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网 > 材料素材 > 正文

关于书香三八原创征文12篇【荐读】(三)

更新时间:上大学网

读书是女性朋友精神健壮的有效途径,是女性朋友身心健康的良师益友。

昔日的女性,生活在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有重男轻女的风俗,男尊女卑的训喻,深受“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封建纲常伦理的思想束缚,不知蒙受了多少苦难,多少凌辱!她们被死死地压在社会的最底层,没有自由,没有权利,没有地位,更没有读书的权利,一直生活在黑暗的精神世界里。

世界妇女解放运动经过100多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同时,我国妇女解放运动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广大妇女奋发进取,积极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女性朋友们才有了享受读书、丰富精神世界的权利。

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说: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

今日的女性朋友,书读万卷,志存高远。她们有了崇高的理想就有了巨大的精神动力,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有了恒久的精神动力。她们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全面参与*。在经济建设领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积极投身经济建设,充分展示了巾帼风采,为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广大妇女以诚信为本,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时代精神,发展先进文化,扶危济困、奉献爱心,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变革,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管理,同时清楚地认识到,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人均收入、综合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为中华之崛起是她们共同的理想。

今日的女性朋友,开卷有益,丰富人生。读书具有浓郁的个性色彩。不论是为国事、天下事而忧,还是为私事、家事而虑,她们的情感思绪始终起伏在真实的世界里。尽管这生活远非完满如意,这情感也未必通往博大崇高,但她们对读书倾注了一腔热情,在自有黄金屋的书中寻找智慧、快乐和担当。

今日的女性朋友,广泛阅读,提升境界。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外貌形象不再追求千百年传统文化孕育的“标准化”的女性特征,不再是以老公、孩子为中心,不再只是生活在家庭的投影中。她们积极进取,巧用读书使精神世界更加多元,在读书中自我完善、自我抒发,形成率性而为的高尚精神境界。

读书,自古以来都显示出浓烈的性别特征,那就是女性读书同是为了中华之崛起、民族的强大,也是为了做一个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更为了精神健壮!

【篇七】

人的一生离不开什么?相信很多人都会回答到:离不开物质、情感和精神,这也就验证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要离不开对社会的认知和对知识的追求,读书也就成为人们满足精神需求的重要途径。近日阅读《*谈读书学习》一书,更使我深深地感到*的一生是伟大而杰出的一生,其卓越的才能和丰功伟绩离不开“读书”二字,读是终其一生的读,书是有字书和无字书。

*的一生畅游在书籍的海洋里,他是如何读书呢?仔细阅读全书,毛*读书学习的六项态度和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立志??为人、为国人、为世界人。从少年时代起,*就立志探寻宇宙的大本大源,想读尽天下书。他主张读书学习要有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目标,认为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了改造国家和社会而发奋学习才是求知的真正动力。

有恒??活到老,学到老。*在延安的一次演说中说,“如果再过10年我就死了,那我就一定要学9年359天。”他不仅这样说,而且这样做,在他心脏停止跳动的前8个小时,他还示意工作人员给他读书,他的一生真正做到了嗜书如命,以书为伴,生命不息,读书不止。

广博??博览群书。广收博览是*读书的一个基本特点,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从西方社会科学名著到马列主义著作,从古代作品到近人新作,哲学、宗教、政治、经济、军事、文学、历史、地理、自然科学、科学技术等11大类书籍以及各种报刊杂志,都在他的涉猎范围。毛*之所以能够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战略眼光宽广一些,与他有渊博的学问和丰富的知识分不开。

思考??尽信书,不如无书。独立思考、多思善疑是*读书学习的显著特点。他常说不要迷信书本,读书不要盲从,要独立思考。*读书学习时总是习惯写下自己的看法和思考所得,将书中的知识与书外的实践联系起来,形成自己的新思想、新观念。

实践??既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读书的最高境界是善读“无字之书”。他反复强调:一个人光有书本知识是不行的,一定要投身到社会生活中去学习实际的知识,这是最丰富最生动的知识。他赞赏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治学之道。为了践行开门求学原则,他一生做了大量的社会调查,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历史和现状作出了科学分析。

应用??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行家,他曾明确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在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中,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使马克思主义脱离了欧洲血统,形成了*思想。

立志、有恒、广博、思考、实践、应用是*一生读书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他成为一代伟人的智力支撑。毛*虽然离开我们已经有37个年头了,但他勤奋读书的高大形象,仍将影响和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由他开创的*还需要我们像接力赛跑一样,接下去。

十八大报告对青年人提出了殷切希望,“*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作为*的青年人,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要求我们必须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全面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工作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这些都离不开读书学习这一根本路径。

