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网 > 总结心得 > 正文

深入学习长征精神心得体会

更新时间:上大学网

摘要: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以下是小编带来的长征精神心得体会,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长征精神心得体会(一)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8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工农红军战湘江、过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越雪山、跋涉草地,用两年的时间走完了二万五千里的艰辛征途。两年中,这支红色队伍翻越30余座大山、渡过20余条河流、转战14个省份,写下了一部荡气回肠的革命史诗,完成了一个举世无双的人类壮举,铸造了一座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是中国革命的百科全书。它把军事上的战略转移与政治上的战略转变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行军前进的大方向与奔赴抗日前线联系在一起,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形成了中国革命的领导核心,迈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关键一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长征,是人民政党和人民军队优良传统、过硬作风的集中展现,是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全面展示。它展现的精神,是把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定胜利的精神;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它真切地表达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最可贵的精神,引领中国人民投身革命洪流,是真正的“宣言书”“宣传队”和“播种机”。

长征,是人类精神和意志的伟大远征,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英雄主义和伟大气魄,超越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意识形态界限,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

深入学习长征精神心得体会

弥漫瘴雾何所惧,北上抗日志更坚”的部署,完成了参加抗日战争的战略集结,把一次军事转移变成了民族独立和反法西斯东方战场胜利的序幕。

长征,是一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优秀儿女寻求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的伟大征程,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它所体现的百折不挠、生生不息的精神,传承的是民族血脉;它所体现的理想主义和信仰力量,激荡的是时代风雷。它已经融入了华夏文明浩浩汤汤的历史长河,昭示着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呼唤着一代一代中华儿女赓续长征精神传统、谱写民族复兴诗篇。

在长征胜利的八十年中,“长征”二字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特指的词汇,而是形成了更广阔更深沉的意义,折射出中国人民在近代以来各个阶段所面临的历史境遇;已不仅仅指1934年至1936年间的一段历史、一次远征,而是化作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富强、复兴征途的象征。正如*曾指出的:“推进*的新长征要持续接力、长期进行,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革命时代的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建设年代的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时期的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与长征精神一脉相承、内在统一,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断从红军长征中汲取力量、不断将*向前推进。

*的建设和探索是伟大长征,改革开放是伟大长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

深入学习长征精神心得体会

大复兴中国梦是正在进行着的长征。新长征没有战火硝烟,但仍然需要披荆斩棘、闯关夺隘;新长征没有山高水险,但同样是在开拓前无古人的伟大道路。决胜全面小康、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都是今天新长征路上的考验,需要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顽强的努力,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不断丰富*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推进*的新长征,要以*“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鞭策,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坚持*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我们党在坚持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充分发挥出亿万人民的主人翁精神,矢志不渝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80年弹指一挥间。

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步步是险境、处处关生死;七百多个昼夜中,数万人眠霜卧雪、跋山涉水;从赣南到陕北、从岷山到秦岭、从湘江到赤水,无数人的骨灰被撒入江河、无数人的遗体被埋葬于田野。当这段历史沉淀为一个民族最悲壮和光荣的记忆,这种气节升华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基因,当年这一帧一帧的景象都有了更深沉的含义。懂得长征,才会懂得中国革命;懂得长征,才会领悟中国道路;懂得长征,才会理解中华民族;懂得长征,才会对一个饱经忧患却生生不息的民族的未来,充满底气和信念。

这场远征永无止境,这种精神薪火永传。

长征精神心得体会(二)

10月22日,是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日。

回望这一段远征,让人心潮起伏。两年之中,有艰苦卓绝的跋涉,有生死攸关的战斗,有运筹帷幄的会议,有绝处逢生的奇迹,也有雄壮豪迈的胜利。而贯穿其中的,是这支队伍所体现的精神、所蕴含的意志。这是长征不可比拟、绝无仅有之处,也是长征如磁石、如火炬般吸引着、引领着如此多人的原因所在。

80年前那些翻山越岭的人,其实一直跋涉于人们的心灵。国家博物馆“信念·精神·传承”长征文物展,年轻人在留言簿上写下“伟大”;在安葬着25048位红军烈士的川陕革命根据地陵园里,无数人为无言肃立的墓碑泪下;各地都有人背上行囊,沿着红军长征的足迹再次出发……如果说长征是“播种机”,那么,这种子已经撒播在了时间之中,让一代代人都从中思考信仰的意义、人生的方向,最终收获精神的力量。

红军将士意志、勇气、力量集中迸发的高光时刻,触及到人类精神可能到达的极限。即便是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人,也能感受到其中的魅力。日本学者河上肇读了《西行漫记》后,在致友人的信中说:“我在阅读过程中,再三掩卷落泪……像我这样落魄如残骸朽木的六旬老翁,也感到人生中仍然能获得力量,至为喜悦。”法国女学者戴博瓦尔在长篇纪实报道《长征》中说,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说,长征展现出人类精神、信仰能带来的巨大可能性,认识长征就是在认识人类自己,就是在发现人类精神的价值。

从这个意义上说,长征不仅在革命史、心灵史中有着“结构性作用”,更应该成为一种可贵的精神资源。有人打着“还原真相”一类的幌子,质疑飞夺泸定桥的真实性,认为爬雪山过草地时被迫吃皮带是“夸张”,认为长征

深入学习长征精神心得体会

胜利缘于敌人“放水”,甚至认为两万五千里也只是个“虚数”,凡此种种,不仅歪曲了对历史与现实的认知,更在消解长征精神价值的同时,矮化、淡化了我们民族的精神高度与浓度。

在当下的语境里,倾听长征的召唤,有着重要意义。现实中,理想、精神、信念,这样的“大词”,常被认为宏大而抽象。利益解放、个性解放,也让“原子化生存”成为普遍状态。由“耻言利”而“耻言义”,矫枉过正带来了不少心灵的困惑。一段时间来,人际关系之冷漠,精神世界之戾气,道德生活之贫瘠,每因各类事件而成社会讨论的焦点。有人说,人生的意义,乃是体现在与他人、与世界的联系之中。如此看来,如果没有一点超越一己的关怀,难免活得琐屑而犬儒,社会也难免变得零散化、碎片化。

也正因此,越来越多人把目光投注到80年前,倾听长征跨越时空的精神召唤。2006年4月,央视主持人崔永元发起电视行动《我的长征》,挑选重走长征路的队员时,报名人数超过5000,年龄最大的竟有80多岁。深圳白领左力辞掉工作,一个人踏上长征路,他曾这样描述自己半夜翻越帽儿山时的体验:忽然觉得周围有声音,像许多人围在旁边,那一刻他热泪盈眶,“起初我想是回声,但后来我宁愿相信,那是有许多红军,和我在一起”。或许,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长征,让他们更能体验到,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精神的存在,当这种存在与“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

深入学习长征精神心得体会

rdquo;乃至无涯的时间有关时,生命的境界可能会更加广阔一些。

古希腊诗人维吉尔曾说,我们头顶上那广袤的事物,是“世代承袭”的。长征的精神被一再重温,长征的召唤被一再追随,也正是因为,两万五千里的征途中,不仅有着红军的精神密码,更有着传承不息的精神基因。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