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网 > 文学研究 > 正文

浅析《猫城记》的寓言性文体及作品中的现实预言性

更新时间:上大学网

摘 要:老舍先生的《猫城记》创作于1932年,1933年完稿,是老舍先生现存文稿中最奇特的一部,它从诞生之日起就褒贬不一,引起了很大争议,也是历来老舍先生的研究者在研究时有意避开的一部小说。但是这部小说所表达的主题的现实意义和思想内容之深刻又使这部小说的价值不容忽视。文章试图从《猫城记》这部作品的寓言性文体分析这部作品深刻的思想内容,并解析这部作品所表现出的伟大的现实预言性。

?键词:《猫城记》 寓言 预言性

老舍先生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但是《猫城记》却是里面最奇特的一本,是老舍先生创作中唯一的一本寓言题材的小说。《猫城记》开篇就写到,“我”和朋友去火星探险,结果飞机失事坠毁,朋友遇难,而我幸运的幸免于难,开始了在一个新的星球上一个叫做猫国的探险历程。完成了从地球到火星的空间转换,把读者开始置身于一个虚幻的位置,来观看在猫国中发生的一系列荒诞的事情。

一、《猫城记》的寓言性文体研究---迷叶、国魂、外国城、矮子兵

“我”到了火星之后,在还没来得及安葬朋友尸首的时候,就被一群猫人捉走了,被迫地开始了“我”在猫国的生活。“我”认识了“我”在猫国的第一个朋友、“我”在火星上的保护人??大蝎。而他抓“我”回来的目的就是帮他看管“迷林”,“我”开始第一次接触这个叫做“迷叶”东西。文章中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写“迷叶”。“我”刚到大蝎那儿,因为受伤之后,身体虚弱,醒来之后,大蝎提供给“我”的食物,作者这样叙述到,“他极小心的揪下四五片树叶”[1],“我”吃了树叶之后,“我觉得头有些发晕,可是并非不好受。我觉得那些宝贝汁儿不但走到胃中去,而且有股麻劲儿通过全身,身上立刻不僵得慌了。肚中麻酥酥的满起来。心中有点发迷,似乎要睡,可是不能睡,迷糊之中又有点发痒,一种微醉样子的刺激。我手中还拿着一片叶,手似乎刚睡醒时那样松懒而舒服。”[1]“醉劲过去了,全身没有一个毛孔不觉得轻松的要笑,假如毛孔会笑。饥渴全不觉得了;身上无须洗了,泥,汗,血,都舒舒服服大贴在肉上,一辈子不洗也是舒服的。”[1]一读到这里,读者自然会想到19世纪末坑害了一大批中国人的鸦片,中国自唐朝有鸦片,到了清朝国人大量吸食,老舍是满族人,自幼丧父,生活贫困,熟悉底层人民的生活,他也更清楚鸦片是怎样残害国人的身体和心灵的,让他们好吃懒做,养成更坏的生活习惯,小说中也写到,“迷叶”最初是由外国人带来的,刚开始也只是贵族才能吃的起的,后来他们有了大片的“迷林”,于是大家全吃上了瘾。 “吃迷叶是多么舒服,多么省事的;可是有一样,吃了之后虽然精神焕发,可是手脚不爱动,于是种地的不种了,作工的不作了,大家闲散起来。”[1]小说中“我”认为“迷叶”是导致猫国人懒惰、混乱的首要原因,其中的喻指意义明显可见,鸦片给19世纪末的中国带来了太多的民族苦难和屈辱记忆,因此也只有它才称得上“迷叶”在猫国的地位及其祸国殃民的特性。

