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网 > 政府工作报告 > 正文

年南昌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三)

更新时间:上大学网

(二)主动适应全面深化改革新常态,以改革创新增“红利”强动力

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进一步破除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释放改革新红利,激发发展新活力,赢得竞争新优势。

一是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抓好第九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县区机构改革,大力推进“三单一网”改革试点。探索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健全开发区差异化考核指标体系。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财政体制,严格财政预算;适时推进存量非住宅计税价格评估;积极争取环境保护“费改税”先行试点。深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投融资平台分类改革。加强地方政府自主发债工作,积极争取发行各类专项债券。鼓励各类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企业债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探索发展产权交易市场,研究促进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建设。积极探索PPP模式,依法依规放宽社会资本进入领域、确立公私合营项目,建立健全社会资本盈利和退出机制。探索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启动新一轮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吸引各类资本参与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组建一大批适应市场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推进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相互参股控股、合资合作,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全面深化土地和农村体制改革。改革工业用地供应方式,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做好林垦企业改革扫尾工作。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积极探索事业单位管办分离,继续推进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坚持公开公正、廉洁透明、降低成本、提高时效的原则,研究制定政府购买服务的实施办法,提高政府服务市场化保障水平。强化市场监管创新。完善市场监管体系,重点推进企业监管改革试点,构建科学高效的事中事后监管模式,依法规范生产、经营、交易等市场行为,大力营造诚信市场环境。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开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改革试点。探索实行全市范围内居民户口通迁制度。统筹考虑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配套等因素,适当降低落户门槛,合理确定落户条件,保持人口适量增长。

二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围绕我市重点产业领域,加快推行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股权和分红激励等政策,不断推动产学研结合和协同创新。强化科技创新。推进高新区按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标准,发展成为省市创新发展的核心引领区;聚焦扶持一批重大科研项目和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培育一批科技“小巨人”企业,鼓励和推动科技孵化器等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开展基础创新融资,鼓励社会融资担保机构开展科技担保业务。强化管理创新。创新财政资金尤其是三个产业专项引导资金管理,改变过去“撒胡椒面”的方式,用专业说话,按程序办事,集中资金扶持引导重点产业、重点项目。积极推进企业管理创新,重点是创新企业管理人员薪酬体系和人才激励机制,探索股权、期权激励机制。强化服务创新。深入开展“暖企行动”,开设“南昌经济110”企业投诉热线,建立服务业企业联席会议机制。建立用工信息对接机制、劳动力资源储备制度、用工劳务协作机制,解决企业用工难题;着力搭建企业与院校、院所、金融企业的联系平台,加强对企业管理咨询、创业辅导、企业上市前期等方面服务。强化招商创新。联手海内外一流投资机构,拓宽完善产业基金平台,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不断提高招商效率。加强重大项目审批“一站式”、项目建设“一条龙”、企业投产“管家式”三个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严密完整的招商引资服务体系。增强生态在招商引资中的吸引作用,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三)主动适应城镇化发展新理念,促进城市品位提升

坚持新老联动、两岸共辉,深入推进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三年强攻计划,以新城发展带动老城改造,以老城改造支撑新城发展。坚持协调互进、城乡一体,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推动新型城镇化科学有序发展。

一是遵循“旧城复兴”理念,完善城市规划。坚持城市功能新增与重构有机统一,全面弥补功能缺失、纠正功能错位;坚持空间改造和精神重塑有机统一,积极顺应城市自然肌理和市民生活需求;坚持重点突破与统筹推进有机统一,激发城市活力与实力、生态与文化的全面振兴。重点是尽快启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做好对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评估;抓好旧城区街区整体提升改造规划、地铁以及地铁地上物业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做好城关镇、特色镇及中心村、示范村的总体规划或单项规划,提前考虑扬子洲规划。

二是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强健城市筋骨。加快推进新城建设,全面完成九龙湖新城起步区范围拆迁,基本建成起步区市政路网框架,加快推进九龙湖湖体综合整治工程、隧道工程及景观绿化工程;加快九龙湖片区公共配套建设,推进220万平米动迁安置大社区建设。加快轨道交通和“十横十纵”快速路网建设,确保轨道交通1号线通车,加快2、3号线建设,启动4号线前期工作;确保朝阳大桥、象湖隧道、九洲高架按期通车,加快南外环高速公路、前湖大道快速路、天祥大道南延、昌西大道、志敏大道等快速路网建设,加快红谷隧道建设,推进昌九大道、105及320国道一级公路建设。启动火车站东广场改造工程(二期)建设,加快朝阳新城基础设施以及临空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建设西路西延等断头路打通工程。

三是加快公共服务配套,优化城市功能。大力实施旧城区连线成片改造提升计划,在环境、功能和业态上做好文章。完成主城区400万平米的棚改征迁任务,重点推进十字街北街、二七路沿线等旧城(棚户区)改造项目。加快建设还建安置房小区,重点做好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建设。适时启动第三轮“拆违拆临、建绿透绿”工作,加强对“双拆”还路于民、还绿于民建设。巩固“畅通省城”工作成果,开发地下停车空间,多种方式缓解老城区“停车难”问题。大力推进“公交都市”创建工作,加大旧城管网改造力度。深入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四是坚持重心下移、面向市场,加强城市管理。围绕“干干净净、漂漂亮亮、井然有序、和谐宜居”目标,扎实开展“城市管理精细年”活动。着力完善商业特色街网络体系,重点打造4条特色商业街,2-3条夜市街区。深入开展“治脏治乱”工作,大力开展“五车”、“六乱”整治活动。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启动垃圾分类试点工作,重点探索推进市政养护、路灯管养的市场化。推进城市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健全街道综合执法队伍;强化属地管理,严格城市管理规范标准,加强和创新城市管理监督考核。

