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昌作 徐祯卿_在武昌作 赏析
更新时间:上大学网
在武昌作 徐祯卿,五言律诗,明代徐祯卿一首表达心境的作品。本文由上大学网编辑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欢!
在武昌作
徐祯卿
洞庭叶未下,潇湘秋欲生。
高斋今夜雨,独卧武昌城。
重以桑梓念,凄其江汉情。
不知天外雁,何事乐长征?创作背景:
徐祯卿幼年丧母,家境清寒,而天资聪颖。27岁二度应试,考中进士(1505),授大理寺左寺副一职。不久因讽刺朝政被远贬湖南(1506),在从京师(今北京)到湖南的赴任途中经过武昌府,写下这首五言律诗。作品赏析:
首联“洞庭叶未下,潇湘秋欲生”点明了时令。“洞庭叶未下”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袅袅,是微风吹拂的样子。它是说,在秋风的吹拂下,洞庭湖就会生波,而树叶也纷纷飘落下来。这是一幅萧瑟凄凉的秋天景象。“洞庭叶未下”是指秋天还没有到,“潇湘秋欲生”是说秋天将要开始了。这点明了全诗的时令是在秋天将至未至的时节。在这里作者绕了个弯子,引发了我们对于湖南一带空间的联想,也把秋景铺展在我们面前,调动起来了我们对于秋季的感受。
“洞庭叶未下,潇湘秋欲生”两句形成既并列又顺接关系,读起来自然而流畅。
颔联“高斋今夜雨,独卧武昌城”则落到了作者现实的“处境”上。高斋,一般是指文人的书房,但这里有狭小、孤独、寒冷、封闭的含义,而且今日“高斋”正处于深夜秋雨的包围之中。从音调上说,这句除了“夜”是入声字外,其他都是平上声,所以给人高扬的感觉。但下句“独卧武昌城”中的“独”、“卧”两字却都是入声字。入声短促有力,有强调的作用,给人以空旷悲凉之感。“独卧武昌城”是说他一个人孤独地睡在武昌城内。“武昌城”是一个大地点。诺大一个大城市(宏大的背景)里只有他一个人,不更突显了环境的空旷和他的孤独吗?这是在刻意使用对比手法。所以,这句诗实际上写得非常有力。我们在一些特殊的天气里(如下雨、下雪),对自身和自然的感受会特别深切,作者也是一样。他被贬谪到湖南,流落在他乡,心境本来就不好。又在秋季将至的时节,面对夜雨潇潇的场景,孤单地在封闭的书房里闷睡,他内心的凄凉可想而知。很显然,他并未成眠,正在浮想联翩。好像他的思想正在大陆上飘荡,而他的精神已经回家。
颈联“重以桑梓念,凄其江汉情”则描写了在这种处境中的切身“感受”。这两句的意思是:我对于故乡的思念是如此深重;对于故乡的思念,更增添了此时此地的凄凉伤感。“桑梓”是指故乡,诗人的故乡远在江苏吴县(今苏州),而目前正在“江汉”地区(湖北武汉一带)。古代交通不便利,所以作者和家乡隔得很远。在他乡的凄凉境遇,让他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了故乡;而对故乡的思念,更加重了他的悲情。
尾联“不知天外雁,何事乐长征”,是对颈联的进一步生发。大雁因为要越冬,需要在秋冬之季成群结对地由北向南迁徙;他就问天边的大雁为什么就这么喜欢长途跋涉、辗转迁徙。这是用反问的手法,将自己与乐意迁徙的大雁作对比,表示自己是不情愿离开故乡和亲人的,这里有一种无奈的感情在。“征”是“远行”的意思,如果路途不长那就不能叫“征”。徐祯卿33岁去世,这个时候大概是28岁。在后来的《墓志铭》中他表达了因为常年在外地为官、不能经常与亲人团聚的遗憾。在艺术手法上,该句借助“联想”,从夜雨中闭塞狭小的书斋,跳到了天边的大雁和开阔的天空,大大开拓了诗境,使诗境高远起来。
全诗四句依次写“时令”、“处境”、“感受”以及对感受的进一步“生发”。从“秋天将至未至”的时令写起,写到自己的现实处境和切身感受,对于故乡的怀念之情以及身在异地的凄凉和无奈。作者将对于节气变化的极度敏感,高斋听雨的孤寂凄凉,黯然思乡的苍凉无奈以及消沉落寞的漂泊之感融为一体。全诗见景生情,自然流转,格调高雅,寄托遥深。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它共提到了“洞庭”、“潇湘”、“武昌”、“桑梓”、“江汉”五个地点。历数地名,错落有致。作者正是靠地点和时空的转换来连缀诗篇的。由于地点的不断转换,造成空间上的跳跃,使得诗境开阔,气象宏大。因此王渔洋称为此诗“千古绝调,非太白不能作”作者简介:
徐祯卿(1479-1511)字昌谷,一字昌国,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镇,后迁居吴县。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以上这篇在武昌作 徐祯卿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古诗词尽在: !
