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对外贸易取得显著成绩

自治区党委、政府全面贯彻落实*赋予广西“三大定位”的新使命,不断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开放型经济活力日趋增强。

外贸再创历史新高。2017年,广西外贸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全年全区进出口总额3866.34亿元,由上年下降0.5%转为比上年增长22.6%,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4个百分点。其中,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增幅达70.4%,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重要引擎。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机电产品比上年增长31.8%、高新技术产品增长40.6%。

对外合作领域不断拓宽。随着市场多元化战略的稳步推进,我区进出口贸易伙伴不断增加。2017年与东盟双边贸易额占全区进出口总额的49.0%,差不多占据半壁江山。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对“一带一路”沿线的土耳其、斯里兰卡等国的出口分别增长348.0%和186.7%。对拉丁美洲、大洋洲和非洲三大新兴市场进出口分别增长67.6%、42.8%和1.2倍。

六、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努力拓宽增收渠道,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力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居民收入增速加快。2017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05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0%,高于人均GDP增速0.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分别高于城镇居民1.6和2.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继续快于城镇居民,不仅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生活的差距,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也将对促进城乡经济的平衡发展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带动消费水平大幅提升,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2017年,全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424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5%。在居民生活消费构成中,食品类消费支出比重呈下降趋势,2017年,全区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9%,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

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2017年末,全区农村贫困人口24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95万人。全年贫困发生率5.7%,比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贫困地区(33个国家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10.4%,高于全区农村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扶贫工作机制和模式不断创新,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成效明显。

教育、卫生事业加快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取得明显效果,2017年全区普通小学、普通初中在校生分别达到463.75万人和203.46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4%。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高等教育获得迅速发展,全年全区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为86.67万人。卫生事业得到加强,全区医疗设施和医技人员数量不断增长。截至2017年底,全区卫生机构34012个,床位总数达到24.13万张,卫生技术人员30.54万人。

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2017年末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分别比上年末增加25.88万人和33.91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人数分别为19.1万人、253.9万人和25.4万人。全年资助188.4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直接救助26.5万人次。

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2017年,全区完成造林面积236千公顷;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788.7平方公里。截至年底,全区建成自然保护区达78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3个。年末全区森林覆盖率达62.31%;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3.6%,比上年末提高1.5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3.3%,提高0.7个百分点。全年全区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4%,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源消耗下降4.8%。

柳州人均GDP增速排名,柳州GDP经济全国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