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
更新时间:上大学网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此诗是一首行旅诗,暗含着作者对人生崇高境界的追求。本文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由上大学网编辑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欢!
导读:
这是作者年轻时做官路过涂口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其原文如下: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
陶渊明
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
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
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
叩?新秋月,临流别友生。
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
昭昭天宇阔,??川上平。
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
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
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
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翻译:
在家乡闲居住三十多年,因此与尘世间互不相通。
读诗书加深我平生志趣,田园里山野间绝无俗情。
为什么离这里出去做宫,路迢迢冒风尘来到西荆?
新秋月升起时荡起船桨,在水边暂分手告别友朋。
风习习吹凉意已近黄昏,月光光照天庭澄清透明。
银辉耀天高远无边无际,光坟洁江面阔水平如镜。
心惦记这差役不能入睡,半夜里孤单单还得远征。
我怎能学宁戚悲歌求官,情依依难舍弃隐居躬耕。
下决心抛鸟纱返回故里,高爵位厚体禄也不动情。
养性情修真意甘居茅舍,或许能凭借此以善自称。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字词解释:
(1)赴假:犹今言“销假”,谓假满赴职。江陵:当时的荆州镇地,在今湖北省江陵县。涂口:地名,在今湖北省安陆县境内。
(2)三十载:诗人二十九岁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三十载”是举其成数。尘事:指世俗之事。冥:冥漠,隔绝。
(3)敦:厚。这里用作动词,即加厚,增加。宿好:昔日的爱好。宿:宿昔,平素。世情:世俗之情。
(4)如何:为何。舍此:指放弃田园生活。西荆:逮本作“南荆”,今从《文选)改。西荆指荆州,治所在湖北江陵,因其地处京城建康(今南京市)之西,故称西荆。
(5)叩:敲,击。?(yì曳):船舷。《楚辞·九歌·湘君):“佳耀兮兰?。”王逸注:“?,船旁板也。”临流:在水边。友生:朋友。《诗经·小雅·棠棣》:“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6)将夕:将近傍晚。湛(zhàn战):澄清,清澈。虚明:空阔明亮。
(7)昭昭:光明,明亮。?(xiǎo小,又读jiǎo皎):洁白光明的样子。川上平:指江面平静。
(8)怀役:犹言负役,身负行役。不遑(huáng皇):不暇,没有工夫。中宵:半夜。独征:独自远行。
(9)商歌:指自荐求官。屈原《离骚》:‘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王逸注:“该,备也。宁戚修德不用,退而商贾。宿齐东门外,桓公夜出,宁戚方饭牛,叩角而商歌,桓公闻之知其贤,举用为客卿,备辅佐也。”商:声调名,音悲凉。商歌非我事:意谓像宁戚那样热心于求官,不是我所愿意做的事。依依:依恋、留恋的样子。耦(ǒu偶)耕:两人并肩而耕。这里指隐居躬耕。《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长沮、粱溺代指两位隐士。
(10)投冠:抛弃官帽,即弃官,旋:返回。旧墟:这里指故乡旧居。好爵:指高官厚禄。索:
缠绕,束缚。
(11)养真:养性修真,保持真朴的本性。衡茅:指简陋的住房。衡:同“横”,即“横木为门”。茅:茅屋。庶:庶几。差不多。这里有希望的意思。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背景:
这是陶集中为数不多的行旅诗之一。辛丑,指公元401年(晋安帝隆安五年)。赴假,即销假。涂口,地名,即今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北宋前名涂口。江陵(今属湖北),是当时荆州刺史桓玄的驻所。题云“赴假还江陵”,可见诗人正在桓玄处任僚佐。至于他担任何职,因何请假,这些都不得而知了。桓玄是一个雄踞上游、时时觊觎着晋室政权的跋扈军阀。在作者写这诗的次年,他便举兵东下建康,翌年废晋安帝自立,国号为楚。此诗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在表现一种“小雅”、“国风”中常见的行役告劳、厌弃仕途之感,但如果联想到渊明所处的环境,则诗中投冠还乡的意愿表现得如此明确而又坚决,自然应该视之为他已经对桓玄有了较清醒的认识,而急欲摆脱这个是非之所。因此,到了这年冬天,他就因母丧去职,从此和桓玄、江陵再也不相干了。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赏析:
诗的起六句,是从题前着墨,借追念平生,写出自己的生活、情性,再转到当前。他这年三十七岁,说“闲居三十载”,是就大体(他二十九岁时曾短期任州祭酒)举成数而言。(一说“三十”应作“三二”,三二得六,即闲居了六年。)过去精神寄托所在是诗书和园林,官场应酬这些尘事、虚伪欺诈这些俗情是远隔而无沾染的。四句盛写过去生活的值得追恋,也正是蓄势;接着便迸发出“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的自诘,强烈表现出自悔、自责。这里用十字成一句作反诘,足见出表现的力度;说“遥遥至西荆(荆州在京都之西)”,自然不仅是指地理上的“遥遥”,而且也包括与荆人在情性、心理上的相隔“遥遥”。
“叩?”以下八句是第二节。前六句正面写“夜行”,也写内心所感。诗人挥手告别岸边的友人,举棹西行。这时,新秋月上,凉风乍起,夜景虚明一片,天宇空阔无垠,平静的江波上闪映着月影,望过去分外皎洁。这是无限美好的境界,但是,作者如此着力描写这秋江夜景,不是因为“情乐则景乐”(吴乔《围炉诗话》),而正是为了反跌出自己役事在身、中宵孤行之苦。一切美景,对此时的诗人说来,都成虚设;反足以引发其深思,既追抚已往,也思考未来。这样,“怀役”两句,便成了绾结上下的关捩语句。
结尾六句,抒写夜行所感。在上节所写境和情的强烈矛盾下,诗人不自禁地像在自语,也像在对大江、秋月倾诉:“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像宁戚那样唱着哀伤的歌来感动齐桓公以干禄求仕的世不乏人,而自己却恋恋于像长沮、桀溺那样的并肩而耕。“商歌”、“耦耕”,代表着两条截然不同的生活道路,作者在此已作了明确的抉择。“耦耕”是“归隐”的代称,所以下文就是对未来生活的具体考虑:首先是“投冠”(不是一般的“挂冠”),掷弃仕进之心,不为高官厚俸牵肠挂肚;其次是返归故里,在衡门茅舍之下、在田园和大自然的怀抱中,养其浩然真气。诗人深沉地想:要是这样,大概可以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了吧?庶,即庶几,有“差不多”之意,在古语中常含希望、企求的成分。由此一字,读者也可能领会出诗人对崇高的人生境界的不息追求。
诗中作者用白描手法写江上夜行的所见、所遇,无一不真切、生动,发人兴会。其抒述感慨,都是发自肺腑的真情实语。方东树说:“读陶公诗,专取其真。事真、景真、情真、理真,不烦绳削而自合”;又说:“读陶公诗,须知其直书即目,直书胸臆,逼真而道腴”(《昭昧詹言》),此篇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汉族,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田园诗派创始人。
陶渊明的诗和辞赋散文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开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作品平淡自然,出于真实感受,影响唐代诗歌的创作。
唐人避唐高祖讳,称陶深明或陶泉明。大约生于365年。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自做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卓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父名史不载,存疑。)
以上这篇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古诗词尽在: !
搞笑谜语,脑筋急转弯,祝福语,每日惊喜不断,尽在上大学网!可通过扫描本站微信二维码或者添加微信号:miyu_88,即可进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