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网 > 心得体会范文 > 正文

大学生摆脱贫困读后感心得体会5篇

更新时间:上大学网

篇一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一年。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脱贫攻坚时间紧迫,任务艰巨,3月底,省委省政府发动脱贫攻坚“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利用4,5,6三个月时间,奋力冲刺,同时间赛跑、与贫困较量。越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越需要强化党建引领,凝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坚决夺取最后总攻的全面胜利。

大学生摆脱贫困读后感心得体会5篇

凝聚思想共识,树立必胜信心。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要充分利用理论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方式,强化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提升脱贫攻坚履职能力,引导党员干部化任务为责任、化压力为动力,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脱贫攻坚战中。要充分利用院坝会、大走访、宣讲培训等方式,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真正做到传递真情、理顺民心,让贫困群众增强脱贫内生动力,坚定脱贫摘帽信心。

坚持尽锐出战,确保打法精准。“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 ”,在冲刺的关键阶段,必须调精兵遣强将,集中优势兵力投入歼灭战,让一批好干部、好党员真正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头雁”、排头兵。兵法讲究“以谋为上,先谋而后动”,面对最后难啃的“硬骨头”,更要确保各项政策精准落实,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确保已脱贫户不返贫,着力补齐“两不愁三保障”问题短板。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户以及因病、因灾、因学等问题支出骤增的农户进行动态监测,提前发现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从源头上抑制新的贫困的产生。

强化责任担当,锤炼过硬作风。“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受疫情影响,有些扶贫项目开工推迟、有些地区种养殖产品滞销、有些贫困群众务工收入减少...面对重重困难,更需要党员干部扛起责任,勇于担当,敢于向身边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亮剑”,积极_脱贫攻坚战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以扎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带领群众抢时间、补损失,如期交上一份高质量的、人民满意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放心答卷。

篇二

对待贫困“亲戚”要冠“家人之名”

一部名为《以家人之名》的电视剧热播,该剧讲述了3个原生家庭有缺失的孩子组成了一个非血缘关系的家庭,兄妹三人彼此扶持成长,都成为了更好的人。作为脱贫攻坚战中的一名普通帮扶干部,看了这部电视剧,不禁让我想到了我们和结对帮扶的贫困对象之间的关系。

在此之前,我们有时会把贫困对象称为“亲戚”,把每一次走访称为“走亲戚”。我想,对待贫困对象,“家人”这个称谓要比“亲戚”更为恰当。帮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我们要冠“家人之名”,更要行“家人之实”,只有这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绞尽脑汁出点子,千方百计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实现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冠“家人”之名,真正打心底关心贫困群众。家人是所有关系中的最亲近而且最牢固的,对待家人,我们不计付出、不求回报,再苦再累只求他们过得好。对待贫困群众,我们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家人一样,真心实意、推心置腹。冠“家人”之名,就是要担起家人的责任和义务。只有真正打心底关心他们,才会激发我们带领他们摆脱贫困的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帮扶”成“我要帮扶”,与贫困群众一起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通过劳动创造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

行“家人”之实,采取精准措施帮助贫困群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做好帮扶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采取实际行动。一方面要充分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帮扶工作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我们的挂帮工作,不能单单停留在送米、送油、送慰问金上,而是要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通过宣传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另一方面,我们帮扶干部要按照“六个精准”的要求“精准发力”,找对贫困群众的“穷根”,明确靶向,因户因人施策。只有真正做到了对症下药,才能发挥药效、药到病除,才能在脱贫攻坚战中不丢下一人,真正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篇三

摆脱贫困“不打烊” 争做攻坚“长明灯”

