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 陆游 忆昔从戎出渭滨
更新时间:上大学网
忆昔 陆游 忆昔从戎出渭滨,是一首七言律诗,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这首诗主要写作者对昔日生活的回顾和由此产生的感想,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以及翻译赏析,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原文:
忆昔
作者:陆游
忆昔从戎出渭滨,壶浆马首泣遗民。
夜栖高冢占星象,昼上巢车望虏尘。
共道功名方迫逐,岂知老病只逡巡。
灯前抚卷空流涕,何限人间失意人。
忆昔 陆游拼音:
yì xī cóng róng chū wèi bīn ,hú jiāng mǎ shǒu qì yí mín 。
yè qī gāo zhǒng zhàn xīng xiàng ,zhòu shàng cháo chē wàng lǔ chén 。
gòng dào gōng míng fāng pò zhú ,qǐ zhī lǎo bìng zhī qūn xún 。
dēng qián fǔ juàn kōng liú tì ,hé xiàn rén jiān shī yì rén 。
忆昔 陆游翻译:
回忆往日曾随军强渡渭水,在马背上看着遗民提着酒浆对我们哭诉。夜里躺在高山上看着繁星,白天又在战车上眺望着胡虏逃跑的烟尘。都认为功名屈指可得,谁知道老了病了只能独自徘徊。一盏青灯下握着书卷徒然痛哭,怎会想到竟是这世上的失意之人。
忆昔 陆游字词解释;
⑴壶浆:指酒浆。《孟子·梁惠王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马首:出于《左传·襄公十四年》:“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⑵高冢:即高山。
⑶迫逐:等于说很快可以求得。
⑷卷:指史籍。
忆昔 陆游背景:
乾道八年(1172),陆游接受四川宣抚使王炎的邀请,赴南郑(汉中)襄赞军务,遂在当时的抗金重地南郑过了一段令他毕生难忘的军旅生活。这是陆游一生中唯一身临前线的机会,他认为驱逐金兵、立功酬志的时候到了。因而他会同王炎积极策划收复长安。然而,南宋最高统治集团苟安偷生,坚持投降路线。所以,正在王炎和陆游认为长安唾手可得的时候,王炎被调离任,陆游也改任成都安抚使参议官。对此,陆游是不甘心的,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时局的变化,使他越来越感到希望渺茫。诗人晚年,写了相当多的诗词回忆他这段军旅生活,这首诗就是其中一首。此诗写于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当时诗人处于闲职,以中奉大夫衔提举冲?观。
忆昔 陆游赏析:
“忆昔”这个题目,一般地说都应该包括两方面内容:对昔日生活的回顾和由此产生的感想。这首诗即分两部分来写。
前两句写初到南郑。从南郑跨越秦岭,出大散关,即临渭河,所以说“出渭滨”。首句写作者当年曾随军强渡渭水,次句写关中百姓慰问宋军,并向他们泣诉在被占区所受到的屈辱,言外之意就是殷切期望宋军收复失地。三四句写在南郑的活动。这两句用“昼”“夜”概括全天活动,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以全部精力投入到北伐准备工作的炽烈感情。
后四句是忆后的悲愤心情。“共道功名方迫逐”,用“大家都认为”功名屈指可待来展示诗人当年的壮志。“岂知老病只逡巡”,用“没有料到”作转折,使前面句句之意急转直下,至末二句则与前半首形成鲜明对比。如今他一边抚摸书卷,一边流泪。诗人灯下披览史书,联想自己,不由得悲从中来。
此诗在章法上,每两句构成一个小的意群,再由这四个链条组成全篇,结构天成,思路精密。语言运用上,作者深于锤炼,比如“壶浆马首泣遗民”,一句三意,写尽了北方遗民的心情。第六句用“逡巡”写眼前,不仅表现了一个“老病”者的行动特征,而且刻画出一个有志之士无法施展抱负的彷徨心理。
个人资料: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忆昔 陆游 忆昔从戎出渭滨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经典、不同类型的诗句尽在:!
