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中心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推进经验交流会发言
更新时间:上大学网
我是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刚才听了前面两个“青文明号”集体的发言,感到受益匪浅。下面,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开展“青文明号”创建活动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题目是“公正司法树形象全心全意为人民”,望大家批评指正。
法律援助中心是区司法局的对外“窗口”部门,有干部人,全部为周岁以下青,平均龄岁。中心成立以来,始终立足于树立“窗口”形象,坚持情、理、法并重的工作思路,以为民服务为目标,以创建市级青文明号为主线,大力开展“岗位文明、岗位奉献、岗位成才、岗位建功”活动,在工作中严格贯彻“文明、优质、规范、高效”的服务宗旨,积极探索、求实进取,在机制创新、利民便民、服务水平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充分肯定。具体的做法是:
一、发挥窗口作用,倡导职业文明,树立良好外部形象
XX以来,在局党组的领导和支持下,我们制定了“青文明号”创建总体目标和计划,将“青文明号”的各项行为标准贯穿于日常工作管理中,使创建目标明确,创建气氛浓厚,创建工作有形化,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工作质量,提升了工作水平,群众对接待工作的满意率达到。
同时,我们在继续坚持“五个一”服务标准和“三好”接待的基础上,通过人性化的设计,对接待工作又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使服务工作更加规范化。一是要求接待人员以端庄的仪表赢取人。要做到衣着整洁、举止得体、用语规范,遵守公务员礼仪,力求给来访群众留下良好的一印象;二是要求接待人员以热情的态度温暖人。要做到对每一位来访者都要搬一把关心的椅子,沏一杯温暖的茶水,道一声温馨的问候,给一个满意的答复,创一个优美的环境,并要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服务标准;三是要求接待人员以透彻的说理说服人。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为来访者讲法律、讲政策、讲事实、讲情理、讲风俗,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四是要求接待人员以有效的建议来疏导人。对于中心不能彻底解决的问题,要积极建言献策,设身处地的为来访者着想,进行正确的疏导,引导来访者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解决问题,防止矛盾激化;五是要求接待人员以满意的结果打动人。实行首问责任制,对来访问题不推、不拖,能够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说明理由,给所有来访人一个明确的答复;六是要求接待人员以良好的品行影响人。增强职业道德修养,注意生活小节,严格规范行为,以良好的品行,赢得来访人的信任和尊重。
二、拓展服务空间,完善服务机制,全心全意为民服务
“让最贫困的弱势群体,享受最优质的法律服务”是中心始终坚持的服务理念。为此,我们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不断拓展服务空间,完善服务机制,积极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一是健全法律援助网络。我们在全区建立了个法律援助工作站,组建了一支名成员的信息联络员队伍,最大程度地方便了群众申请法律援助;二是建立法律援助流动岗制度。组织法律专业人士采取定期和预约相结合的方式,为老百姓送法到家,提供上门法律服务;三是降低法律援助门槛。针对目前农民工维权困难的现状,进一步降低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的门槛,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实行“先受理后审查、先调解后起诉、先办好案件再协助执行”的措施。近两,我们受理的所有农民工讨薪案件,以上都通过诉前调解解决,并全部执行完毕;四是专门设立农民工接待室。在办公条件困难的情况下,专门腾出一间办公室作为农民工接待室,由公职律师负责优先接待农民工来访和咨询;五是建立农民工“心理诊室”。加强对农民工的心理疏导和调适,帮助他们调整心态,正视遇到的就业风险和社会问题。一来,对近名农民工进行了心理调适,有效的化解了可能激化的矛盾,避免了恶性事件的发生。法制日报、北京日报、北京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农民工心理诊室”予以了全面报道,社会反响强烈;六是开通农民工法律服务专线。通过媒体将热线电话对外公布,设置专人负责为农民工解答法律问题;七是建立农民工维权协调机制。主动加强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多管齐下,加大农民工维权力度,对群体性农民工维权案件,实行优先受理、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