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挺身而出,坚守在脱贫攻坚的“前哨”,勇敢扛起脱贫攻坚的“大旗”;为实现摆脱贫困,他们尽职尽责、竭尽全力、不胜不还。《摆脱贫困》一书中阐述了*同志在宁德担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期间,带头“四下基层”,提出了一系列极富创造性的战略思想、极富前瞻性的制度理论和极富针对性的实践观点。时至今日,这些思想理论和实践观点仍然是当下一线脱贫攻坚党员干部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摆脱贫困,要有“笨鸟先飞”意识,当立“鸿鹄志”。“前途虽有荆棘阻,笨鸟先飞亦超群。”贫困地区的贫困处境,往往是思想观念“贫困”所致。《摆脱贫困》一书中指出,地方贫困,观念绝不能“贫困”,“安贫乐道”“穷自在”“等、靠、要”、怨天尤人等观念全应该在清除扫荡之列。扶贫需先扶志,凡事反求诸己,当立足于自力更生。“弱鸟可以先飞,致贫可能先富”。坚守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广大党员干部,要努力转变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等、靠、要”等传统思想观念,带领人民群众树立“鸿鹄志”,不断增强改革开放意识,要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才能从贫困之境中开拓出一条脱贫致富的光明大道;只有树立“先飞”意识,才能实现“后来者居上”的美好愿景。

摆脱贫困,要有“滴水穿石”毅力,坚守“愚公魂”。“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想要“拔穷根”,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贫困落后的面貌,就需要驻守在扶贫一线的攻坚党员干部号召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发扬“滴水穿石”般的韧劲和默默奉献的艰苦创业精神。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和心血,是广大党员干部带领人民群众扎扎实实干出来的。2020年作为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只有将“滴水穿石”的精神传承下去,守好“愚公魂”,才能够真正帮助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实现摆脱贫困,才能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摆脱贫困,要有“四下基层”作风,常怀“枝叶情”。“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党心之所向,应是民心之所系。为官一场,当造福一方。*同志在宁德担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期间,带头“四下基层”,提倡要练好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基本功”。坚守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党员干部,要常怀“枝叶情”,身上多带“泥土气息”。只有多贴近基层、贴近群众,才能“察其疾苦”,才能瞄准脱贫攻坚中重点、难点、堵点问题,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摆脱贫困“不打烊”,争做攻坚“长明灯”。2020年作为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越是在艰难险阻中,脱贫攻坚干部越要毫不避让、勇往直前、担当作为;越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正作风,坚决杜绝“数字扶贫”“纸上扶贫”“作秀式扶贫”,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越要敢于不怕辛劳,充满拼劲、干劲和闯劲;越要永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只有立好“鸿鹄志”、守好“愚公魂”、常怀“枝叶情”,才能够摆脱贫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篇四

“小慢车”开往大梦想

近日,脱贫攻坚大型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上线,带动“我国仍保留着81对扶贫小慢车”的话题冲上互联网热搜,引发广泛关注。“小慢车”是指不仅能载人,也可以搭载活羊、活鸡、蔬菜等农产品的扶贫火车。几十年来,小慢车穿行在青山碧水间,载着山区群众,开往实现美好生活的大梦想。

“小慢车”是群山深处的希望,开往摆脱贫困的梦想。逢站必停、啥都能装、票价便宜是小慢车的主要特点,它是山区群众出行、求学、问医、贩货的生活希望,更是关乎着山区群众柴米油盐的生存重器。虽没有“千里江陵一日还”的速度,但有“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的独特温情:设置低廉的票价,让群众出行更加方便;抚平求学路上的坎坷,托起山区孩子的梦想;提供务工信息、在车上完成交易,拓宽了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门路……如是种种,皆是“中国梦”的点滴缩影。摆脱贫困,不仅是山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殷切希望,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梦想,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为寻求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的“双向奔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精准扶贫,铁路先行。在全面步入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小慢车”让更多群众跟上时代步伐,慢的是速度,快的是脱贫。