因此,我们更应该向*学习读书,在读书方面多读一些、读深一些。养成爱学习、勤读书的好习惯,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让我们的一生也充满书香,在不断阅读中寻找幸福人生的密码。

【篇八】

在广播的某个栏目中听到主持人推荐《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理由是该书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连续上榜近二十年。抱着揭开庐山真面目的心态阅读了这本书,下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自律在人的一生中尤为重要,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律就好像渔民没有回港的灯塔,飞行员没有了自己飞行的航线。自律如此的重要那他究竟是什么呢。所谓的自律就是以积极而主动的心态,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主要包括四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要想一下子学会自律是不可能的,他需要人们一点一点的接近她,并且不断得在生活中体会她,从而认识她的重要性方可学习她。

在人的一生中主要有两件事情组成:遇见问题和解决问题。在人的本性中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逃避困难,这是无可厚非的。因为这是由我们的惰性引起的。我认为这是无法避免的,只是成功者会将其该方面的缺点尽最大可能消除。那么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呢?埃尔德里克?克里佛说过: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想必你也有同样的感触吧。

读到推迟满足感这一小节时,我想到了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先苦后甜。从小就听爸妈,老师讲“现在好好学习将来就有好的生活”,似乎我们每个人就是冲着这句话来到了大学。现在想起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其实很多人都懂这个原理但只是不知他的专业名称罢了。推迟满足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里面,就是上面提到的遇见问题和解决问题。推迟满足感就意味着你不能逃避问题和规避问题,而是一心一意的投入到怎样解决问题上来,这样就使你没有闲暇时间来考虑问题给你带来多大的痛苦,如此一石二鸟的方法为什么被那么多人所遗弃,而去选择逃避问题带来种种痛苦呢。要想使自己的心灵早点成熟那就学会推迟满足感。

再者就是承担责任,判断一个人是否成熟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学会承担责任。对自己身边的人和社会都要有承担责任的勇气,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曾经说过“一个没有勇于承担责任的企业是做不大的做不强的。”可见承担责任在社会各行各业都显得尤为重要。要恰如其分的去承担责任,不能强迫自己将所有的责任一股脑地压在自己身上,更不能推卸掉原本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具体的做法还要我们在生活之中慢慢体会,生活会教会人们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尊重事实也是自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伟大的毛*是这么评价尊重事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且这句话贯穿我国近六十年重要国策制定中,可见其作用一斑。尊重事实最早体现一个人诚实与否,现在上升到了一个人心灵是否成熟重要指标。无论在与同学交流还是到社会中打拼,是否尊重事实已经是他人愿意与你交往,你能否胜任这份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事实就是事实,没有一个人证明他的真实与否,因为它是客观存在的,不随人的意识转移而转移。

保持平衡,意味着确立富有弹性的自我约束机制。生活中最恰当的例子就是生气,不会生气的人会任人摆布,容易被人忽视。经常生气的会使别人感到厌烦,很难与你相处。这就应了易经中非常重要的理论物极必反:世界万物不能发展到极点否则就会向反方向发展。保持平衡就是他的另一种说法,保持平衡势必有两种作用力:一个是正面的一个是负面的,这两个力此消彼长。这也告诉我们做人要圆通,该坚持的要坚持,该妥协的要妥协,必须指出原则性的问题一定要坚持。

【篇九】

相信各位爱书的妇女姐妹们一定都有这样的感受,读书是我们人生成长历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本好书,就像是一位良师益友,它可以帮助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汲取营养。特别是那些经典书籍,它们不但属于历史,而且可以超越历史,我们不同的人、不同时代的人都可以从中得到心灵的滋养、思想的升华甚至灵魂的觉醒。感谢这次“书香三八?幸福中国,幸福女性”的征文活动,让我们得以一起畅谈读书的体会,交流人生的感悟。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哲学家周国平所写的一本散文集--《最合宜的位置》。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当我在阅读书中作者关于人生、哲学、教育、情感等方面的理解和感悟时,感受到了一种从容的心态、宽广的胸怀和理智的思考,带给我很多启发。

在开篇序言中,作者这样写到,“我们每一个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一定有一个对于自己最合宜的位置。然而,要找到这个位置,却又殊不容易。环境的限制,命运的捉弄,都有可能阻碍我们走向这个位置。即使客观上并不存在重大的困难,但是由于心智的糊涂和欲望的蒙蔽,我们仍有可能在远离这个位置的地方徘徊乃至折腾。尤其在今天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当时在读到这段话时,我不由想起了在大学时代的写作课上,老师曾经给我们出过这样一道题目??《最熟悉的陌生人》,在这个命题作文中,我仔细筛选了身边出现的各个人物和角色,最后发现,在最熟悉和陌生这两个命题之间,似乎只有自己才最符合这样一种定位。课后,在和同学们交流时得知,很多人在经过认真的思考后都得出了同样的答案。

