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网 > 规章制度 > 正文

年山西省十三五规划最新全文解读

更新时间:上大学网

“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只桶的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木板,而是由那块最短的木板决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理论同样适用。山西作为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地区、中部欠发达省份,协调发展更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点所在。

协调发展,其意义在于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在补齐短板中实现均衡发展,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我省“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着力推进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和平衡性。

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并重,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不可否认,我省在资源型经济转型升级、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民生保障、安全生产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短板、薄弱环节和滞后领域,制约着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进步伐。

全面小康,核心在“全面”,注重的是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就必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并重,做到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协调。

省社科院研究员武小惠说,“十三五”时期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阶段,必须紧紧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存在的短板,在补齐短板上着重用力。目前这个短板在民生方面的表现就是要实现共同发展,重点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建议》提出,要从满足人民群众在新形势下实现全面发展的需求着眼,不断加大对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全面抓好教育、文化、住房、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和就业、社保、居民增收、稳定物价等民生工作。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形势下,财政资金支持必须优先保证民生刚性支出,在不断提升全民养老、医保水平的同时,按照社会政策托底要求,加大对困难企业、特殊人群的扶持救助。

在武小惠看来,要实现城乡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的目标,必须增强发展整体性和平衡性,积极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改善,加快采煤沉陷区治理,“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缩小收入差距,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努力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从而极大地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为切入点,提高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我省“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体制,加快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积极统筹城乡要素配置,加快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惠的新型城乡关系。按照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原则,加快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加快形成全省各市竞相发展新格局。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直接反映城镇化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我省城镇常住人口达到1960万,城镇户籍人口达到1230万,这说明,1960万城镇常住人口中包括730万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外来常住人口,他们在城镇还不能平等享受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公共服务。

武小惠说,力争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3%,必须加大户籍制度改革措施落实力度,尽快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提高城镇化的“含金量”,要以人,不断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不但住有所居,还要病有所医、业有所就、学有所教。这便要求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建立优质资源共享机制,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武小惠认为,这不仅对山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合理调节社会财富分配格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共享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紧迫性。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具有区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基本着力点。县域经济强,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有了坚实基础。“十三五”时期,我省将把县域作为“六大发展”“三个突破”的重要载体,做大做强县域经济。特别是要鼓励发展条件好的县份,抓住机遇、率先发展,力争提前实现翻番目标。

发展经济,特色无疑是最大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县域经济不能搞小而全,要突出发展特色产业,形成区域产业集群。

“十三五”时期,我省还将重点发展一批人口在10万人以上的县城,逐步减少5万人以下县城。以大县城为重要节点,建立合作共建机制,积极推进108廊带、上党城镇群、临汾百里汾河生态经济带、介孝汾平灵、忻定原、阳平盂、离柳中、盐临夏等县域组群建设,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三个坚持”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是坚持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容,也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支柱。

对于如何实现精神家园与经济社会等协调发展,《建议》提出,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系列活动,大力弘扬“三个文化”,深入挖掘山西精神;深化*、中国道路、中国梦宣传教育;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加强社风、家风建设,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打造一批以“中国梦”和“三个文化”为主题的精品力作,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实现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形成良好网上舆论导向,发挥网络正能量;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和队伍建设,壮大高校主流思想舆论,推动*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精神领域的富裕需要适应时代特色的文化产品滋润。总的来说,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重大文化工程,培育一批有较强带动力的文化企业,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保税区建设。引导和扩大文化消费,发展文化会展,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推动演艺进景区。推进文化云平台建设,建立文化产品和服务品牌电子商务平台。整合各类文化资源,积极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省(州、区)文化交流合作机制。扶持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和中介机构,努力提高我省文化市场占有率,更好地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事实上,难点也是机会,短板也是潜力。未来5年,我们只要抓住重点不放松,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山西一定可以冲破重重困难,跨越道道关隘,昂首步入全面小康。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