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网 > 读后感 > 正文

大学生读后感范文

更新时间:上大学网
  篇一: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大学的第一年就这样结束了。在这一年当中,我学会了很多东西,不仅仅是书上的知识,还有许多实际生活中该有的态度等等,反正对我来说受益匪浅。
  
  漫长的暑假我该干什么呢?我经常这样问自己。而刚好学校给我们下发了这样一个任务,要求我们在暑假里读好书写读后感。我想:读几本有意义的书,既可以增长我的知识又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我的确也看了几本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着名作家托尔斯泰最主要的代表作之一。它通过女主人公安娜追求爱情而失败的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十九世纪俄罗斯的上流社会里,高层首长卡列宁之妻安娜艳冠群芳,在火车上她邂逅了风流倜傥的伯爵渥伦斯基。渥伦斯基的热情唤醒了安娜沉睡已久的爱情,二人产生了真爱,在当时社会强大的舆-论压力下,不顾一切地私奔,他们的爱情悲剧就此展开。虽然安娜勇敢地告诉自己的丈夫一切实情,希望能离婚,但看重社会地位的卡列宁,难以忍受夺妻的耻辱,以安娜最心爱的儿子做威胁,此刻,安娜已离家与渥伦斯基同居,怀了他的孩子,却不幸流产,得了后遗症,又对酒与药物有了依赖性,经过重重困难波折后,安娜的精神压力变得非常大。后来,渥伦斯基承受不了社会压力开始对她表示冷淡,安娜付出了失去家庭、儿子和社会地位的高昂代价,而现在所谓真挚自由的爱情也开始要被遗弃,她内心无法获得满足和平衡拒绝和安娜离婚并逼她放弃儿子。最后安娜身着一袭黑天鹅绒长裙,在火车站的铁轨前,让呼啸而过的火车结束了自己无望的爱情和生命。
  
  安娜是一个具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贵族妇女。她不满于封建婚姻,追求真挚自由的爱情。但作为贵族社会思想道德的叛逆者,安娜追求的虽然只是个人的爱情自由,采用的也只是个人反抗的方式,但她勇于面对整个上流社会,誓死不做虚伪的社会道德的俘虏。在冲破封建束缚,反抗社会压迫方面,她做到了处在她那个地位和环境中所可能做到的一切。这对当时的贵族资产阶级社会,具有深刻的批判揭露意义。
  
  这是我读过最好的一部小说。当时的社会是多么黑暗,多么残酷啊!她容纳不了安娜,很难说现在的社会能容纳这样的女人。人都是为希望而活,因为有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气。而爱,最绚丽的花朵,人生最美好的礼物。最大的快乐和最大的幸福最终将安娜带入痛苦的深渊,如同飞蛾扑向野火,注定这场爱情要将她毁灭。我不相信有上帝的存在,正如安娜,她始终没有与现实妥协,她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女人。当迎面扑来的火车碾过安娜柔弱的身躯,我突然发现原来人是如此脆弱,可人真的脆弱的不是ròutǐ,而是灵魂。
  
  安娜的死亡是必然的,这并非因为她道德败坏,自私善妒,只是因为她是女人,是一个真诚的女人,是一个贵族社会真诚的女人,是一个男权社会下贵族社会里还保持着真诚的女人,因此她只能自杀。
  
  然而产生这场悲剧的原因是(一)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动荡的社会和宗教及伦理道德摧毁了安娜的爱情,迫使她走上了毁灭之路。(二)安娜的丈夫卡列宁利用婚姻和儿子束缚着安娜的感情,使她身心倍受折磨。(三)安娜的情人渥伦斯基不能脱离所生活的环境和社会,对安娜感情淡化,万般无助的安娜最终走上了死亡之路。(四)安娜本身:安娜的内心深处存在着激烈的争取自由爱情和个人幸福与遵守贵族道德原则的冲突。她试图挣脱封建婚姻的镣铐,争得享受生活、享受爱情的权利。因此,安娜一方面需要爱情,大胆地追求爱情,另一方面又信奉贵族社会的道德准则,这造成安娜的大胆反抗行为,不仅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同时也得不到她自己的认可,她灵魂深处这两方面的内在矛盾至死都在折磨着她。
  