最熟悉与陌生,两个截然相反的命题却集中在自己的身上,究其原因,我想就是因为人们在很多时候并不能够准确的认识自己、找准定位。特别是对于我们青年人来说,由于人生阅历、社会经验都很欠缺,身处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很多现象、很多问题都在影响着我们,困扰着我们,这就导致了有些人在遇到困难或者诱惑时很容易迷失自己,做出错误的选择,使人生变得浮躁、消极,甚至引发出严重的社会问题。在周国平的这本书里,关于人生定位有这样一段思考和论述:“一个位置对于自己是否最合宜,应该去问自己的生命和灵魂,看他们是否感到快乐。从沙漠征战归来的人,勋章不能报偿他,亏待也不会使他失落。一切从工作中感受到生命意义的人都是如此……。像托尔斯泰、爱因斯坦这样的人,没有得诺贝尔奖于他们何损,得了又能增加什么?只有那些内心没有欢乐源泉的人,才会斤斤计较外在的得失,他们这样做很可理解,因为倘若没有这些,他们便一无所有。”

作者用这些睿智的语句想要告诉我们:人的一生,怎样活的充实,活得有价值,其实完全取决于自己心中的信仰以及为之付出的努力和行动。由此,我想到了我们财政系统的老前辈和当代优秀财政人的故事和感人事迹。从他们身上,我学习到了财政事业的历史和风骨,更感受到他们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对人民的浓厚情意。正是通过他们身上这些优秀财政精神的沉淀、传承和发扬,我们的财政事业才得以不断发展壮大,为维护国家的改革发展稳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青春是美好的,没有使命感的青春则是苍白无力的。作为一名年轻的财政人,我们怎样定位人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财政系统的前辈和楷模们用无私的付出和优异的成绩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党的十八大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国人民无不为之欢欣鼓舞。但同时我们清醒的看到,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区域发展不均衡的国家我们仍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难题,财政改革与发展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身为财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者,我为自己能够投身到这项为财政科学发展和财政干部健康成长服务的事业中倍感自豪,同时我更加知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普通一兵,自己要做的就是立足本职、勤奋学习、兢兢业业,勇于创新,用优异的工作成绩为财政事业添砖加瓦。我想,这就是自己人生最合宜的位置。

【篇十】

读书,是一种探险,如探新大陆,如征新土壤;读书,也是灵魂的壮游,随时可发现名山巨川、古迹名胜、深林幽谷,奇花异卉。淡淡书香,能轻拂蒙尘的心灵,能安抚躁动的情绪,能充实空虚的灵魂。浩瀚书海之中,我们应该读什么样的书呢?中国有句古话:“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因此,经典之作是值得我们花时间研读的。《林语堂代表作:谈中西文化》一书正是汇集了林先生的部分经典之作,经受住时代的涤荡,来到我们面前,叩击我们的心灵,带给我们正能量。

林语堂先生是一位享誉近代世界文坛的文学巨匠,既有扎实的中国古典文学功底,又有很高的英文造诣。他的一生都致力于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通,“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林先生的这句诗恰好体现了他的文化情怀和态度。林先生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海外经历使他能站在世界文化一体的高度,不偏不倚地看待不同的文化,《谈中西文化》一书共收集了林先生60篇文章,大多是闲谈中西文化思想的小品文。这些带着浓郁中西文化内涵的小品文里,涉及文化、艺术、政治、社会等等,细细读来,发人深省,获益良多。在这里我从两点谈谈我的收获??读书和做事。