关注微信公众号:miyu_88,精彩内容每天推送!
原文:
忆昔
作者:陆游
忆昔从戎出渭滨,壶浆马首泣遗民。
夜栖高冢占星象,昼上巢车望虏尘。
共道功名方迫逐,岂知老病只逡巡。
灯前抚卷空流涕,何限人间失意人。
忆昔 陆游拼音:
yì xī cóng róng chū wèi bīn ,hú jiāng mǎ shǒu qì yí mín 。
yè qī gāo zhǒng zhàn xīng xiàng ,zhòu shàng cháo chē wàng lǔ chén 。
gòng dào gōng míng fāng pò zhú ,qǐ zhī lǎo bìng zhī qūn xún 。
dēng qián fǔ juàn kōng liú tì ,hé xiàn rén jiān shī yì rén 。
忆昔 陆游翻译:
回忆往日曾随军强渡渭水,在马背上看着遗民提着酒浆对我们哭诉。夜里躺在高山上看着繁星,白天又在战车上眺望着胡虏逃跑的烟尘。都认为功名屈指可得,谁知道老了病了只能独自徘徊。一盏青灯下握着书卷徒然痛哭,怎会想到竟是这世上的失意之人。
忆昔 陆游字词解释;
⑴壶浆:指酒浆。《孟子·梁惠王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马首:出于《左传·襄公十四年》:“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⑵高冢:即高山。
⑶迫逐:等于说很快可以求得。
⑷卷:指史籍。
忆昔 陆游背景:
乾道八年(1172),陆游接受四川宣抚使王炎的邀请,赴南郑(汉中)襄赞军务,遂在当时的抗金重地南郑过了一段令他毕生难忘的军旅生活。这是陆游一生中唯一身临前线的机会,他认为驱逐金兵、立功酬志的时候到了。因而他会同王炎积极策划收复长安。然而,南宋最高统治集团苟安偷生,坚持投降路线。所以,正在王炎和陆游认为长安唾手可得的时候,王炎被调离任,陆游也改任成都安抚使参议官。对此,陆游是不甘心的,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时局的变化,使他越来越感到希望渺茫。诗人晚年,写了相当多的诗词回忆他这段军旅生活,这首诗就是其中一首。此诗写于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当时诗人处于闲职,以中奉大夫衔提举冲?观。
忆昔 陆游赏析:
“忆昔”这个题目,一般地说都应该包括两方面内容:对昔日生活的回顾和由此产生的感想。这首诗即分两部分来写。
前两句写初到南郑。从南郑跨越秦岭,出大散关,即临渭河,所以说“出渭滨”。首句写作者当年曾随军强渡渭水,次句写关中百姓慰问宋军,并向他们泣诉在被占区所受到的屈辱,言外之意就是殷切期望宋军收复失地。三四句写在南郑的活动。这两句用“昼”“夜”概括全天活动,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以全部精力投入到北伐准备工作的炽烈感情。
后四句是忆后的悲愤心情。“共道功名方迫逐”,用“大家都认为”功名屈指可待来展示诗人当年的壮志。“岂知老病只逡巡”,用“没有料到”作转折,使前面句句之意急转直下,至末二句则与前半首形成鲜明对比。如今他一边抚摸书卷,一边流泪。诗人灯下披览史书,联想自己,不由得悲从中来。
此诗在章法上,每两句构成一个小的意群,再由这四个链条组成全篇,结构天成,思路精密。语言运用上,作者深于锤炼,比如“壶浆马首泣遗民”,一句三意,写尽了北方遗民的心情。第六句用“逡巡”写眼前,不仅表现了一个“老病”者的行动特征,而且刻画出一个有志之士无法施展抱负的彷徨心理。
个人资料: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忆昔 陆游 忆昔从戎出渭滨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经典、不同类型的诗句尽在:!
关注微信公众号:miyu_88,精彩内容每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