  因为爱而对所爱的人产生猜疑或嫉妒等,也是一种人之常情,在生活中保持一份警惕和小心亦不为过,关键是要能妥善把握好猜疑的尺度。从这个角度来说,爱情的能力,严格来说是经营爱情的能力,并不是人人都与生俱来的,必须后天认真学习才能熟练掌握。于是我想,许多生活中的爱情失败者会不会是由于他们自身缺乏爱情能力的培养造成的呢?在爱情和婚姻中最最可怕的就是以猜疑为依据,既不求证,也不给机会解释或改正,便开始实施不可逆转的报复,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有人说:安娜的悲剧也是内涵丰富的社会悲剧。是啊,我们都期盼着理想、宽容、仁慈,都希望我们的世界和平、安宁,充满人性,但悲剧总是一天天在我们身边发生。她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对真挚诚恳的向往,对自身人格解放的渴求,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特别是在今天这个社会,这一则悲剧带给人们的启示,更是深刻且恒久的。
  
  篇二:忠诚胜于能力读后感
  
  读过《忠诚胜于能力》一书,对忠诚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忠诚的面很广,可以指对国家、对人民、对事业、对上级、对朋友等真心诚意、尽心尽力,没有二心:忠诚老实|忠诚勇敢|忠诚可靠|对祖国无限忠诚等。
  
  忠诚既是古今中外予以赞誉的一种美德,又是事业成功的一块基石。中国文化非常讲究忠诚。“一臣不事二主”的观念具有很深的影响力。在中国,几乎到处都能见到关公庙,关羽因为“挂印封金,千里寻主”而成为忠义的化身,成为“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典范。关羽无论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还是作为一个民间传说的主角,都被罩上耀眼的光环。拿破仑曾经说过,不想当元帅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他还说过,不忠诚于统帅的士兵就没有资格当士兵。“士兵必须忠诚于统帅,这是义务”。
  
  忠诚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能力,而且是其他所有能力的统帅与核心。缺乏忠诚,其他的能力就失去了用武之地。
  
  现代企业竟争激烈,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更多情况下是指“知识型员工,企业大厦的建构的支柱就是由知识员工所组成的。日本企业明确提出用人的基本原则是“忠诚第一,能力第二”、中国企业用人讲究“德才兼备、西方企业用人注重“价值观认同,其实质都是需要对组织、对企业的忠诚。应当说层面越高的成员就越需要其对组织的忠诚。知识员工一般处在企业内的中高层面,因此,如何提高知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就显得日益的重要。
  
  一个企业要有好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忠诚。那么怎样才能把工作干好,才是对公司的忠诚呢?每天欢欢喜喜,热爱他所做的一切,视其为享受,于是,生命就是一支悠扬动听的歌谣。快乐工作是一种于已于人于公司都有益的职业态度,是一种高效的工作状态,更是一种通往成功的捷径与方法。你的笑容会感染你的上司,同事与客户。为此你和你所在的企业都将获益良多。只有带着热情的态度去工作,用一种快乐在于积极的心态,像亿万富翁般快乐工作,保持热情主动的精神,以老板的头脑对待公司,甘于从平凡小事做起,专注使工作做得更完美,这样才能把工作干好。同时应确立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计划,为成功勾画一个蓝图,量化工作,一步一步完成,及时修正目标的方向;最重要的是把握今天,做事追求高效率,管理时间,就是管理快乐,珍惜时间的每一分钟,始终抓住重要的事情做,拒绝拖延,现在就去做;另外,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微笑带来好人缘,建立双方平等基础上的尊重,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团结互助才会双赢,服从上司是你应尽的天职,成为同事的知心朋友。
  