对于“读书”这件事,林语堂先生的确很有发言权,他在《读书的艺术》以及《论读书》两篇文章中阐述了他于“读书”这个问题的观点。他认为读书是“雅事乐事”,“兴味到时,拿起书本就读,这才是真正的读书”,那么,怎样才能做好“读书”这件事呢?我想我们需要做到三点:第一,读书要有良好的心态。“借读书之名,取利禄之实,不是读书的本旨”,读书的本意在于修身养性,增长见识,为了读书而读书,未免流于浮躁。当我们拿起一本书的时候,我们立刻走进一个不同的世界;如果那是一本好书,我们便立刻接触到世界上一个最健谈的人。这个谈话者引导着我们前进,把我们带到一个不同的国度或不同的时代,给我们展示出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自由地读书,享受地读书,不拘泥于时间、地点和身份,有闲暇就读书,才能“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广见识、养性灵”。第二,读书要有正确的方法。既要有有的放矢的精读,也要有浅尝辄止的泛读。有的书,我们只需要知道书名、作者和内容梗概,找出有用的段落章节以备将来查找,有的书则需要我们仔细地读,反复地读,读出不同的味道,读出独到的见解。读书必求深入,因此读书还要从感兴趣书本入手,由读一本书而不得不去继续找相关的十几本书来辅助研读,甚至要到实践中去体验、感悟,这样循序渐进,广求博引,才能触类旁通,梳理成自己的知识系统。第三,读书要有胆识。这种胆识既是敢于质疑权威的勇气,也是敢于自我反省的气量。前者与*同志“存疑的学习”观点一样,读书不能是人云亦云,不能是对权威无条件地臣服,不能抛弃自己的思想和观点,遇到与作者不同的意见,能多思考多求证,力争找出真理。若是自己的观点有错误,我们也能虚心的接纳,诚心的改正。这样的读书才能处处有自己的真知灼见,得一分见解,是一分学问,除一种俗见,算一分进步。

《谈中西文化》这本书的扉页,印着林语堂先生的这么一句话:“文章可幽默,作事须认真”。林先生把幽默看做一种文化心理,常常在洒脱诙谐的文字中闪现出智慧的光辉;做事上却毫不马虎,他秉承传统文化中的脚踏实地,反对国民性中的“假大空”。书中一篇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文章《论性急为中国人所恶》有一段话深深地震撼了我。他说:“中国今天何尝没有思想,没有主义,然而,这所谓的主义是纸上的主义,思想也只是纸上的思想而已,为思想、主义而性急,为高尚理想而狂热,为求思想主义轰轰烈烈地贯彻之人,则只有孙中山先生而已”。这句话正是对夸夸其谈、形式主义的讽刺,也是对当前社会的警醒。林先生的观点与前不久*提出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治国理政观点不谋而合。刚刚胜利闭幕的党的十八次全国大表大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有了新内容,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节点上,我们的身后是波澜壮阔、厚重沧桑的奋斗历史,我们的面前是前所未有的复兴曙光,此时此刻,我们距离强国富民的“中国梦”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我深感我们这一代年轻人肩上责任重大,越是在这样的时刻,越是要立足实际、脚踏实地。事业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实干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注重落实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我们要继承前辈的优良传统,脚踏实地的奋斗,扎扎实实的工作,勿忘昨天的苦难与辉煌,无愧今天的责任与使命,不负明天的梦想与追求,共同迎接一个灿烂辉煌的明天!

【十一】

“后来,我向父亲求证,他一脸淡然,不紧不慢地说:‘更快更高更强,生活中无处不在’”。广西的一位中学教师用这样平实的文字讲述着他当小贩的父亲,用自己大半生的历练来解读“奥运精神”的故事。翻开《我们家这十年》,61个故事都是如此的质朴寻常,却又温暖真挚,慢慢品读,如沐清新微风,细密温润,润物无声,不经意间就拨动了心底最柔软的那根弦。这本书就像一幅素描,没有堆叠的色彩和繁复的笔触,干净明朗,沉静纯粹。这本书是百姓的“生活照”,是“草根”的“纪实录”,是人民的“幸福书”,充满了“正能量”,特别地“接地气”。“柴米油盐”下积淀的是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生存密码”和“精神DNA”,字里行间流淌的是这个伟大民族静水深流的感人力量。

从2002年到2012年,有一个词最集中地体现了共产党人民利益至上的执政追求,那就是“民生”。《我们家这十年》讲述最真实的家庭故事,展现了以人为本、民生进一步得到保障和改善的黄金十年。翻开书页,触碰到的是平静中隐含着对命运的坚忍,平淡中饱含着对生活的激情,平实中孕育着对明天的希望,是站在现实之中遥望美好未来、面对再大的艰难依旧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读《我们家这十年》,仿佛与这61个家庭一同回溯光阴的荏苒,历经生活的苦甜,体味幸福的甘醇。这本书以小视角承载大立意,从“感受十年、勤勉十年、感恩十年”三个层面展现家国进步。

书香三八征文范文精选三篇

三八妇女节征文范文精选三篇

最新三八妇女节征文范文精选

精选三八妇女节优秀征文精华篇

优秀三八妇女节征文范文精选

关于三八妇女节征文精选

三八妇女节征文范文精选

最新三八妇女节征文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