五是强化规范、突出重点,提升村镇建管水平。完善村民建房管理长效机制,规范村民建房行为。全面完成新农村建设任务,继续实施试点特色小镇、“五位一体”综合示范村建设,切实加强农村社会综合治理,改善农村公共服务。

(四)主动适应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新常态,全面构筑发展环境核心竞争力

环境是发展的“气候”,企业是“迁徙的候鸟”,哪里气候适宜就会迁徙到哪里。必须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市要求,构建一流发展环境。

一是努力打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着力建设平安南昌。严厉打击非法阻工、强揽工程、强买强卖等违法行为;以“两抢一盗”等侵财案件为重点,组织开展专项打击行动。强化矛盾纠纷化解。加强人民调解队伍建设,落实人民调解以奖代补机制,推动建立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全面理顺信访秩序,落实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大力倡导网上信访。严格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加快构筑社会诚信。加快诚信体系平台建设,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着力构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建立诚信红黑名单制度,努力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

二是努力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坚持依法行政。深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建立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健全依法决策机制,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和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坚持高效诚信。试行新的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推进并联审批、网上审批,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消除行政审批灰色地带,坚决整治中介乱象。强化政府诚信,政府作出的承诺必须一一兑现。坚持阳光廉洁。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深入开展作风转变、环境优化专项整治和监督检查。建立“啄木鸟暗访、政风行风热线曝光、责任追究”联动机制,对损害发展环境的人和事,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等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努力建设廉洁政府。

三是努力打造文明包容的人文环境。重描底色,践行核心价值观。在全市范围大力宣传*,积极开展涵养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使核心价值观渗透到经济社会各领域。唱响“八一”,激活红色基因。大力弘扬八一精神,认真筹备2017年建军90周年活动,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擦亮名片,彰显城市精神。以各类志愿者活动、相关专项整治为重点,培育彰显“大气开放、诚信图强”的城市精神,驱除人文环境的“雾霾”,维护精神家园的“蓝天”。

四是努力打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大“治水”、“治气”、“治土”力度。做特水品牌。围绕“鄱湖明珠?中国水都”建设和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加强重点水域整治,大力实施乌沙河治理、幸福渠综合治理等一批重点项目;深入推进梅湖景区改造提升和大象湖景区建设,加快规划建设赣江风光带、凤凰洲市民公园等重点项目;积极配合省里做好赣抚尾闾综合治理工程。做优绿生态。围绕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积极开展城市生态敏感区园林修复,加快推进植物园建设,积极筹备省第四届花卉园艺博览会,启动申办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做足美文章。全面整治农村水环境、生产生活垃圾和农业面源污染,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力争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70%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大于90%。

(五)主动适应民众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全面推进社会民生事业发展

坚持“发展为民、发展惠民,急民所急、解民所忧”,打造更均等、更全面的公共服务网,织牢保基本、兜底线的民生安全网,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舒适、更加美好的生活。

一是服务均等。制定实施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建设行动计划,增加公办和普惠性幼儿园数量。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完成校舍和教学装备改造项目建设。推进学校网点布局调整、名校领衔集团化、学区化办学,提高优质教育覆盖率。加快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发展。提升市属高校建设水平。加快建设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推行家庭医生(乡村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优化医疗卫生服务流程,不断提升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推进城区“三个中心”标准化建设,确保完成三分之二以上进度。推进“城区公共图书馆联盟服务”带动工程,探索打造全市公共数字文化平台;推进农家书屋出版物更新、免费为农民送戏、自办文体活动等各项工作。

二是守住底线。重点加强社会救助、安置优抚工作。适时适度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和财政补差水平,提高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提高企业军转干部、重点优抚对象和参战参试退役人员生活补助标准。深入开展免费救治,帮助残疾人康复和改善生活条件,支持儿童福利机构建设,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启动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科学开展扶贫开发和救灾救济工作。继续推进100个重点村扶贫开发工作。安排救灾救济专项资金,确保灾害发生后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生产得到快恢复。

三是突出重点。全面扩大就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8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0.69万人,确保有就业能力的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3.3万人。提高保障水平,全面完成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整合;提高城乡养老保险补助标准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扩大“五险”覆盖面。强化住房保障,保障性住房续建项目完成投资30%,新建项目完成投资20%;加快困难群众危房和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方便居民生活,加大“煤改气”项目开发力度,发展民用户86000户;推进34家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建设社区连锁便利店100家,改造路灯6601盏、公厕199座。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确保食品安全。再解决22.27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四是完善制度。推进新农保和城乡居保制度合并实施,完善社会保险区域对接机制;建立健全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城乡低保、重点优抚对象生活补助增长机制,建立健全特别救助制度。

各位代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新要求以及全市人民的新期待,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同志为*的*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务实奋进,为打造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加速“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进程而不懈奋斗!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