“小慢车”是党民情深的载体,承载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人民铁路为人民,念兹在兹,夙夜牵挂。铁路部门从实际出发,拆除部分列车上的座椅,是“保留乘坐功能”原则性和“可带家畜上车”灵活性的有机结合,亦是时变之智的最好体现。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透过从群众需求出发的“小慢车”,看到的是不计成本的投入与维护,更是满载着鸡鸭鱼肉的真实生活,将党“为民之心”的温暖体现得淋漓尽致。有网友评论道:“祖国是一个愿意慢下来等她的人民的国家。”诚然,中国有“复兴号”的快捷高速,也保留了“小慢车”的民生需要。*曾强调:“推进扶贫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思路、好路子。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找准突破口。”民生无小事,因地施策的利民“小慢车”为山区贫困群众改善了生活,让“寸步难行”的“心酸”变为“四通八达”的“温暖”。作为党员干部中的一员,我们也要以“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价值追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脚踏实地为民办事,书写无愧于人民的“初心”答卷。

“小慢车”是凝聚合力的桥梁,连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生命线。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曾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当下,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小慢车”凝聚党员干部与群众之合力,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繁荣沿线经济,架起脱贫的桥梁,点燃致富的梦想。如果说,“小慢车”的上一站是“全面脱贫”,则下一站必将是“乡村振兴”。“快时代”下,“小慢车”与“复兴号”同在,是党把一以贯之和与时俱进相结合,把历史和未来发展贯通起来的最好体现。国之小慢车,民之大平台。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路口,党员干部要牢记“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的奋斗目标,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境界,深刻领悟“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民生真谛,始终站在人民立场,采取管用招数,千方百计解决困难和问题,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篇五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为今年打赢战贫抗疫提供了遵循。细品讲话精神,不难发现其中的辩证思维。脱贫攻坚,要处理好“鱼”与“渔”、“总”与“分”、“退”与“进”、“缓”与“急”之间的关系,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处理好“鱼”与“渔”的关系。“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经过多年的扶贫工作,贫困人口总量减少,但都是贫中贫、困中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目前已脱贫的地区和人口中,有的产业基础比较薄弱,有的家庭收入基础比较薄弱,致贫返贫风险还很高。因此,要进一步摸清底数,逐户逐人进行分析研判,找准致贫“症结”,开好治贫“药方”。同时,结合地方和个人的特点,推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多样化举措,施之以策、授之以渔,增强脱贫动能,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处理好“总”和“分”的关系。“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处理好抓总与协同合作的关系。一方面,要深入推进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基层党组织要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挂好图”、“点好将”,越到最后,越要走好每一步,用好每一人,确定好怎么扶、扶什么、什么时候退、如何退,实现全过程精准。另一方面,贫有百样、困有千种,脱贫攻坚从来都不是一场独角戏,要充分发动各方面的力量,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人施策、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做到有的放矢,让社会组织、金融机构、贫困家庭等都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找准角色,打好配合战、围合战,打赢打好这场“非常”时期的“非常”战役。

处理好“退”和“进”的关系。“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退”,不等于扶上马就松手,而是要送一程,行更远。要加快建立防止返贫检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加强监测,帮扶干部、驻村工作队多走村入户,多倾听声音,多询问意见,掌握他们的所需所盼,及时解民忧、纾民困,让群众在奔小康的康庄大道上走得更远。贫困户的“退”是为了更好的“进”,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进的起点,要接续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促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处理好“缓”和“急”的关系。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又遇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而至。战疫既是战贫的“附加题”,更是“必答题”,要始终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线作战”。疫情严重的地区,在重点搞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统筹推进脱贫攻坚;疫情较轻的地区,集中精力加快推进脱贫攻坚,抓好贫困人口的复工复耕,尽可能减少疫情带来的影响。惊涛骇浪从容渡,越是艰险越向前。疫情防控是特殊考验,脱贫攻坚是时代使命,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下,打赢脱贫攻坚战曙光就在眼前。

一、普通党员读摆脱贫困心得体会四篇

二、政府单位摆脱贫困纪录片观后心得体会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