在猫国,农民不种地,商贩不做生意,政客不关心社会国家,上到皇上,下到平民,都只对两个东西感兴趣,一个是被皇上定为“国食”的“迷叶”,另一个就是用来购买“迷叶”的钱币??“国魂”。“国魂”,听名字就觉得很有讽刺意味,一个国家的国魂是钱,那可想而知,这个国家的国民素质,经济状况,还有人民生活水平是怎样的。他们的人民脏乱、自私、没有希望。文中曾这样描述他们国家的小孩子,“猫小孩是世界上最快活的小人们。脏,非常的脏,形容不出的那么脏;瘦,臭,丑,缺鼻短眼的,满头满脸长疮的,可是都非常的快活。我看见一个脸上肿得像大肚罐子似的,嘴已肿得张不开,腮上许多血痕,他也居然带着笑容,也还和别的小孩一块跳,一块跑。”[1]这就是猫国的小孩,你不能说他们不快活,但是却无法苟同他们是人,他们的快活来自于他们的脏,来自于他们的无知。而他们的大人呢,出门看见有人在地上看小石子,会挤来一群人,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围着,甚至会挤死几个人,也在所不惜。他们只知道自己而从来不关心别人。“对于死去那个兵,我叫大蝎赔偿他的家小一百个国魂。大蝎也答应了。但是我问了半天,谁知道他的家属在哪里?没有一个人出声。对于别人有益的事,哪怕是说一句话呢,猫人没有帮忙的习惯。”[7]这就是猫国,他们没有同伴,没有信仰,只知道钱。这不也就是二三十年代中国国民的无情揭露吗?作者在这里的描写讽刺一位极浓,用“国魂”来象征中国当时的整个的社会信仰,无情地揭露社会的黑暗和堕落。三十年代的中国各种政党活跃,争斗不休,每个政党都说自己是为了国家富强,而实际上每个政党都只是争权夺利,只顾自己利益,不顾国家存亡。而我们的百姓愚昧,无知,只关心自己的生活,不关心他人的生死,整个社会一塌糊涂。

在护送大蝎去猫城的路上,因为猫兵们去抢路过的“迷林”,与保护那片“迷林”的外国人起了冲突,“我”本以为会发生武力冲突,结果却令“我”大吃一惊,大蝎让“我”去跟他们和解,而和解的结果竟然是“罚六包迷叶”,三个“外国人”一人两包,包括“我”。后来“我”才明白。“猫国人是打不过外国人的。他们唯一的希望是外国人们自己打起来。立志自强需要极大的努力,猫人太精明,不肯这样卖傻力气。所以只求大神叫外国人互相残杀,猫人好得个机会转弱为强,或者应说,得个机会看别国与他们自己一样的弱了。”[1]这不就是当时中国社会的真实写照吗?从慈禧所统治的清朝末期,到袁世凯、段祺瑞等领导的军阀,再到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哪个不是希望依附外国侵略者来立足,可是“外国人”自己也知道,“他们在猫国里的利害冲突是时时有的。但是他们绝不肯互相攻击让猫国讨着便宜。”[1]这时侵犯中国大地的外国侵略者就是这样的心态,他们不会自己内讧,也不会让中国人从中谋利。这些“外国人”也不和猫国人住在一起,他们有自己的驻扎地??“外国城”,猫人不许进去。这不就是当时的“租界”吗?老舍先生在文中使用象征的手法将这个寓言与现实社会相联系,在文中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不!我不能上外国城去住!猫人并不是不可造就的,看他们多么老实:被兵们当作?打,还是笑嘻嘻的;天一黑便去睡觉,连半点声音也没有。”[1]这时“我”已经跳出客观叙事者的角度,开始替猫人说话了。猫人不是不可造就的,作者在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悲愤、怜悯和哀伤。而这哀伤与其说是对猫人的,还不如直接看作是对当时我们自己同胞的怜悯和哀伤。

在小说的最后,“矮人兵”进攻猫国,“他们的身量,多数都比猫人还矮些,看他们脸上的神气似乎都不大聪明,可是分明地显出小气与毒狠的样子,我不知道他们的历史与民性,无从去判断,他们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这样罢了。”[1]在这里,“矮人兵”无疑是影射日本侵略者,他们残忍,恶毒,对我们的同胞肆意残杀,侵犯我们的国土,“矮人们是我所知道的人们中最残忍的”[1],这是当时的中国。 1930年老舍回国前后,外族大举入侵的形势已经非常明晰:1928年5月3日,日寇在济南屠杀中国军民五千余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三”惨案;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整个东北已被日军占领;1932 年“一二八”日军又开始轰炸上海。日本侵略者的残忍和灭绝人性,在小说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与其说《猫城记》中所写到的老舍对猫国人民被残杀的怜悯,还不如说是老舍对国民的痛心及担忧。作者通过这样一种隐喻和象征的方式,真切地表达了他对国民性深刻的批判和一个知识分子深深的爱国之情的主题。

