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网 > 工作报告 > 正文

关于年最新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报告

更新时间:上大学网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报告篇【一】

*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各民主党派中央,有关人民团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根据《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应当依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以下简称《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积极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并就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进行报告。为推动单位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财会〔2017〕1号,以下简称《管理制度》)编制内部控制报告,掌握单位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更好发挥信息公开对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促进和监督作用,财政部决定开展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现就做好有关工作事项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工作目标

开展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旨在进一步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更好地发挥内部控制在提升单位内部治理水平、规范内部权力运行、促进依法行政、推进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总体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地区、各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各部门)、各单位要提高对单位内部控制报告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协调配合,加大保障力度,加强内部控制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做好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审核、分析和使用等工作。

(二)数据准确,报送及时。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各单位应当在认真学习《指导意见》和《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基础上,按照《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根据本单位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并按照本通知及附件要求及时编制和报送内部控制报告。

(三)加强分析,推动整改。各地区、各部门要在做好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对内部控制重点、难点问题的分析及评价结果的应用,并通过指导和监督检查推动所属单位内部控制问题整改,逐步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

三、报送要求

(一)地方财政部门。

各省级财政部门应当于2017年5月20日前完成对下级财政部门上报的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及同级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审核和汇总工作,将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纸质版和电子版报送财政部(会计司)。

各计划单列市财政部门应当直接向财政部(会计司)报送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

其他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当按照上级财政部门的规定按时完成本地区所属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审核、汇总及报送工作。

(二)各部门。

各中央部门应当于2017年4月20日前完成本部门所属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审核和汇总工作,将本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纸质版和电子版报送财政部(会计司)。

其他各级部门应当按照同级财政部门的规定按时完成本部门所属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审核、汇总及报送工作。

(三)行政事业单位。

各单位应当按照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按时完成本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编制及报送工作。

四、其他事项

(一)关于内部控制工作联系点制度。

为深入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请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探索建立本地区(部门)内部控制工作联系点制度,在所属单位中选取内部控制工作开展成效突出的先进单位作为本地区(部门)的内部控制工作联系点。通过对联系点内部控制工作情况的总结、提炼形成经验、做法及典型案例,与其他单位分享经验和成果,充分发挥联系点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本地区(部门)全面实施好《指导意见》和《单位内部控制规范》。

(二)关于内部控制报告监督检查机制。

各地区、各部门应当加强对本地区(部门)所属单位内部控制报告工作的监督检查,每年抽取一定比例的所属单位内部控制报告,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进行检查。

对报告编制及报送工作中遇到的有关问题,请及时反馈我们。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报告篇【二】

摘要: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是现今政府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完善制度建设,强化执行力度,有效改善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使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得到保障正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的基本课题。本文提过对目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所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旨为事业单位的内控管理改革提供一点帮助。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重要性;建议

一、引言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事业单位管理控制的主流,它主要是指单位为了提高内部管理效率,防范经营风险,避免资产流失,有效降本增效,通过建立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使单位内部的管理层和基层员工有效完成经营目标的管理活动。内部控制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管理的严谨性、秩序性和有效性。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管理,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发展则较为缓慢。事业单位是有着政府性质的单位,如果内部控制不够理性,人员舞弊现象严重,很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给单位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二、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重要性

(一)保证资金及资产的安全

事业单位通过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资金使用流程,严格签字流程,使每一笔资金使用都受到严密的分析和控制,从而有效保障了资金的使用安全,避免了员工之间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另外,严格资产的购入和使用可以有效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规范使用流程,控制资产闲置率。

(二)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

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可以很好的理顺单位内部整体管理流程,提高管理质量。内部管理通过严格的制度约束,设定科学的机构组织,从而有效的防止了目前机构冗繁的现象,为提高工作效率,加强部门间的沟通联系建立了必要的硬件基础。另外,机构的合理化使得单位的资源得到了很好的优化配置,提升了单位整体管理水平。

(三)严格监控体系,避免腐败现象的发生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通过建立合理的制度体系,严格资金的使用流程,可以有效防止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另外,内控管理的内部审计职能以及严格的招投标流程也能够将整个工作流程暴露在大家的监督下,使得领导层的权利得到有效的限制,防止贪腐的产生。

三、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现在事业单位都在强调内部控制,但实施的效果也并不理想,内部管理依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健全的内控环境

如今,国家更多的是关注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并且也出台了一系列的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而对于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却还没有颁布过任何相关的法律文件,如此,事业单位便没有针对性的文件可以参考。事业单位只能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规范》、《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范》等文件加以总结和提炼,再编制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内控管理制度》,这样的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较强的针对性,但毕竟没有通过科学的论证,实施过程中难免出现纰漏。另外,部分情况是单位的领导对于内部控制管理重视不足,没有领导的支持,内控很难得到彻底的贯彻和执行。

(二)制度建设不够完善,执行力不足

内部控制制度是单位内部控制的基础,基础打不好,实施的效果自然不会理想。目前的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很多单位只建立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这样只是对财务进行了内控。而真正的内控是以财务为起点,覆盖整个企业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综合管理体系。没有健全的、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作为参考和支撑,其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可见一斑。