  忠诚是成就优秀员工的重要的品质,当一个企业的员工都具备了这样优秀品质,这个企业也会成为优秀的企业。忠诚是企业疑聚力之魂,动力之源;是员工在企业中实现自身价值,取得成就的助推器。像有些人为什么会牢骚满腹,怨天尤人?真是工作枯燥乏味、薪酬体制不合理、甚至低得不能养家糊口、自己没有被重视吗?不是,是因为他们没有搞清楚在为谁工作。这个最基本的出发点如果发生了偏差,那得到的结果很可能就是截然相反的。就如同敷衍和认真这两种工作态度一样,敷衍的结果就像故事中的鲁西一样自己为自己造一所精制溢造的房子;而认真的结果得到的会是一麻精美的别墅。
  
  人生就像一场没有里程的马拉松比赛,每个人都是场上的运动员。在比赛中,不仅要看你是否有速度,更要看你是否有耐力。只有具有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感的人才会在马拉松比赛中胜出,也只有对自己负责,对所作的每一件事情负责、对每个人忠诚,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在人生的马拉松比赛中,责任是你必须具备的首要能力。缺乏责任,缺少忠诚,使你对到底在为谁工作、你工作的方向是什么等问题永远是一头雾水。对于一个人的发展而言,需要明白你是在为谁而工作,需要知道人生的方向。就好像一个人在大海中行驶,如果不知道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对他来说都不是顺风。相同的道理,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自己那么努力地工作,到底是为何而做,为谁而做,那么无论他换多少个工作,永远都不会遇到更好的下一个老板。只要抱持忠诚精神和负责态度,每个人都可为工作赋予全新的境界,从工作中找到尊严和成就感。
  
  实质上个人、企业和社会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共同体,有互为因果、互为依存的关系。你不忠诚于企业,企业必然不会对你有回报。就像昆明院蔡院长所言:“一个对社会没有价值的企业必然被社会淘汰,一个对企业没有价值的员工必然被企业所排弃,一个对员工没有价值的企业必然被员工所抛弃”、同时三者之间又形成了一个“一个员工服务企业,企业服务社会,社会回馈企业,企业回馈员工的价值链”。
  
  篇三:飘读后感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而《飘》就是我人生的灯塔。??题记
  
  依稀记得第一次知道《飘》这部作品是我在上高一的时候,看着同学拿着那么厚的一本书在看,我不由的傻了眼,被那么厚的书给吓到了,但当我被告知说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很有哲理的时候,我却又不由自主的捧起它,细细的阅读了好久好久……
  
  《飘》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作品,是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反映南北战争题材的小说。这本小说所塑造的人物颇多,人物的形象也非常丰富,每个不同的角色给人精神上的鼓励也不同,正如主人公斯佳丽身上表现出来的叛逆精神和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直令我们每位读者为之倾心。
  
  当现在的我提起笔来写这篇小说的读后感时,思绪不由得把我带回三年前看这部小说的时候,女主角斯佳丽的形象也忽然间浮现在眼前。我对斯佳丽始终持有一种敬佩之情。在美国南北战争发生的时代,战争,硝烟改变了当时美国人民的命运,但也是在这时候,战争让一群女人勇敢地站了起来,她们变得很坚强,在战火和硝烟中?卫着自己国家的土地,尤其是斯佳丽,她更是秉承着不屈服的的精神去承受战争给她的生活带来的各种变化,她坚信:Tomorrowisanotherday!这也是给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斯佳丽在面对因战争而变幻的生活时的勇敢,无疑是我们现在在校的每个大学生应该好好借鉴和学习的。在战争中,大火烧了她的庄园,她以前一切美好的生活也随着熊熊的大火而消失殆尽,留下的只有一片令人绝望的黑色焦炭。更糟糕的是,就在这时,她还要承受母亲病逝,父亲发疯的痛苦。在这关键的时刻,她并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坚强地站出来担当起整个家庭的责任,表现出令人震撼的坚强的一面。她是如此的独立特行,她果断的选择迎接困难,担当责任。这不禁让我拿之与现在的我们进行对比,试想一下,现在的我们生活衣食无忧,有着良好的受教育环境,但是当生活给我们轻轻地一击时,却有多少人叫苦连天,承受不了,抱怨上帝的不眷顾?又有多少人可以站出来说,我要是也遭遇到这种情况,我也可以像斯佳丽一样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21世纪的生活在给我们安逸舒适的环境的同时,无疑也在慢慢抹杀掉了我们心中那深藏的坚强的一面。多么可悲的事情!
  
