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网 > 通知公告 > 正文

于敏事迹读后感,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于敏(二)

更新时间:上大学网
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于敏是惟一没有留过学的人。研制工作初期,于敏几乎是从一张白纸开始。他拼命学习,在当时中国遭受重重封锁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搜集国外相关信息,并依靠自己的勤奋进行艰难的理论探索。

从原子弹到氢弹,按照突破原理试验的时间比较,美国人用了七年零三个月,英国是四年零三个月,法国八年零六个月,前苏联四年零三个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计算的繁复。而我们的设备更无法与他们比。国内当时仅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并且95%的时间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只剩下5%的时间留给于敏用来氢弹设计。不过,于敏记忆力惊人,他领导下的工作组人员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一篇又一篇的论文交到了钱三强的手里,一个又一个未知的领域被攻克。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在世界上引起轰动。1965年9月,于敏带领科技人员发现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解决了氢弹原理方案的重要课题。兴奋的他当即给北京的邓稼先打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电话。为了保密,于敏使用的是只有他们才能听懂的隐语,暗指氢弹理论研究有了突破??“我们几个人去打了一次猎……打上了一只松鼠。”邓稼先听出是好消息:“你们美美地吃了一餐野味?”“不。现在还不能把它煮熟……要留做标本。……我们有新奇的发现,它身体结构特别,需要做进一步的解剖研究,可是……我们人手不够。”“好,我立即赶到你那里去。”年底,于敏开始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在氢弹原理研究中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解决了热核武器大量关键性的理论问题。并在平均场独立粒子方面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1967年6月17日早晨,载有氢弹的飞机进入罗布泊上空。当日,新华社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的第一颗氢弹在中国的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

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在研制氢弹的过程中,于敏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1969年初,因奔波于北京和大西南之间,也由于沉重的精神压力和过度的劳累,于敏的胃病日益加重。当时,我国正在准备首次地下核试验和大型空爆热试验。由于操劳过度和心力交瘁,于敏在工作现场几至休克。

直到1971年10月,上级考虑到于敏的贡献和身体状况,才特许已转移到西南山区备战的妻子孙玉芹回京照顾。一天深夜,于敏感到身体很难受,就喊醒了妻子。妻子见他气喘,赶紧扶他起来。不料于敏突然休克过去。经医生抢救方转危为安。出院后,于敏顾不上身体未完全康复,又奔赴祖国西北。由于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朱敏才、孙丽娜事迹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朱敏才孙丽娜事迹回顾

朱敏才孙丽娜读后感,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朱敏才、孙丽娜事迹素材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赵久富事迹

张纪清颁奖词观后感,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张纪清素材

张纪清观后感,学习张纪清观后感事迹

张纪清事迹观后感,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张纪清事迹材料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陶艳波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