二、《猫城记》中伟大的现实预言性

《猫城记》历来备受争议,也被许多研究老舍创作的研究者有意忽略的原因,除了作品中对国民性的深刻批判和对当时社会黑暗的无情揭露,和作品中一些被认为对党和人民过分的影射外,另一个主要的原因恐怕就是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超前意识,对现代社会的伟大预言。

在作品中,老舍看到猫国的落后和混乱,当权者的昏庸无能,于是将希望寄托在猫国的孩子身上,他去学校考察,却看到这样的一幕。

“在刚才看过的学校斜旁边又是一处学校,学生大概都在十五六岁的样子。有七八个人在地上按着一个人,用些家伙割剖呢。旁边还有些学生正在捆两个人。这大概是实习生理解剖,我想。不过把活人捆起来解剖未免太残忍吧!我硬着心看着,到底要看个水落石出。一会儿的工夫,大家把那两个人捆好,都扔在墙根下,两个人一声不出,大概是已吓死过去。那些解剖的一边割剖,一边叫骂:

“看他还管咱们不管,你个死东西!”扔出一只胳膊来!

“叫我们念书?不许招惹女学生?社会黑暗到这样,还不许我们在学校里那么着?挖你的心,你个死东西!”鲜红的一块飞到空中!

“把那个死东西捆好了,抬过一个来!”

“抬校长还是历史教员?”

“校长!”

我的心要从心中跳出来了!原来这是解剖校长与教员!”[1]读到这里,有些读者可能会觉得写得过于荒诞了,但是当你仔细回想中国的发展历程时,有没有觉得这个场面好像又特别熟悉,不觉得惊出一身冷汗,再次想起了那个令人身心备受摧残的十年浩劫,还有发生在作者自己身上的悲剧。

1996年开始,中国经历了严酷的十年动荡,首先作者本人就是遭受侮辱的“教员”中的一个。作者首先是因为这部小说被攻击为卖国的作家,侮辱人民的作家而不停的发表悔过书,就这样也未能逃过悲剧命运的魔爪。1996年的一天,在文联的大院里,贴满了关于批判作家老舍的大字报,随后冲进来一群学生“红卫兵”,对老舍先生进行暴打和侮辱,随后将作家和萧军等一批作家带走,进行侮辱。老舍先生因受不了这样惨无人道地攻击,于当天投河而死,成为那场持续了十年浩劫中第一批遇难者中的一个。随后,大批的学者遇难,杨绛先生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多年,打扫厕所,还要定期被批斗,写检查,遭受身体和心灵的双重创伤。写出著名诗篇《大堰河??我的母亲》的著名诗人艾青,在“文革”中被流放多地,并受到摧残,他的一只眼睛在批判中被打伤,由于长期不能接受有效治疗,最终导致失明。还有著名翻译家傅雷,在文革中,由于不能忍受红卫兵对其人格尊严的侮辱和践踏,和妻子自杀而死。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而那些红卫兵也大都是一些十五六岁的学生,这时,你还会觉得小说中的描写太荒诞,这个伟大的预言只是文学中的巧合吗?

在作家生活的时代,经历了满清的覆灭,民国的倒台,军阀的混?,新中国的建立,还有作家成长生活的经历,他深深地了解国民的弊病,体制的缺陷,他深知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后果,就如学者樊俊曾写到的“老舍早已清醒地看到了而且真实地写出了在权威力量的严格管制下循规蹈矩的臣民,当这种管制一旦失去了绝对的权威性,就会变得蔑视任何权威与规矩,甚至丧失理智与人性,成为极大的破坏力量”[2]。作者对国民的这些描写,作家思想内涵的深刻,在此处逐渐被承认。

三、结语

《猫城记》作为老舍先生创作生涯中最奇特的一部,也是唯一一部寓言体小说,它以寓言的形式揭示了深刻的社会主题,各种社会弊病和国民性弱点得到了最充分的暴露,也无情的嘲讽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并触及了当时的社会上一些黑暗的方面,对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有一定的帮助。另外,作品中所表现出的伟大预言,随着研究的深入,也受到了更多学者的关注。《猫城记》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应受到更多的重视。

注释:

[1]老舍:《老舍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9页,160页,160页,163页,221页,182页,187页,187页,198页,286页,287页,224页。

[2]樊骏:《认识老舍(上)》,文学评论,1996年,第5期,第5页,12页。

参考文献: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