  但是,斯佳丽在面对自己的爱情时的犹豫不决,却是我不敢苟同的。但失去之后的淡然处之却又是让我钦佩。或许是因为她面对失败时的不言败,那种傲气使得她在面对自己的真爱时不敢去承认,还是一路苦苦的寻找,却是一次次的错过。但是当自己心爱的人离开时,她也只是坚强地安慰自己:明天又是美好的一天!她对明天永远是充满希望,充满斗志,永远不会放弃,永远不会绝望。她的坚强让人为之动容,为之震撼!这种精神难道不正是现在的我们所缺乏的吗?
  
  大学,让很多人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流于平庸,每天浑浑噩噩的生活让一切变得无力与苍白。但是,殊不知一个正确的目标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是多么的重要啊,不要因现在安逸的生活而沉沦,因为这样只会让你在面对挫折时显得不堪一击,谁能保证自己在面对困难时像斯佳丽那么坚强,那么勇敢?我们要珍惜当下,更要感恩当下!
  
  篇四: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我对阿富汗以及周边连年征战的国家和他们的历史毫无兴趣,对我而言,那里的人民是可怜的,那里的政府是可悲的,所以当《追风筝的人》这个故事一点一点展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并没准备好接受一个平静的,也曾春暖花开,羊肉串香飘整条街的画面,更没想到那里的孩子也可以无忧无虑的追逐风筝。
  
  所以当身为少爷的阿米尔和他的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的画面一出现,所有读者不禁感叹,友谊是那么充满力量,干净而持久的。他们总是并肩而行,每当阿米尔被人欺负的时候,哈桑总是义无反顾的站出来保护,我看见他们之间有一道友谊的光芒在闪耀。
  
  当阿米尔问哈桑为什么确定自己一定会知道被切断绳线的风筝的掉落地的时候,哈桑肯定的对阿米尔说,我就是知道,然后反问,我什么时候骗过你。阿米尔轻声说,我怎么知道有没有骗过我。哈桑发誓,为了你,我宁可啃烂泥。阿米尔进一步确定,你真的会为我啃烂泥?哈桑坚定的说,我肯定,然后又说,但是你又怎么能忍心让我啃烂泥。所以读者心中所向往的也就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那个潮湿的童年印象,总是和自己最亲密的伙伴,席地而坐,互相盟誓,发誓为对方,甘愿上刀山下火海。就如同哈桑洋溢着笑脸对阿米尔说的那样:为你,千千万万遍。
  
  然而事实上却是这样的:他是主人,他是仆人;他是普什图,他是哈扎拉;他是逊尼派,他是什叶派,从他们出生的那一刻起,他们的命运就被这些他们所不能理解的标签所分隔开来,尽管他们是亲密无间的朋友,尽管他们事实上拥有同一位父亲。无论是平凡的阿米尔和哈桑,还是高高在上的查希尔国王或者卡尔扎伊,都不得不接受社会为他们预定的座位??阿米尔不再是阿米尔,哈桑也不再是哈桑,他们必须戴上社会分给他们的面具。
  
  我们少年的时候,总是意气风发,三五结伴,促膝长谈。那是在我们其乐融融的环境中构建的虚拟场景,然而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在微弱的友谊遇到挑战的时刻,只要有一方露出破绽,友谊的桥梁必然坍塌。
  
  于是当阿米尔在看到哈桑被大一些的孩子欺负甚至猥亵的时候,他选择沉默和逃避;与此同时,哈桑却为了阿米尔的风筝坚定不动摇的和对手较量,对手残忍的揭示阿米尔和哈桑之间的主仆关系,哈桑大声反驳说两个人是朋友。躲在角落里不敢出现的阿米尔听到这句话不但没有一点激励也没有丝毫感动,他心底里的怯懦终于将他的灵魂吞噬,于是悲剧发生。
  