(三)缺乏畅通的信息沟通与传递的平台

依照风险管理理论,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应尽量的简化机构,消减管理层次,以达到信息快速传递、及时准确的目的。然而,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内部的组织架构则相对较为复杂,各种部门、职级设立的较为繁琐,一条信息往往需要通过多个部门层层上报,同样,下达的指令传递也较为复杂。这无疑使信息传递很难实现“及时”的效果,同时,由于传递程序的多重,很难保证信息传递中不出现失真的情况。另外,事业单位并没有设立立体统一的信息沟通平台,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成本较高,信息使用的效率较低,这严重制约了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执行。

(四)内部控制机构建设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在制度还不够健全的基础上,机构的设置也同样不够完善。多数事业单位仅仅通过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对管理有所约束,新的制度却迟迟没有修订,单位内部更是缺乏独立自主的内部审计部门,对财务部分的日常工作没有定期的规范和指导。内部控制缺乏牵头部门,没有“连接的纽带”,各个部门之间不可能存在较高的沟通和联系,在单位考核时也缺乏必要的并且是较为客观独立的数据提供部门。这样的内控如何能够起到作用。

四、改善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几点建议

如今,国家部委对于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开始有所关注,一系列关于事业单位内控的政策也将会相继出台。在这里,笔者将针对现今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现状,试着提供几点改进措施,希望对下一步的事业单位内控改革有所帮助。

(一)完善内控管理环境

任何管理方法都应当有其生长的环境,这里的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1)外部环境主要是指的政策环境。中国经济还处于转型期,还有很多的法律规定还不够健全,特别是针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相关文件还比较缺少。在这方面中国政府已经开始慢慢关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关于这方面的政策条文必定会渐渐健全和完备。另外,事业单位自身也应当参考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制度,努力研究和探索适合事业单位自身的制度,为内控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基础。

(2)内部环境则主要指的是思想观念。这主要体现在事业单位的领导身上,“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单位的领导班子首先要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学习了解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在内控过程中能够率先垂范,积极地配合和支持内控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单位员工也重视内控,积极参与到内控中来。   (二)严肃内控管理措施

内控管理措施主要包括授权审批控制、资产管理控制、预算管理控制、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指控等等。资金是一个单位的生命线,资金的使用必须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严肃资金使用流程,建立资金费用的授权审批是相当重要的,单位的每一笔资金流出都应当经过每一级领导的审批通过是保证资金安全的有效措施;事业单位的资产就是国有资产,为了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可通过建立资产管理控制来实现,通过独立的监管部门对单位资产进行时时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资产的安全;预算管理则是通过控制单位各个部门的预算指标费用,来控制费用的随意开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本是会计管理的一个原则,在内控中也应当加以体现??某项工作的实施者、监管者和审批者必须由不同的人来担任,以避免利用职务之便进行的犯罪。除了上述例举的几个控制方法,内控管理方法还有很多,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三)重视财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无论是什么管理方法,都要通过优秀的人才予以实施,方能实现其最佳效果。因此,事业单位的内控机制倘若要充分发挥其实际作用,就不能不重视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内部控制是以财务控制,对整个单位的整体控制。因此,单位对于财务人员更应当重视。加强财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培养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并对他们的业务知识进行及时的更新和补充,使财务部门能够起到串联起整个单位的核心作用。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在招聘财务管理人员时,不仅要有专业的要求,还应当有素质的要求,以保障其后续的学习和沟通能力。

(四)强调信息传递效率,建立信息化平台

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信息的传递和沟通变得尤为重要。信息传递的快慢和准确度将直接影响到单位的经济效益。事业单位实行内部控制管理,应尽量是部门设置合理化,加强扁平化管理,简化信息传递的层次和步骤。另一方面,要建立单位内部的网络信息交流平台,让单位的相关人员都能够通过各自的权限进入到信息平台,合理共享信息资源。这样不仅能够有效节约信息传递的成本,而且还能保障信息传递速度,在大家的监督下,提升信息传递准确性。

(五)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

内部控制一定要强调内审的作用。内部审计部门首先应当是独立而客观的,它不能受其他部门所制约,直接隶属于单位的领导层。对于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各个步骤和细节都可以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加以监督和控制,对内部控制管理活动执行不彻底、管理成效不大的部门,应当及时的向单位领导层反映,并对相关内控措施进行补救和完善。日常工作中,内部审计部门要随时对内控步骤进行监督和指导,保证内控的顺利进行。(作者单位:济南市社会保险事业局)

参考文献

[1]罗明清.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策略探析[J].现代商业.2011(14)

[2]李玉杰.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环境浅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1)

[3]张瑞霞.COSO框架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J].金融经济.2010(20)

[4]聂万芝.论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J].经营管理者.2010(21)

[5]刘娜.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思路[J].财经界.2010(04)

[6]袁登荣.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政策建议[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07

关于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范文

加强内部管控遏制违规经营自查报告

社保局内部控制工作自检自查报告

关于企业内控的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