搞笑谜语,脑筋急转弯,祝福语,每日惊喜不断,尽在上大学网!可通过扫描本站微信二维码或者添加微信号:miyu_88,即可进行体验!
在武昌作
徐祯卿
洞庭叶未下,潇湘秋欲生。
高斋今夜雨,独卧武昌城。
重以桑梓念,凄其江汉情。
不知天外雁,何事乐长征?创作背景:
徐祯卿幼年丧母,家境清寒,而天资聪颖。27岁二度应试,考中进士(1505),授大理寺左寺副一职。不久因讽刺朝政被远贬湖南(1506),在从京师(今北京)到湖南的赴任途中经过武昌府,写下这首五言律诗。作品赏析:
首联“洞庭叶未下,潇湘秋欲生”点明了时令。“洞庭叶未下”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袅袅,是微风吹拂的样子。它是说,在秋风的吹拂下,洞庭湖就会生波,而树叶也纷纷飘落下来。这是一幅萧瑟凄凉的秋天景象。“洞庭叶未下”是指秋天还没有到,“潇湘秋欲生”是说秋天将要开始了。这点明了全诗的时令是在秋天将至未至的时节。在这里作者绕了个弯子,引发了我们对于湖南一带空间的联想,也把秋景铺展在我们面前,调动起来了我们对于秋季的感受。
“洞庭叶未下,潇湘秋欲生”两句形成既并列又顺接关系,读起来自然而流畅。
颔联“高斋今夜雨,独卧武昌城”则落到了作者现实的“处境”上。高斋,一般是指文人的书房,但这里有狭小、孤独、寒冷、封闭的含义,而且今日“高斋”正处于深夜秋雨的包围之中。从音调上说,这句除了“夜”是入声字外,其他都是平上声,所以给人高扬的感觉。但下句“独卧武昌城”中的“独”、“卧”两字却都是入声字。入声短促有力,有强调的作用,给人以空旷悲凉之感。“独卧武昌城”是说他一个人孤独地睡在武昌城内。“武昌城”是一个大地点。诺大一个大城市(宏大的背景)里只有他一个人,不更突显了环境的空旷和他的孤独吗?这是在刻意使用对比手法。所以,这句诗实际上写得非常有力。我们在一些特殊的天气里(如下雨、下雪),对自身和自然的感受会特别深切,作者也是一样。他被贬谪到湖南,流落在他乡,心境本来就不好。又在秋季将至的时节,面对夜雨潇潇的场景,孤单地在封闭的书房里闷睡,他内心的凄凉可想而知。很显然,他并未成眠,正在浮想联翩。好像他的思想正在大陆上飘荡,而他的精神已经回家。
颈联“重以桑梓念,凄其江汉情”则描写了在这种处境中的切身“感受”。这两句的意思是:我对于故乡的思念是如此深重;对于故乡的思念,更增添了此时此地的凄凉伤感。“桑梓”是指故乡,诗人的故乡远在江苏吴县(今苏州),而目前正在“江汉”地区(湖北武汉一带)。古代交通不便利,所以作者和家乡隔得很远。在他乡的凄凉境遇,让他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了故乡;而对故乡的思念,更加重了他的悲情。
尾联“不知天外雁,何事乐长征”,是对颈联的进一步生发。大雁因为要越冬,需要在秋冬之季成群结对地由北向南迁徙;他就问天边的大雁为什么就这么喜欢长途跋涉、辗转迁徙。这是用反问的手法,将自己与乐意迁徙的大雁作对比,表示自己是不情愿离开故乡和亲人的,这里有一种无奈的感情在。“征”是“远行”的意思,如果路途不长那就不能叫“征”。徐祯卿33岁去世,这个时候大概是28岁。在后来的《墓志铭》中他表达了因为常年在外地为官、不能经常与亲人团聚的遗憾。在艺术手法上,该句借助“联想”,从夜雨中闭塞狭小的书斋,跳到了天边的大雁和开阔的天空,大大开拓了诗境,使诗境高远起来。
全诗四句依次写“时令”、“处境”、“感受”以及对感受的进一步“生发”。从“秋天将至未至”的时令写起,写到自己的现实处境和切身感受,对于故乡的怀念之情以及身在异地的凄凉和无奈。作者将对于节气变化的极度敏感,高斋听雨的孤寂凄凉,黯然思乡的苍凉无奈以及消沉落寞的漂泊之感融为一体。全诗见景生情,自然流转,格调高雅,寄托遥深。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它共提到了“洞庭”、“潇湘”、“武昌”、“桑梓”、“江汉”五个地点。历数地名,错落有致。作者正是靠地点和时空的转换来连缀诗篇的。由于地点的不断转换,造成空间上的跳跃,使得诗境开阔,气象宏大。因此王渔洋称为此诗“千古绝调,非太白不能作”作者简介:
徐祯卿(1479-1511)字昌谷,一字昌国,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镇,后迁居吴县。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以上这篇在武昌作 徐祯卿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古诗词尽在: !
搞笑谜语,脑筋急转弯,祝福语,每日惊喜不断,尽在上大学网!可通过扫描本站微信二维码或者添加微信号:miyu_88,即可进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