  作者对种种苦难和暴行毫不讳言,在写作中有一种博大宽广的悲悯之心承载了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人们的所有欢笑和悲伤。没有因为对故土的爱而回避了阿富汗社会的种种不公和鄙陋,却也没有刻意嘲讽,只是去还原并且理解在这种环境下每个人的选择,他们的恐惧,他们的快乐。这使得整本小说有了37度2的体温,甚至能听到书页里的心跳。如同流水,故事徐徐展开。(m.2sdx.com)然后奔腾或是呜咽,越过急滩,冲出峡谷,最后变成宽广的河流,沉静而包容。
  
  即使是存在这样的问题,《追风筝的人》也还是一本出色的小说。主和仆、贵族和贱民、朋友和兄弟,历史和现实,种种转变都被刻画得生动而细腻。放在历史的宏大背景下,更洞见人生和人性的复杂。
  
  谁敢真的站出来举起右手发誓,我从来没有辜负过任何一段纯粹的友谊,谁敢真的抬头挺胸说自己对朋友忠心不二。
  
  我们总是太自信,对友谊误解,对自己的爱误解,对不可能的事信以为真。
  
  篇五: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刚看到这个书名时,让我笑出了声。三天光明,太容易了吧。后来获知是残疾人的故事,笑声停止了,更多的是沉思:作者会是个多么坚强、认真并且努力的人啊!拜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部外国名着,我的心灵震撼了许久。其中尽管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事件,却还是深深地打动了我。
  
  文中的主人公是海伦。凯勒,也许有人认为凯勒是不幸的弱者,19个月时她就失去了听觉、视觉和说话的能力。幼小的她,从此与整个世界失去了沟通。但是,凯勒又是坚强的、幸运的。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并没有放弃,而是自强不息,在导师安妮?莎莉文的帮助下,海伦学会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热爱生活并从中得到许多知识,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因为她心中明白,只有知识可以让她拥有自信,走向光明之路。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海伦。凯勒她不但考上了哈佛大学。还写出了许多着名书籍。她还多方奔走,建立了许多家慈善机构,她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
  
  海伦。凯勒成功了!我为她的成功而欢呼雀跃。由此,我更加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在我们每个人降临到这个世界上时,就是要学习的。每分每秒,从呀呀学语,慢慢走路起就在学习。也只有学习会让我们成就辉煌。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给予每人的也不应该只是震撼,还有感动吧。这本书用一个弱女孩的目光看世界,来教导人不要轻生,请珍惜生命。这真的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海伦。凯勒一个残疾人都可以那么坚强地创造美好,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去荒废生命呢?
  
  我常想起海伦说过的话:“只要朝着阳光,便不会看到阴影”,我做为一个正常人是太幸运了,我拥有优越的生活学习条件,健全的体魄……我可以很轻松的做到很多事情,获得许多知识,享受生活带给我们的快乐,但是我从来不觉得有什么,总认为是理所应该的,当遇到困难时就退缩,往往喜欢找客观理由来为自己开脱。
  
  海伦。凯勒的这一生都是不平凡的,如果,凯勒向命运屈服了,那么,凯勒的一生都将在平凡中度过,并且孤独、自卑。相信,每看完这本书的人,他的心灵一定会接受一次可贵的洗礼,从而酝酿出一股巨大的向上的力量。
  
  现在我知道了:人们的精神远远超过了时空的限制,无论在哪个时代,勇气和爱都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基础。所以,生理上的残疾一点儿也不可怕,如果心灵上受伤了,“残疾”了,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残疾。我们要学会勇敢,学会坚强,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我们依然能挺直脊梁去谱写完美的人生!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内容令我受益匪浅,一个人最可贵的是有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有了这种品质,就可以克服一切困难,就不会在困难面前低头。在今后的人生道路和求学的道路上,我将勇敢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一切困难和挫折,学习她永不放弃的人生信念。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