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的历史变化记录,海南历史传统文化遗产介绍
到目前为止,全省已基本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搜集各类资源线索10万多条,建档2千多个。已建立国家、省、市(县)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其中国家级名录项目25项,省级名录项目72项,“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省现有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3名,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79名,“黎锦技艺”传习者已从2009年的不足千人发展到1万多人。有3名国家级传承人荣获“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已建成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陈列馆、展示馆)所30多处。认定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村11个,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6个,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17个。
1.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
树皮布又称纳布、楮皮布、谷皮布等。据古代典籍记载,至少在3000年以前海南岛便出现了树皮布。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很多人不知道海南黎族人民这一具有世界性影响的重大发明。目前只有偏僻黎村的老人懂得树皮布这项技艺,传承和保护十分紧迫。
2.黎族打柴舞(竹竿舞)
打柴舞又叫竹竿舞,在晒谷场或山坡的地坪上,平行摆开腿一样粗的两条方木作垫架,垫架上横放若干条手腕粗的长竹竿,持竿者相向地双手各执一条竹竿尾端,把竹竿与垫架、竹竿与竹竿碰击出有节奏的声音,称为“打柴”。黎族打柴舞,原生态的,是黎族最古老、黎族民间最具代表性、最受欢迎的舞种之一,全省只有三亚的一个村庄还保存着。
3.黎族钻木取火
黎族的钻木取火是古代各类人工取火术之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黎族钻木取火工具由两部分组成,一个为钻火板,一个为钻竿(或弓木),二者配合才能取出火来。它记录着曾经的生存状态,目前全省懂此技术的不足10人。2006年,黎族钻木取火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手工技艺,包括纺、染、织、绣四大工序。以前黎族姑娘13岁就开始在长辈的指导下学习纺织,精湛的纺织技术因此能够世代传承下来。由于社会变化和现代化的冲击,近几十年来,掌握织、绣技艺的妇女人数急剧减少,技艺正濒临灭绝。
5.昌江黎族泥条盘筑法制陶技艺
海南岛制陶有悠久的历史,在黎族居聚地区的史前遗址中都发现了陶片,文献中也不缺乏记载。目前懂此技术的不足10人。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镇大坡地区至今保留着原始制陶??泥条盘筑法,这对研究史前制陶史有重要的作用。如今懂得这种技术的老艺人已为数不多,传承人寥寥无几。
6.黎族骨簪
黎族骨簪是黎族文物中的精品,被定为民族文物一级。黎族骨器雕刻精致,图案精彩,文化内涵丰富,体现了黎族人民的智慧。是人类继木器、石器发明之后又一重要发明,在史前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刻制一支骨簪大约需要5?12天的时间,雕刻者要具备一定的艺术造诣和雕刻技艺,同时要细心有毅力。这也是如今骨簪雕刻难以传承的一个原因。随着现代文化的冲击,如今在黎族地区,骨簪已经难得一见。
7.临高人偶戏
临高人偶戏从民间用佛像祭祀的宗教活动演变而来,亦称“佛子戏”。其表演特点为幕台不设布幛,演员手擎木偶化装登台,人与偶在台上共同扮演角色,以人的表演弥补木偶感情的不足。临高人偶戏是全国惟海南独有、世界少见的稀有剧种,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近年来,受时尚的流行歌舞冲击和娱乐多元化的影响,人偶戏已陷入后继乏人的濒危困境。
8.黎族茅草屋
黎族传统住房有船形屋和金字型屋两种。船形屋是竹木结构建筑,外形像船篷,用竹木架构;金字形屋以树干作支架,竹片编墙。泥墙、茅草顶房屋,这种设计能在海南湿热的夏季保持屋内凉爽。金字形茅草屋既保留古代黎族住宅的营造技艺,又融合了汉族传统的建筑艺术,堪称黎族文化的活化石。
9.南洋骑楼
海口骑楼老街作为国内现今保留规模最大,保存基本完好的骑楼建筑,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活跃于东南亚与大陆沿海区域的华侨将南洋的建筑风格和样式带到海口,形成了海口近代骑楼老街欧亚混合的城市风貌。2009年,海口骑楼老街获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称号。